我国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1)

2014-08-15 00:50孟宪梅祝雪花周兰姝
护理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护士康复社区

孟宪梅,祝雪花,周兰姝

近年来,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因素,慢性病、老年病及残障人员数量大大增加,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据此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 420万人[1]。面对巨大的社会康复需求,发展社区康复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康复服务途径,是实现卫生部提出的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主要途径”[2]。

社区康复护理是社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康复活动的主要管理者,社区护理人员应用整体护理概念,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对病、伤、残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诸方面康复指导,使他们自觉坚持康复锻炼,减少残疾的影响,预防继发性残疾,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从而达到残疾人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的目的[3]。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慢性病病人和(或)老年人。然而研究表明,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与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康复的需求[4,5]。比较国外完善的社区康复网络及高端的社区康复护理人员[6,7],我国目前社区康复护理知识主要以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的方式进行补充[5,8],这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巨大的社会康复需求,发展社区康复事业是远远不够的。本文旨在对国内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出构建高等教育体系下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设想,为弥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下社区康复护理层面的不足、培养高端社区康复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1 我国社区康复护理教育现状

1.1 继续教育是社区康复护理教育的主要模式 我国社区康复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社区护理人员为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生,未受过专门的社区护理培训,社区护理仅仅停留在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层面[9]。社区护理人员康复专业知识及技能匮乏,无法满足社区康复服务的要求[4]。加强继续教育对提高在职社区护士的康复护理理论及实践能力意义重大,是迅速补充社区康复护理资源的最佳途径[9]。目前,国内学者提出通过加强对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培训及发展社区康复网络使社区康复护理教育成为经常化的方案,或通过脱产或非脱产等多形式、多渠道对社区护士进行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10,11]。然而事实表明,社区康复护理的继续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开展[4],提高社区康复护理水平任重而道远。

1.2 初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是社区康复护理教育的补充近年来“康复护理”课程被逐渐关注,国内护理学者提出并尝试在现有系统护理教育体制下开设“康复护理”课程。有关学者认为,学习期间掌握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和技能对增加学生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康复意识至关重要[12-14],对教学方法改革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及积累[15-19]。然而,区别于单纯关注掌握康复护理知识技能的“康复护理”课程,“社区康复护理”更强调协同残障人士在社区环境中与环境互动从而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的理念[20]。由此理念引导下的“社区康复护理”在理论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将有别于以疾病为导向的“康复护理”课程[20,21]。

文献资料表明,目前国内仅有少数职业技术性质的医学院校设立“社区康复护理课程”[22-24],其培养目标着重于学生毕业后到社区各级医疗机构从事病人陪护,到疗养院、福利院、敬老院等从事康复护理及社区保健工作[24]。课程设置上强调掌握康复护理评定方法、康复护理操作技能及常见疾病康复护理,实习单位仅限于医院及养老机构[23]。而现代社区康复强调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政策、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权提供发展机会和创造条件[20]。显然,目前现有的以疾病为导向的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出现代社区康复护理的真实内涵。虽然对暂时弥补社区康复人员的不足起到一定的缓冲和积累作用,但对系统培养高端社区康复护理人才,全面提高社区康复护理水平并非最佳方案。

在个别高等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中设置的“社区康复护理”内容往往被囊括在“社区护理”课程或与其他疾病知识学习混在一起[25],并没有体现出“社区康复护理”的专业性和独特性[26]。

1.3 社区康复专业设置的融入 社区康复需求的增大,使专业人士意识到加强社区康复专业人员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7]。而我国现有高等院校社区康复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各有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化。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等院校大多为高职高专性质[27-29],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发展需要安排实践的教学导向无法满足社区环境中对护理人员的创新思维、独当一面、适应社区康复护理工作能力的要求[30]。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拘泥于传统,如“社区康复管理能力”培养环节涉及的内容包括社区营养指导、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社区流行病及传染病管理等传统社区护理内容,并没有渗透现代社区康复所强调的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权五大核心内容及多团队合作的理念[20],这与国家培养发展现代新型社区康复护理人才的初衷相差甚远。其次,实践环节以见习形式完成对社区康复理论知识及干预措施的理解及应用[31],无法真正使学生深入社区及家庭环境进行康复干预,以达到与残障人士及家庭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见习中对社区无障碍环境的理解,仅限于观察见习基地的无障碍建设情况,了解无障碍建设相关法规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些见习内容远没有直接评估残障人士家庭环境,实地改造其家庭环境而使其无障碍化更实用更能达到教学效果。再者,有些社区康复课程设置仅强调康复知识,如对残疾或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预防、康复评估、康复训练服务等[29],将社区康复服务独立于其他社区健康服务,如儿童保健、慢性疾病管理、孕产妇管理等,如此培养出的社区康复人员仅局限于康复领域,而无法关注其他与康复密切相关的社区家庭因素,这与我国发展经济有效的社区康复服务理念是不符合的。

2 国外社区康复护理教育现状

2.1 注册康复护士教育 美国康复护理发展起步较早,美国康复护 理 学 会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ARN)于1974年成立。1986年ARN出台康复护士资格标准,一般护士毕业后进行两年康复知识学习及进修后,通过资格考试方能成为注 册 康 复 护 士 (the certified rehabilitation registered nurse,CRRN)[32]。美国康复护理学会及美国各大护理院校提供培训资料及相关课程以方便护士学习并通过注册考试[33]。目前,美国注册康复护士人数约10 000人[34]。除了医院康复科室及康复中心外,注册康复护士的工作范围更多涉及社区范畴:养老院、社区康复门诊、家庭照护机构、日间康复机构、社区政府机构、保险公司康复相关部门、中小学及高校等[35]。

2.2 系统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为学生掌握社区康复护理知识技能提供有利资源 虽然文献资料没有对北美等发达国家护理本科教育中“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的介绍,但其系统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环境却为学生在“社区护理”课程实习期间掌握社区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提供了有利资源。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康复护理发展较成熟,社区护士具有独立性强、专业素质高的特点。社区护士学历层次较高,具有硕士学历的社区护士比例超过同期医院护士的比例,并趋于专科化发展,包括心脏康复、老年康复、疼痛管理等[9,33]。另外,社区康复护理内容广泛,不仅涉及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还包括病人保护、协助实施转介服务、管理合作等[36]。再者,国外社区康复服务形成多学科、多机构合作的多元化网络康复模式,为社区康复护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便利[37]。如比利时社区的“老年医学心理中心”收治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患及肢体障碍的老年人,不仅是医生、护士、心理医生参与到治疗及康复护理工作中,精神科医生、物理治疗师、社工、牧师也会加入其中[7]。这些丰富的社区康复资源为学生理解学习社区康复护理内容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外系统专业的社区康复护理团队及培养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但就我国国情而言,短期内达到培养社区康复护理专业人才、建立优秀社区康复团队及完善社区康复网络的建设尚不成熟。

3 构建高等教育体系下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设想

在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需求的调查中,居民对社区康复服务的需求较高,包括指导和实施各项康复治疗活动,如指导简易矫形器及日常生活活动辅助器的应用,指导和参与社区与家庭环境改造和设备代偿等。但由于康复知识缺乏,社区护士在提供社区护理服务时往往不能满足居民的康复需求[37]。社区康复与社区护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为残障人士提供医疗康复的同时,社区护士还可对其进行公共卫生及基础护理服务,在开展综合康复工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8]。而且《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范》中明确指出:康复治疗小组中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康复工程师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代替[4]。外在需求、自身优势及政策支持无疑为促成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体系成为可能。而我国为数不多的专科社区康复护理专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尚不能完成培养高等社区康复护理人才的任务。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下开设社区康复护理课程是需要及可行的。

4 小结

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需求,以达到康复与社区医疗、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的有机结合。对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社区康复护理课程提供了契机。基于对国内社区康复护理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国外先进社区康复护理模式的学习,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高等社区康复护理教育课程指日可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3-08-23].http://www.stats.gov.cn.

[2]吴弦光,陈迪,张静.社区康复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7(7):613-616.

[3]李忠泰.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0.

[4]李小平.广州市荔湾区社区护士康复护理服务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10:46-52.

[5]刘祚燕,胡秀英,陈娟,等.汶川地震灾区康复护理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A):28-30.

[6]林卡,仲鑫.北欧国家发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启示[J].浙江学刊,2008(1):199-206.

[7]孙慧敏.比利时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见闻[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98-799.

[8]张金生,李和兴,董丽萍,等.社区康复护理3年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3-1096.

[9]陈良英.社区护理岗位任务及社区护士任职资格的预测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12-15.

[10]施肖峰.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国外社区康复的启示[J].医院管理论坛,2004,93(7):56-59.

[11]董云英,方玉美.康复护理教育现状及设想[J].现代康复,2001,5(3):149.

[12]袁海华.《康复护理技术》项目课程的开发[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112-113.

[13]王建芬,王凤玲.护理院校设置康复护理课程可行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6C):1610-1611.

[14]梁淑敏.高等护理专科课程中康复护理的设置与教学计划[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61-62.

[15]刘永宾,李辉.《康复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71-272.

[16]马金,卢健.高级护理专业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7(4):93-94.

[17]尹宪明.康复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J].中国康复,2008,23(6):434.

[18]赵文婷.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10,2:121-123.

[19]刘芳,陈锦秀,李壮苗,等.康复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A):62-64.

[20]WHO.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 guidelines[M].Geneva:WHO,2010:1.

[21]刘纯艳.社区康复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

[22]刘鹏飞,庄洪波,李文龙,等.《社区康复护理》模块化教学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7):69-71.

[23]苏金林.开设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2):19-20.

[24]苏金林,卢兵.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2):20-23.

[25]烟台南山学院食品与营养保健学院.《社区康复护理》课程教学大纲[EB/OL].[2013-08-25].http://www.nanshan.edu.cn/spbj/showart.asp?id=710.

[26]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ARN).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urse[EB/OL].[2013-08-25].http://www.rehabnurse.org/education/courses/PRN-Course.html.

[27]余灵燕,贾维周.高职社区康复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2):45-47.

[28]丁兴.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院校社区康复课程中的体会[J].科教文汇,2012,11:177-178.

[29]罗治安,王丹,李福胜,等.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的空间资源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社区康复》课程为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6-198.

[30]王柳行,张艳,许娜.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实践探讨[J].职业时空,2007,3(9):17-18.

[31]张金明,李洪霞.社区康复学见习教学的探讨[J].中国康复,2013,28(2):156-158.

[32]郑彩娥,李秀云.实用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0.

[33]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AR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2013-09-02].[EB/OL].http://www.rehabnurse.org/clinical-practice-guidlines/Content/index.html.

[34]The American Nurse.The future is now[EB/OL].[2013-09-2].http://www.theamericannurse.org/index.php/2013/03/01/thefuture-is-now/.

[35]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ARN).Rehabilitation nurses practice in all settings[EB/OL].[2013-08-25].http://www.rehabnurse.org/about/content/History.html.

[36]王学蔚.社区康复护理开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47-448.

[37]梁群英.广州市社区护理服务项目设置需求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6:11.

猜你喜欢
护士康复社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