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梅,崔青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石家庄 050071)
幼儿期是个体各方面发展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21世纪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普及程度逐年提高。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纲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为了落实《纲要》精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随之出台,指明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策略。这是国家把幼儿教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具体体现。河北省也随之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冀政(2011)1号]响应中央的号召。这是我省对学前教育重视的体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河北省学前教育近几年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在河北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式下,农村学前教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群众要求学前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便成为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了促进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笔者对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主要涉及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我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常住人口7000多万人,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回顾河北省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1978至1984年间,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启动阶段。1984至1996年间,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大面积实施,快速发展阶段;1996至2001年,河北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受挫阶段,总体规模萎缩;2001年至今,属于河北农村学前教育持续发展阶段。相较于河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说,城市学前教育也在发展,而且发展得比较迅速。这就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也导致了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在早期教育方面显失公平。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应该从幼儿抓起。消除了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才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提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就是靠幼儿教育科研项目带动,河北省教委与中央教科所共同组成专家组,编写了一系列幼儿教育及幼教工作方面的知识宣传手册,在农村广为宣传,进行了幼儿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关于农村的教育科研项目对河北农村学前教育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改变了师资单纯靠院校培养的状况。通过短期培训和巡回指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农村学前教育培养了大批教师。但是,除了发展的有利方面,还有不足。河北省的大部分农村,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利,且受自然条件影响经济文化均比较落后。这类地区的幼儿在早期智力开发和艺术教育的熏陶方面尚有欠缺。某些幼儿是在插入本村小学的复式班级中度过学前期的。他们的这种学习方式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能以游戏活动为主导,这导致他们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发方面比较落后,孩子们的注意力、思维敏捷性训练等方面得不到科学的引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一直都是制约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影响着河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回顾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显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推进其发展,研究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河北农村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经费不足,设备设施落后的现象。在一些较为偏远落后的山村并没有自己的幼儿园,有的虽然有幼儿园,但幼儿园的整体情况很不理想,有通过废弃小学校舍改建的,有不符合规范的偏小教室,至于幼儿园的配套设施、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就更不能达标了。符合学前儿童教育要求的相关娱乐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极为欠缺。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配齐国家规定的图书室、保健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用房,其他如隔离室、集中浴室、洗衣烘干室、衣帽间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就更缺少了。设备设施落后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费不足。
据统计,到2010年,河北省学前教育全省共有幼儿园7368所,在园幼儿168.03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65.35%。全省大约有76333名幼儿教师,承担着河北省学前教育的任务。面对这庞大的幼儿和幼教队伍,目前每年只有10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和不足1000名幼师毕业的师资(另外再加上各市、县职业中专附设的幼师班毕业生)充实到幼教队伍,足以让人感到河北省幼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严峻形势。
目前,全省幼儿教师紧缺且素质参差不齐,幼教专业教师不足20%。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择业的时候,一般都选择了留在城市,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的学前教育教师科班出身、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非常少,专业师资极度缺乏。有一部分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是由于小学减少,小学教师直接转成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教培训,缺乏先进幼教理论的指导。农村临聘教师也较多,这些教师在幼教专业方面,知识匮乏,理论方法不当,直接影响了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出现了“保姆式”教育,基本上处于看孩子阶段,对于活动、游戏以及活动游戏的质量都不能保证。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小学化倾向明显。甚至直接拿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结果令人堪忧。还有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学前的外聘教师大都工资水平不高,待遇很低,这导致学前教师流动性很大,对幼儿的稳定教育不利。这种种状况,极大影响着幼儿的教育,成为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绊脚石。
虽然有了《纲要》的保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但大都限于基本原则的阐释,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各地也缺乏较为科学系统的幼教教材,幼教体系不健全,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难以得到根本保证。另外,对相关责任主体缺乏硬性约束,也制约了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儿童40%以上为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弊端突出显现,给农村学前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了难度。
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交流培训的机会,又由于学历水平限制,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不能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健全和完善我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办好现有乡镇中心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所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的独立建制的公办性质中心幼儿园。在大村独立办园,小村根据需要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原则上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万至6万人应设置1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60人。而目前我省农村学前教育还存在不少差距,为了实现目标,针对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
《纲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都充分强调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让这些话不再是空话、套话。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意义无需赘言,但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也要把它放在应有的高度。这样,才能使得学前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经费问题是个非常实际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不能单独依靠政府,也需要发动各种力量。对于政府来说,《纲要》规定了: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指出:省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村及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这种政策如果能落到实处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便有了基础保障,但是由于这种经费数额毕竟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各方的努力。比如说社会力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园和捐资助园。若能建立起学前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合理收费筹集一部分资金,让家庭承担一部分资金,这就给学前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直接保障。
要想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水平,教师的素质不容忽视,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这是提升我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基本条件。要想提高教师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支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给学前教育教师提供基本的待遇保障。比如定岗定编,给老师交“三险一金”。这样,学前教育的教师才会安心工作,减少流动性过强带来的负作用,也避免优秀幼教师资的流失。二是利用我省的高校优势,培养、培训师资。河北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等,另外专门的幼儿师范院校还有石家庄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校每年都为我省培养优质的幼儿教师,提供幼师资源。农村学前教育跟城市学前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还可以结合农村的自然文化条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建立城乡间的教师双向进修帮教制度,使城乡间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四是强化对教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手段,一方面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革除弊端,去除影响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不良因素。
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新时代的教师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如今是个信息传递非常发达的时代,对于许多农村来说也具备了无线上网的条件,年轻教师对于这些基本上都能掌握和善于运用。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远程的培训交流,解决很多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带来的问题。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有效手段,现在的年轻教师差不多人手一个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可以实现幼教的在线平台学习、交流与培训。
通过对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具有时代特点的多种手段的运用,整个教师行业的素质会迅速得以提升。在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增长的同时,我省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必将迎来春天。
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从上到下,要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健全制度,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责任主体,一定要做到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为确保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在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中奖惩制度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部门之间既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也要做到合作高效。建立起完善的监督、考核奖惩、问责制度,才能真正确保把农村学前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各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的学前教育工作组,有专人负责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相信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乡镇设专职幼教辅导员,负责全乡镇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完善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为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需要基层政府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督导小组,落实到每个家庭,给予情感的支持与关怀。
我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程,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使我省学前教育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1] 徐艳.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2] 参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3] 参见[国发(2010)41 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4] 参见[冀政(2011)1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5] 辛倩玲.河北贫困三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 崔青华,张丽霞.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