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玲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 710000)
先秦诸子,名家众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荀子是先秦诸子之一,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三字经》里特别提到荀子:“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荀是荀子,杨是杨雄,文中子是一位有名的学者,老庄就是老子和庄子。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尊称他为荀卿。因为要避汉宣帝刘询的名讳(“荀”与“询”同音),因而汉时被称为孙卿。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级人物。儒家主张“法先王”,主张效法先王,向尧、舜、禹学习,向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学习,学习这些先贤郡王的治国之道。而荀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后王”,主张重视后面的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学说,开辟了法家先河。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但他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而是融会贯通,加以发挥,形成法家的雏形。荀子赞成用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是法家的一脉,这也是他众多弟子里著名的都是法家的原因,诸如韩非子、李斯等,所谓名师出高徒是也。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与《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恰好相反。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伪装出来的,表面上的善掩盖了骨子里恶的事实。但他又认为经过后天的学习、改造、教育,可以变恶为善,如果不用礼法去约束,人的本性永远不会变善。我们且不讨论荀子的“人性恶”理论正确与否,只研究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来讲是无可厚非的,值得赞赏的。正因为荀子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于是便有了《劝学》名篇。“劝学”,顾名思义就是劝导学习,那么,荀子是如何劝导学习的呢?
《劝学》开门见山就借君子之口道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认为学习不能停止,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用名言警句来说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接着荀子一连用了几个比喻进行论证。其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比喻都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以至后来衍生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语,被后人广泛应用。它的意思是说: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可以理解为学生(后人)的学问是从教师(前人)那儿学来的,其结果是学生(后人)的知识比教师(前人)更丰富更渊博,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向教师学习知识,向前人学习经验,才能提升自己,才能学有所成。木头,只有“受绳”才能变得端直;刀具,只有“就砺”才能变得锋利。同样的道理,学生(后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知书达理。君子其所以能成为君子,能成为有文化的人,能成为有涵养的人,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就是因为君子“日参省乎己”,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省悟。看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做对了的继续坚持,做错了的立即改正,这样就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已。”《劝学》第一段就从学习的作用方面充分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第二段荀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诸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来表达向前人学习(借助外物),用“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来比喻向前人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的好处、效果:事半而功倍。进一步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既重要又必要这个劝导学习的目的达到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学习,学习应持什么态度问题。
荀子仍然运用比喻来阐明事理。首先他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三个比喻从正面强调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靠积累,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来。接着又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个比喻从反面强调不注意积累导致的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用知识武装自己的人。再接着,荀子用“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的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学习贵在坚强毅力,贵在坚持不懈,贵在持之以恒,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把蚯蚓和螃蟹进行对比,蚯蚓先天条件不好,身体软绵绵的,甚至连爪子、牙齿都没有,但是它专心致志,努力了,便成功了,能够做到“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螃蟹的先天条件很好,有锋利的钳子、硬硬的背壳,看起来好像坚不可摧的样子,可是它后天不努力,不奋斗,所以无所作为,甚至连居住的洞穴都是蛇和鳝的,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是因为它太浮躁了。通过对比,充分强调学习禁忌浮躁,要用心专一。
《劝学》是一篇劝导努力学习的议论文的典范,着重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应抱的态度。反复阐明了人的知识、才能、品德是由学习和积累而取得的。
荀子善于运用比喻,以比喻代替议论、寓议论于比喻之中,从正反两方面阐明道理,通晓明白,形象生动,富于说服力,《劝学》因而成为耐人寻味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