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时间观的文化解析

2014-08-15 00:46杨建培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德国人德国文化

杨建培

(同济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0000)

一、时间观

时间观是哲学、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但在各种研究中, 时间观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 如Maletzke(1996)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把时间观视为与时间相关的经验。 这种经验一方面表现在对时间的理解上,即什么是时间;另一方面表现在如何使用时间,即时间行为(Maletzke 1996)。 对哲学研究者而言,时间则是一个形式范畴, 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如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等。 由于具体生活环境和历史经历的不同,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感知和认识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地点的人对时间的感知也有所不同,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小城市居民和大城市居民等。同一民族的人对时间的感知也有历史的演变过程,如德国人三十年代战争前、三十年代战争后以及工业革命后对时间的感知也不一样。 因此,时间是一个可以从历史发展、宗教文化、社会发展等视角予以研究的社会现象。

笔者认为, 时间观可定义为某一文化群体基于历史、社会、宗教、传统等文化原因所形成的对时间的共同认知及所赋予时间的种种价值内涵。 对时间的共同认知涉及对时间本质的认识, 即对该文化群体而言,“时间是什么”“时间有什么功能”等。 时间的价值内涵涉及该文化群体赋予时间的种种特殊文化意义, 即某项社会活动所应发生的时间, 如传统仪式、宗教节日的时间等。 同时,时间观也是该文化群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反映该文化群体的价值追求,规约文化群体成员的时间行为,包括如何使用时间、分配时间等,调节和协调文化成员间的关系,维护文化群体的稳定。

时间观通常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时间观,如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亚洲人等有着完全不同的时间观(Hofstede 1993,1997)。 和其他价值观范畴一样,时间观也处在历史的动态发展中,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但这样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从西方文化背景看德国人的时间观

大部分西方国家对时间的认知采取了线性的认知方式, 把时间分为过去、 现在和将来(Samovar 1981)。 时间是一种线性的现象, 一直向前运动,同时, 时间也是可切割的, 每段都有同样的价值(Maletzke 1996)。 对西方文化而言,“昨天永远失去了,今天就是现在,但只是短暂的时刻,明天则取决于今天所做的事”(Buhlmann/ Fearns 2000)。 按照这种线性时间观,时间一去不复返,人生只有一次,因此必须有目的地使用时间资源,珍惜时间。德国人认真计划,精确安排时间,努力工作等行为反映了这一时间认知。 而其他国家文化则有不同的时间认知方式, 如佛教的时间轮回观认为时间是循环往复的,强调时间的圆周运动, 正如四季交替出现一样,人有前世、来生、转世的过程。 又如印第安人认为人、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时间系统, 各系统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等。

人类学家霍尔(Erdward Hall)在他的文化研究中区分了单向时间观 (monochron) 和多向时间观(polychron)。 在单向时间观文化中,时间被分割成小块,在每个时间段中,通常只做一件事情。而在多向时间观文化中,人们可以同时做多件事情,并且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人际间的交往, 较少放在遵守时间上。 北欧国家以及德国都是典型的单向时间文化。 德国的单向时间观表现在时间按功能划分,并且每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如休息时间、工作时间、会谈时间等。在谈话期间,不能被打扰,接电话或者被同事打断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正式大会或谈话时,手机都处于关机或振动状态,以避免出现多向性的交际场景(Samovar 1981)。

如同许多西方工业国家一样,德国人的时间观还具有未来取向的特征。这是受到卡尔文主义影响的结果。于是,在德国人的时间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国人不愿意因循守旧, 语言交际中少用古语和谚语,乐于创新,喜欢规划未来,制定远期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兢兢业业地工作。德国人时间观中的未来取向虽然远不如美国,但与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等相比,仍然具有鲜明的未来取向特征。 如在商贸谈判发言中,美国人会直接谈到对合作的未来设想,日本人会先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公司的悠久历史,而德国人则在简短介绍企业的情况后,阐明自己的时间安排及对合作的远期规划。

三、从德意志文化背景看德国人的时间观

1.遵守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

德国人的时间观强调时间是宝贵的财富,守时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美德, 正如谚语所表达的“Pünktlichkeit ist die H flichkeit der K nige.(守时是国王的礼貌)”,反映出守时在德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学校、企业,职业生活还是业余活动,人人都遵守时间。因此,德国人严肃对待每一个约定的时间,不迟到,不随意取消。在遇到取消和不能赴约的情况下,要做到及时通知、说明情况和表达歉意。

在德国, 至少在商业活动中, 迟到5 分钟就有必要向等待的一方道歉,并且说明迟到的原因。 如果迟到一刻钟到半小时,就必须道歉。 如果迟到了45 分钟并且不道歉,不说明迟到的原因,则是对另一方明显的侮辱,对方也会如此感受。 因为对德国人而言,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占有对方的时间,让对方不必要地等待,就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时间及其本人的表现(Markowsky/Thomas1995)。 若是谈话伙伴迟到了,约定的时间也不会相应延长,只能相应缩短。 这样可以避免下一个谈话伙伴的时间安排受到影响。 当然,这还需要看谈话伙伴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跨文化能力。 不管怎样,遵守时间受到德国社会成员的推崇。 正是由于这样的准时性,导致德国人在许多国家的人看来,缺乏灵活性,被时间表束缚了手脚。

“时间宝贵,要遵守时间”这一时间观的形成除了时间是线性的,可切割的,每段都有同样的价值等原因外,工业革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虽然德国19 世纪30年代才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但德国工业革命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工业革命取得的各种巨大进步,极大促进了德国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使德国人日益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提倡精确规划时间。如Maletzke 提到,工业化越强的国家, 老百姓就越珍惜时间(Maletzke 1996)。

在对时间的认识上,人们认识到两点:一是“时间就是金钱”。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时间观变化的发动机。企业主对利润的追逐以及劳动者的报酬与时间挂钩也使人们认识到这一观念的重要性。另外,许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必须适应工业化的生产要求,按照严格的机械式的时间划分参与生产过程。“时间是金钱”这一观念便逐渐深入人心。1800年前后, 德语中出现了100 多个与时间相关的词汇,如Zeitabschnitt (时间段)、Zeitanschauung (时间观)、Zeitbewegung(时间运动)、Zeitdauer(时长)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德国人把时间区分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包括节日、周末、餐间休息、休假以及内心的时间等,如周一洗衣日、周六洗车日、周日散步日等。工作之余的时间对德国人而言特别珍贵,在业余时间里,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或是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或者与家人一同旅游, 与工作有关的事情统统置于脑后,做到了“Arbeit ist Arbeit,Vergnügen ist Vergnügen”(工作是工作,娱乐是娱乐)。

因此,要在工作之后占据他人的宝贵业余时间,必须提前预约并且准时赴约, 否则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同时,这种严格的时间划分也保障了德国人的私人空间。 如午休时间不得喧哗、不得打扰,商店按时开门关门时间保证了店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周日的活动安排都冠以周日二字, 以突出这些时间的特殊性和宝贵性, 如Sonntagskleid (周日服装),Sonntagsgesprch(周日谈话)等。没有预约地在这些时间打搅德国人,都会被视为很不礼貌的冒犯之举。在德国,许多地方还保留了有明显地域性的、建立在宗教传统上的节日,如巴伐利亚州的各种民间节日,这些节日也属于老百姓休息和庆祝的时间, 不得被随意占用。

在上述两种时间认识的形成过程中,钟表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教堂的大钟到家庭的挂钟再到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怀表, 人们逐渐从外在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内在的时间,对时间的感知也因为有内在时间而产生了新的时间行为。然而这种新的时间观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英国,坚持传统时间文化的人曾经长期抗争,反对工业化带来的新时间行为。 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还是使现代的时间观逐渐确立。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德国人的时间观由自然的时间观进入到了工业时代的时间观。 如Althaus/Mog 所描 述 的 , “... hat der avancierte Standard der Industrialisierung und Automation die Vorherrschaft der linearen Zeit durchgeführt.(工业革命和自动化带来的先进的标准打破了线性时间的统治地位)。 由于德意志民族相对单一, 生活节奏和时间规划更容易统一,因此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时间观念,指导人们的时间行为。 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在流动性、速度等方面仍然有着与德国不同的理解。

2.时间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保障。

对德国人而言, 时间还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保障。除了各种法律法规、警示牌等,时间也参与到社会秩序的保障中来。 一切社会活动,都应当按照时间表的要求进行,唯有如此,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们才能从容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各种法律、规章及条例一样,时间也是保障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之一。通过时间来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与各种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社会变得稳定有序。

在日常交际中,德国人把时间的社会秩序保障功能运用得淋漓尽致。 大到国家事务、公司企业的生产运作,小到个人的日常活动,人人都时刻感到时间的存在。 人人都有自己的日程安排表,准确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 德国人对时间的这一认知来源于德意志民族长久以来对秩序的追求(Müller/Thomas 1991)。 德国人常讲的“Alles ist in Ordnung! ”(一切都井井有条)也反映出秩序的重要。 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会因为不符合规矩受到旁人的批评和谴责。 不管行为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人,对违反社会行为规范,违反社会秩序的人,德国人都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

德国人对秩序的重视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德国历史上存在大量封闭的诸侯小国,它们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各诸侯国都要求自己的臣民遵守各种法令条例,维持封建的统治秩序。1600年前后,德意志人还是一个极端无序的民族, 没有节制、酗酒、过度沉迷于追求生活乐趣。 各诸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需要,逐渐开始在自己的统治领域内建立各项制度,保障秩序(Bausinger 2000:83)。由于老百姓与外界接触少,生活在封闭的国境内,诸侯国内的各种条令也很容易为大部分人接受和执行。 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普鲁士的守秩序的文化传统也加强了德国人的秩序观念。 二是宗教信仰的要求。 无论是基督教还是新教,都要求信徒遵守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等级秩序。 它们使人意识到:秩序是理性和有用的。臣民要依附诸侯,依赖封建世俗势力。宗教的这些教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百姓的行为习惯。 三是各种战争带来的痛苦让老百姓产生了对秩序的要求。 尤其是17 世纪发生在德国土地上的30年战争(1618-1648)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老百姓迫切需要安全感和社会的稳定,想要通过秩序避免各种冲突。 为此,他们就必须遵守各种命令、法令及法规,教会也支持这种诉求,遵守现行法令逐渐成为公民的道德义务。

3.时间是避免不确定性的保障。

德国人的文化思维习惯和德意志历史上的种种战乱等使德国人逐渐把时间作为把握未来、 避免种种不确定性的工具。 德国人讨厌错误并且尝试着在所有事情上尽可能避免不确定性(Markowsky/Thomas 1995)。

这一认识可追溯到德国教育中的古希腊罗马思想及由其产生的偏爱逻辑的思维方式。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一切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人们可以用思想的力量来理解世界,可以用前瞻式的思考来计算与掌握自己的未来。 既然可以用逻辑思想发现原因和结果,因此所有的事件也可以预测。未来是令人怀疑的,部分的甚至是悲观的, 如果不积极地制定时间表,即积极地思考,事情也有可能失败。 这种前瞻性地用时间来规划未来的思维方式也和德国历史上的历次战争相关。

历史上各种战争给德国老百姓带来的创伤使德国人意识到, 要用思维的力量和精准的计划来规划和把握未来,避免发生更多的可预见的灾难。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德国人更加不信任未来, 他们对安全感的诉求更加强烈,要求一切整齐有序,可预见,可把握。为此, 对任何事情都要做出严谨的计划变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国民行为方式, 时间也因此逐渐成为避免不确定性的保障。

四、小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德国人的时间观既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西方文化时间观的特征, 也有受到德国自身历史、 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特征(Thomas 1996)。 与其他文化的时间观相比,德国人的时间观还反映出德国文化的一种文化悲观主义和未来恐惧症(Mog 1992)。通过时间这一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德国人希望把人的行为、 事件的发展控制在一种可预期的框架内,从而更好把握未来,提前预防种种可能出现的困难。

同时, 这样的时间观也使德国人自身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想要通过时间把握一切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缺乏了灵活机动性,不能根据新情况适当调整,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误解与冲突。德国人既遵守时间,又对时间有抱怨, 如Zeitknappheit (缺少时间)、Termindruck(约期压力)、Lebenstempo(生活节奏)等词反映出缺少时间、 约会太多带来的负担; 又如Pünktlichkeit(准时)、termintreu(遵守约期),“Wie sp t ist es (多晚了? )”“Deutsche lassen sich von der Zeit beherrschen.(德国人被时间统治着)”“Ich habe keine Zeit.(我没有时间)”“Ich habe schon einen Termin.(我已经 有约期了)”“Ich muss meinen Termin nachschauen.(我得看看我的约期记录)”“Die Zeit vergeht wie im Fluge.(时光如飞)”等反映出德国人始终有一种时间紧迫性,感到时间容易消逝。 这些例子里的“Wie sp t ist es? (多晚了? )”从字面上看,可以译为“多晚了”,比单纯表达问“几点了”的句子“Wie viel Uhr ist es(几点了)”更加反映出德国人在时间这一问题上的约期焦虑症,担心不能守时,担心迟到、变更约期等给他人带来不良后果等。

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时间观, 决定了德国社会人人都认真拟定自己的计划和日程安排,珍惜时间,把握时间, 在实现个人进步的同时也推动整个社会的平稳前进。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德跨文化交际时,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德国人的时间观,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在有了对德国人时间观的充分认识后, 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德国人的许多行为,消除心中的疑惑,许多有关时间的交际误会与矛盾便能迎刃而解, 从而促进中德两国的文化理解与交流。

[1]Bausinger Hermann.Typisch deutsch:wie deutsch sind dieDeutschen[M].Munich:Beck,2000.

[2]Geert Hofstede.Interkulturelle Zusammenarbeit:Kulturen-Organisationen-Management[M].Wiesbaden:Gabler,1993.

[3]Maletzke Gerhard.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zur Interaktion zwischen Menschen verschiedener Kulturen[M].Opladen:Westdeutscher Verlag,1996.

[4]Markowsky Richard,Alexander Thomas.Studienhalber in Deutschland: interkulturelles Orietierungstraining für amerikanische Studenten, Schüler und Praktikanten[M].Heidelberg:Roland Asanger Verlag,1995.

[5]Mog Paul. Die Deutschen in ihrer Welt: Tübinger Modell einer integrativen Landeskunde[M].Berlin und München:Langenscheidt,1992.

[6]Müller Andrea, Alexander Thomas. Interkulturelles Orientierungstraining für die USA:bungsmaterial zur Vorbereitung auf ein Studium in den Vereinigten Staaten[M].Saarbrücken:Breitenbach,1991.

[7]SamovarLarryA,RichardEPorter,NemiCJain.Unt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 [M].Wadsworth: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1.

[8]Schroll Machl Sylvia.Die Deutschen-Wir Deutsche:Fremdwahrnehmung und Selbstsicht im Berufsleben[M].G 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2007.

[9]Thomas Alexander,Schenk,Eberhard,HeiselWolfgang.Beruflich in China-Trainingsprogramm für Manager,Fach-und Führungskr fte[M].G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2008.

[10]孙坤荣.德语文学选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德国人德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谁远谁近?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