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凤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部, 杭州 31005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式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 我国研究生每年招生增加的幅度很大。 据中国教育在线及相关媒体报道,“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招生计划,2013年, 我国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60.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2.3万人。 其中,博士生招生总规模为6.9万人,比去年增加1784 人。 博士生中,学术学位67195 人,专业学位1805。 今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53.9万人”。 与此相对应,研究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绝大多数毕业研究生都能够及时、正确转变择业观念,主动迎接人才市场的残酷挑战,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创业的行列中去。
然而, 研究生在心理上还处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断乳期”、“过渡期”,往往对社会的急剧变化感到惶恐不安。加上缺乏社会和实践经验,一旦面临紧张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无所适从。 在学校的时候,部分研究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社会锻炼, 有些甚至是从小学生到研究生“一气呵成”。学校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单纯的、安全的庇护场所,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氛围和环境中,没有一种压力迫使他们去主动地观察和积极地思考周围的环境、趋势、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或问题,基本上只是被动地被推着向前走。 一旦走出“象牙塔”的温暖庇护,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激烈残酷的竞争和难以想象的风险与挑战。 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和心理的种种误区。 也正由于这些不良心态和心理误区的存在, 严重阻碍和延缓了部分毕业研究生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 所以研究生有必要了解一些择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和心理误区, 以便在面临择业时,吸取经验,做好充分准备,不重蹈覆辙。
研究生择业①时的不良心态主要表现如下:
1.依赖心态。 当前就业市场总的需求状况而言,毕业研究生仍然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是近几年来研究生择业时的普遍心态。 有的研究生, 在择业时不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而是托亲戚朋友,或让父母拉关系、找熟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和主见, 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 这种依赖心理极不利于研究生的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在《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硕士生对“你愿意如何择业? ”这一问题进行回答时,选择自主择业的占69%,而选择无所谓的仍占10%以上。 由此可见,研究生就业心理准备有些不足,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有的研究生面对毕业,尤其是听到许多关于找工作难的消极论调, 就对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丧失信心,从而消极对待就业,等待命运的安排。 也有的研究生,不了解就业信息,又不会推销自己,结果成了分不出去的“老大难”,怨天尤人,满腹牢骚。
2.孤傲心态。 这一心态的典型特点就是:择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盲目自大,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基本表现。有的研究生,在学校里成绩十分优秀,也担任了一定的社会工作,自恃条件较好,随便就能找到一份优渥理想的工作。 据《新京报》报道,在与本科生的比较中,和本科生心态逐渐走向平稳相比,大多数研究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还是高职位、高薪水、发达地区“一个都不能少”。尽管招聘会现场很多研究生不断感慨工作难找,但研究生们并不愿意让自己的期望值打一点点折扣。 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便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3.焦虑心态。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研究生们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择业过程中,他们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浮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障碍。表现在很多毕业研究生希望尽早落实工作单位, 在就业市场洽谈时急于求成,幻想着无须多大努力就能称心如意,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 有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希望工作环境、经济利益、专业选择、发展前景均符合自己的要求。由于选择的不切实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以至于染上“择业焦虑症”。2003年10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有《大学生:叩开心理咨询这扇门》这样一篇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小杨,这些天因为毕业求职的事倍感苦恼。 他给学校心理咨询室打电话,预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老师的答复令他吃了一惊:最早也要到两周后,两周内的咨询时间已经约满。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工业大学。 ”择业过程中的焦虑心态由此可窥一斑。
4.自卑心态。 丹麦著名宗教哲学心理学家、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在就业过程中,悲观主义人生观也总能在本应朝气蓬勃的研究生群体中找到不少共鸣者和响应者。 他们中有些人把人生的所有一切都涂上一层灰色调,认为“人生无常,苦海无边”,极端者甚至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有些研究生则低估自己,认为自己在学校里没得过什么奖,也没担任过什么重要学生干部,因而缺乏基本的自信心和竞争的勇气。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女研究生, 由于在就业问题上长期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她们还没上阵就先退缩了,总以为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从而防碍了她们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研究生,或一些学业成绩平平、科研潜力一般甚至受到过纪律处分的研究生,面对择业市场,常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使得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必要的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理发怵,参加招聘面试更是忐忑不安,稍遇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偏激心理,过度降低职业期望值。
1.过分强调自我。 据上海大学“人才高地”政策反响研究课题组对沪宁杭三地研究生择业倾向调查的结果显示,表示择业时考虑“国家需要”的研究生只占调查样本的8.2%。 由此不难看出,研究生表现出强烈的务实意识。 当代的研究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但比较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把握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完善,对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比较客观和明确的理性认识, 已意识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密切关系。 研究生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是研究生择业观的某种进步,是一种积极的职业“动力源”,有利于他们特长的发挥和个人抱负的实现。 但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对社会又缺乏充分清醒的认识,因而不能十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
2.求稳怕苦。 美国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曾提出判定人才的十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有人调研指出,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喜欢回避挑战和风险。 受中国传统“求安求稳”思维定势的惯性影响,部分研究生择业心态讲究安稳,缺乏必要的冒险进取精神。尤其是当代研究生,普遍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的经验、体会和感悟。研究生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但是缺乏必要的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所以在择业时, 常把发挥能力干一番事业摆在了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之后。许多人对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甚至表现出畏难、退缩情绪。 因此,他们缺乏远大的就业目标,情愿改行或放弃专业,也不愿意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
3.过于追求实惠。 哈尔滨工程大学张淑茳等人在他们所作的一次调查当中,当问到“你最想去的地区”时,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大城市的占86.2%,表示愿意到内地其他地区的仅有6.6%。 新世纪初,浙江大学龚惠香教授等人对研究生择业观的调查结论指出,在职业的社会意义、社会地位、经济报酬、劳动强度、技术构成等因素中,研究生的择业观明显出现了从重视“社会地位”到重视“经济报酬”转变的倾向。 根据某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所作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75%的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工作,72.8%的毕业生希望在沿海地区工作,政府机关、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是许多毕业研究生眼中最理想的单位。 受传统观念和利益的驱动,大多数研究生向往到大城市工作,尤其是到沿海的中心城市工作。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片面追求高收入、好福利,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竞相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大中城市等。
4.急功近利。200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谢茂华等人所作的《西北地区研究生择业观解析》中指出,研究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国家需要” 这一因素往往排在最后考虑,与其他选项相比只占5.1%。近几年来,一些研究生,认为有关系可依靠,便纷纷放弃所学专业而全力择取党政机关,“公务员热” 从某种意义上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其次是银行、邮电、税务、工商或公检法等权力机关。 一些理工科的学生也期望走机关这一条道。 这充分暴露出部分研究生无视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追求个人利益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研究生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择业时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创新精神,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当部分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取向日趋功利,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存在失误与偏差,也缺乏开阔的择业视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重。 浙江大学谢红梅等人在其研究成果中将择业标准功利化倾向所带来的后果称为“学历错位”。因此,在就业选择过程中, 要正确地处理好物质报酬和发展机会之间的关系。 若为了暂时的物质报酬的些微差别而放弃长远的发展机会,就有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太不值得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研究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 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毕业研究生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建立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人力资源。 研究生的择业观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急剧变化的思想观念和趋于实用的价值追求。
要解决研究生这一群体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关键是实现观念的转变。 第一,各类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更加讲求“适销对路”,并建立广泛的就业渠道,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化的研究生就业中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机制。 第二,加强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 第三,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改革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真正把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全面实施研究生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帮助和引导研究生重新审视并逐步调整陈旧、 落后和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对有认识误区、性格内向、遇到困难的研究生重点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第四,重视和加强对毕业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要教育研究生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 培养面对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和能力。 我们必须强调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对他们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他们的人格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研究生就业而言, 重要的是找一份“我能干”、“我愿意干”的工作。“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石碑上的一句铭文,言简意赅,是古人、今人和后人都须聆听的万古响音,可以看作是求职择业的“第一要务”。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说过:“做你自己的事,要有自知之明。”研究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除了有利于维护其身心健康之外, 在求职择业的每个环节中都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其著名的演讲《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说过:“有资格将手放在历史舵轮上的人,必须具备三种素质:一是对事业炽烈的热情, 二是对实现目标的神圣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三是冷静理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这是良好心理素质对一个人走向成功影响的最好概括。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拥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才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适应时代的要求, 才能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制度和就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的运行机制必将日益完善, 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必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注释:
①据笔者2014年10月10日以“研究生+择业”为题名, 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精确匹配文献检索发现, 迄今为止学术理论界共发表相关文章107 篇。 另据笔者对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共得到3 篇(部)重要文献,分别是:邵松林、夏科家主编的《研究生择业实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张生妹、吉启华主编的《研究生择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小双著的《当代研究生择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龚惠香,陈杭渝,周坚.当代研究生择业的演变趋势:对浙江大学研究生就业去向的比较和分析[J].青年研究,2000,(8):6-10.
[2]黄飞跃,陈晓玲.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的现状分析——兼议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J].科学·经济·社会,2001,(4):53-56.
[3]安丽,余治中,李再龙,潘洪富.当前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1):689-690.
[4]曲永岗,李枫.影响研究生择业心态的相关因素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5-146.
[5]谢茂华,许克毅.西北地区研究生择业观解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4):107-110.
[6]龚惠香.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演变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1,(1):42-48.
[7]肖坤,王道镇.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指导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1,(4):42.
[8]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0]陈建华,陈沙麦,何少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11]国家教委学生管理司.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12]德理克·博克.走出象牙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许克毅,谢茂华.当代研究生道德价值观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140-144.
[14]马永斌,严继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特点及其德育对策[J].青年研究,1999,(11):8-14.
[15]沈延兵,费毓芳,陶德坤.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