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生
(江苏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淮安市 211700)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我很认同高尔基的这句话,因此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很重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首先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尤其在学生早晨比较困乏时或是还没有从课间休息时的游戏打闹中安静下来时,精彩的导入语能够及时控制全场,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上,从而发挥开场白威慑全局的特有魅力。
当然导入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它与一节课所要传授的内容也必须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有无明确的目的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我相信有经验的教师在导课过程中一定会适时地讲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围绕教学内容开动思维器官,积极思考,探微知幽。
俗话说“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导入语的设计亦是如此——“导”无定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情绪极不稳定,时起时伏,尤其是节假日后的第一节课最难上,因为他们在节假日会尽情地玩,忘了休息,回校时往往精神萎靡不振。这时,如果老师劈头就是批评学生,这节课的效果肯定不佳。关键时刻,老师要会说一些幽默的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得上学期有个周一上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鸿门宴》的第二课时。当我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时,发现许多同学恹恹欲睡,有的甚至还趴在桌上,于是我大声地感慨:“我们班的同学真是性情中人啊!上周学的《鸿门宴》,同学们现在还在为项羽悲哀。真可谓:‘如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抬头笑了,我接着说:“同学们要记住女词人李清照的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振奋起来吧,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鸿门宴》,弄清楚项羽为什么输给了刘邦,好吗?”“好!”同学们响亮的回答让我知道,只要教师找准切入点,适时而引,因时而动,见缝插针,给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
而文学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者如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记得在上现代文《像山那样思考》时,我就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设计问题,很快学生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1)谁要像山那样思考?(2)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3)山究竟是怎样思考的?(4)山会思考什么?而这四个问题正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他们在文中寻找答案时就特别积极,而我在一旁又以学生的回答与小组得分相结合的诱惑进一步鼓励他们力求将问题解决得全面而准确。虽然上这节课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但是学生认真找寻答案、小组激烈讨论、质疑对抗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前不久我上的一节《兰亭集序》的公开课,至今也是印象深刻。我知道学生往往对一些轶闻趣事兴趣浓厚,所以这节课我就投其所好,根据文本,选择了“东床快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就是《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在课堂上,当我声情并茂地讲述完这个故事时,我发现同学们听课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通过故事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引起对文本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而这堂课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甚至许多老师将我的导入语用在了自己的课堂上。
当然,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导入,一定要注意掌控时间。一般来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导入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课堂导入,因为如果导入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喧宾夺主,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为了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绝不是为了作秀和摆花架子。其次,还应注意课堂教学的其它环节。如果一味注重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即使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注定是失败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突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体过程,无论课堂导入的方法多么精彩,最终必须落脚在教学效果上,因此,课堂导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
总之,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教师要努力让导入语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