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书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连云港市 222200)
笔者认为,要想搞好校级技能大赛,使其真正能够推动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我们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笔者仅以汽修专业为例进一步阐述。
首先技能大赛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优胜劣汰”的比赛机制和获奖的荣誉感都可以激起学生的竞赛热情。
第一,开展校内技能大赛,能够促进专业基础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要想搞好汽修专业技能大赛,没有一定量的设备投入是行不通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设备基础,大赛工作才能搞的扎实有效。学校对原有设备进行维护维修是必要的,而且要紧贴市场,加大对新型设备的投入,从而促进专业基础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
第二,开展校内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技能大赛活动,教师全面指导学生参赛,使广大教师进一步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技能大赛活动,使参赛教师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开展校内技能大赛是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开展技能大赛活动,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以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突破口,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重要平台。
我校通过系列技能大赛活动,经过班级里、同年级段的技能比赛,层层选拔,最后选拔出具有较强技能的学生组成学校的技能集训队,再经过技能赛指导教师的精心辅导参加上一级的比赛。在选拔的过程,那些平时基础知识薄弱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对技能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训练力争参加学校的集训队。在这种气氛下,理论成绩优秀但操作能力不强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学生全面参与实训,使以往存在的实训课怕脏、怕累、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参赛选手在学校的积极表现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学校也借此开展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和技能节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表现的机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想学生在比赛中出成绩,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指导水平。因此,为了保证每次技能大赛的顺利实施并卓有成效,校领导将每次大赛都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特别是对大赛指导教师的培养。近几年,学校积极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先派大赛指导教师去省内的几所技能大赛成绩卓越的学校接受金牌教练的个别指导,再利用假期把金牌教练请到学校给全体汽修专业教师培训,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都得到很大提升。
当然,请专家培训并不是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提升的唯一途径。其实,参加每次各级别的技能大赛,就是同类各级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使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指导教师在平时不断的自我学习中,也高度重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参赛经验的总结,明显提高了专业知识。近几年来,学校将教师辅导技能大赛的成绩也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尤其是对新引进的年轻专业教师,要求尽量参加技能竞赛的辅导,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升专业能力。像我校汽修专业的几位年轻教师,通过指导技能大赛的锤炼,专业知识和技能进步很快,不管从教学上还是技能上和其他年轻教师相比都更胜一筹。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之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就是从普通中学转制而来,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际技能;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践教学管理,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举办和发展,强调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引导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提高了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一个教学任务由同一教师讲解,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室,师生双边交流,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维修等综合性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以及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1]侯文胜.全国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完全训练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彭明道.利用技能大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教研,2011.3
[3]刘建平.交通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题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