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松,王禹霏
当前,随着“女汉子”与“伪娘”等流行语的广泛传播,男女之间的性别界限似乎越来越不明显。随着”花美男“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男生展示出柔弱等女性化的一面;随着”中性风“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展示出更多坚强独立的男性特质,性别错位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3周岁以前的幼儿性别意识模糊。因此,针对家长的溺爱保护和错位教育现象,提出性别意识的培养。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和谐的父母亲角色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及其被社会和群体规定的行为模式。在个体形成与其性别身份相适应的、为社会所认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之前,社会和他人总会根据个体的性别身份,对其提出某种角色要求或寄予某种角色期望,这就是性别角色期待。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有多种理论进行阐述,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识发展理论以及生物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依据弗洛依德心理发展过程,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关键期(约3-6岁)在性蕾期,孩子通过认同同性父母而形成的。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性别角色的形成是透过赏罚制度而学习到的。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场合,年长者通过对某些行为所做的直接或间接的奖励及惩罚模式,让孩子们学习到哪些行为应该去做而哪些又是不符合行为准则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孩子的性别认同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判断,儿童发展到性别恒定后,会因为认知而主动地表现出符合性别的行为。当孩子接纳了自己为男孩或女孩后,会跟随同性的行为,并主动进行相关讯息的搜集,从而自然表现的符合其性别的行为。而生物学理论则认为两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差异,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人们对待方式的不同。[1]
总的说来,男女性别角色的确定有利于儿童的顺利成长和适应。在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父母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影响下,孩子多半由母亲陪伴成长,更有“相夫教子“这种说法。父亲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常扮演强权者、命令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逐渐重视,也逐渐认识到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同等重要,和谐的父母亲角色对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重要的作用。而单一的父亲/母亲角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够的,存在片面影响。
1.单一的母亲角色家庭教育的影响。母亲教育,以其特有的感性及乐群性等特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性别意识有积极的作用,使得孩子更易养成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生活态度与习惯。但是,单一的母亲教育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对男孩子则会有过多的宠爱,从而使得责任心与魄力不够;对女孩子则会显示为依赖性强,缺乏安全感。
2.单一的父亲角色家庭教育的影响。父亲教育,由于其特有的阳刚及坚强的特质,直接或间接地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坚强的意志。但是单一的父亲教育,也会在家庭教育中显示出其片面性。对男孩子而言,单一的父亲教育,缺少情感上的关怀与对情绪的安抚;对女孩子而言,则缺乏情绪上的交流与细腻品质等的培养。
针对单一父亲或母亲角色教育的家庭子女性别角色模仿对象的缺失,极易导致性别角色忽视或性别角色混乱等现象,从而导致自我意识认识不完善。因此,对于儿童的性别意识的培养而言,单一的父亲或母亲教育都是不够的,和谐的父母亲角色有助于儿童潜移默化中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在行为和态度上的差别,从而能够正确的形成性别角色意识。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性别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儿童找准社会定位,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女孩子,则会更多地培养对女生自我保护以及敏感、细腻品质方面的培养;对男孩子,则会更加鼓励他们去冒险、承担责任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总之,都是帮助儿童培养“自立、自尊、自信、自爱”等美德,从而发展健全的人格。[2]
1.有助于儿童认识不同性别角色差异。性别意识的形成有两个阶段,一个在婴幼儿时期,3-6岁左右,形成初步的性别观念;另一个是在青少年时期。而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则主要是在3-6岁时期,家长作为儿童早期依恋的重要对象,家庭教育因其儿童发展的初始性地位,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建立具有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儿童的各种依恋关系都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最集中的展现和表达。
2.有助于儿童进行性别角色行为模仿。在此阶段,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观察与模仿对象就是父亲与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儿童不仅接受被动的指导,更容易主动模仿与学习。如果仅仅是母亲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对另一性别角色进行观察与模仿的机会,不利于准确的认知与形成性别意识。因此,父亲的理性角色形象能够很好地与母亲的感性角色形象进行互补,从而为孩子提供全面完整的性别模仿对象,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3.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定位。关系和谐的家庭,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较多,看待事物有较正面的态度。主要途径是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温厚谦让,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能主动沟通,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里相容,团结互助;家庭气氛和睦,具有合理的学习、生活制度和必要的家规。另外,融洽的关系,陪伴是前提。
父母对儿童早期的重要影响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的。相较于主动引导这种培养性别角色意识的方式,父母亲自身的性别行为则是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性别差异认知,并在更多的时候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形成与成长影响更大。在此阶段,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观察与模仿对象就是父亲与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儿童不仅接受被动的指导,更容易主动模仿与学习。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由于父母受传统的社会观点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培养儿童性别意识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外在方面、内在方面及鼓励与惩罚三个角度来谈提高儿童性别意识的培养。
1.名字、服装等外在形象设计方面。外在形象直接决定着别人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与感官,因此,在塑造儿童性别意识上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一定要重视。从儿童出生的一天开始,社会性别角色已经开始了,但是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性别意识普遍模糊,因此对3岁之前的幼儿影响不大,因此有些父母在小时候给小男孩或小女孩穿不同性别的衣服。由于出生开始,很多事情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有些事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在孩子3-6岁期间,对孩子的姓名及服装等外在形象方面,应该注意符合儿童的性别角色,避免产生性别意识混乱的情况。通过这些积极的性别暗示,与社会角色期待,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所以,外在形象等在儿童的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2.角色行为等内在品质培养方面。外在形象通过给人第一印象以及自我性别影响暗示来影响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父母的角色行为等内在品质的影响是对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儿童性别意识通过两个方面的学习形成,一方面来自父母亲的被动引导;另一方面则来自儿童早期的自我观察与模仿。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儿童性别角色意识方面的培养,父母亲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出相关的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明确而不同的父母角色行为,让儿童进行性别行为的认知与模仿。
主动引导参与不同运动或其他娱乐活动。父母可以通过鼓励不同的运动模式来引导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例如,鼓励男孩参加球类等竞技型运动,鼓励女孩编麻花辫、玩布娃娃、剪纸等活动。父母还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的阅读与欣赏电影类型来引导儿童进行性别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性别角色分工明确。父母对儿童早期的重要影响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的。相较于主动引导这种培养性别角色意识的方式,父母亲自身的性别行为则是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性别差异认知,并在更多的时候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形成与成长影响更大。在此阶段,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观察与模仿对象就是父亲与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儿童不仅接受被动的指导,更容易主动模仿与学习。如果仅仅是母亲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对另一性别角色进行观察与模仿的机会,不利于准确的认知与形成性别意识。因此,父亲的理性角色形象能够很好地与母亲的感性角色形象进行互补,从而为孩子提供全面完整的性别模仿对象,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3.通过鼓励与惩罚方式强化性别角色意识。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儿童初步的性别认知与性别行为后,为了更好地持续的培养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父母可以通过激励理论中的鼓励或惩罚方式强化其性别角色意识,从而确保儿童性别角色意识的稳定性。因此,当男孩女孩的性别活动倾向出现之后,父母通过鼓励方式对其赞扬,例如女孩子细心体贴等则会受到夸奖,男孩子敢于冒险、有责任心等行为也会得到鼓励。而对于女孩子任性与无理取闹则会得到批评,对于男孩子的胆小与害羞则需要进行沟通。
[1]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69.
[2]严燕华.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