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 价值追求——安娜和娜拉女性形象的比较

2014-08-15 00:45张晓晓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伦斯基矛盾性列夫

张晓晓

列夫·托尔斯泰和易卜生对本国本民族的女性生存状态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因受本民族历史、社会环境、宗教、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来诠释它。女性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是两位作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展现了女性意识觉醒后面临的心理困惑,以及对无法预见的未来的迷茫,而易卜生则通过《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展现了女性在觉醒后要冲破牢笼,寻找自我的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和易卜生在塑造女性新形象时,都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诉求,但是,其觉醒的过程却是不同的。

一、相似的平等

安娜和娜拉追求平等均显示蒙昧—觉醒—追求的相似过程。追求平等实质上是对自我存在感价值的肯定,存在感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萨特曾认为,人的意识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安娜和娜拉是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开始追求平等。

安娜的容貌令人难以忘怀:“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她的朱唇弯曲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1]她是个活泼、热情、充满活力、洋溢着旺盛生命力的女性,但是却被姑母安排嫁给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他的冷漠、麻木,几乎使安娜窒息。但是,与沃伦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她爱的欲望。伍尔夫说:“女人比较懦弱而富于激情,一旦掘出她们内心炽热的情感,常常会像火山喷发一样势不可挡。”[2]于是她不顾一切勇敢狂热地追逐沃伦斯基,她开始走出家庭,与社会相抗衡。

娜拉原是一个活泼、美丽、幸福的女性,父权制的压制和自身的混沌,使她顺从父亲和丈夫,把丈夫看作是她的全部,对丈夫唯命是从。海尔茂曾说:“我常常盼望有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3]但是,在“借据事件”发生时,他却大骂娜拉,并且责怪她,因为这会威胁到他的职位,在事情解决之后又开始百般讨好娜拉,娜拉认清了他的面目,毅然决定出走,去寻找自我的价值。

她们追求的平等的自我存在感,其实都是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的行动。

二、不相似的觉醒过程

(一)安娜的丰富和娜拉的单一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概念。安娜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方面极度憎恨卡列宁,认为他完全泯灭了她的生命力,曾大胆地对卡列宁表示她对沃伦斯基的爱情;但是,另一方面却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她在摆脱卡列宁、走出家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安娜的形象是福斯特所说的圆形人物,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味。

而娜拉原是一个活泼、热情,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幸福女性,但是,在“借据事件”发生后,她彻底认清了海尔茂的面目,毅然走出自己的家庭去寻找自我的价值。娜拉的形象比较单一、类型化。

(二)悲惨的结局和乐观的追求

安娜摆脱卡列宁,走出家庭,追求自由爱情和沃伦斯基在一起,实质是从一个依附走向另一个依附。而在当时封建贵族压制的背景下,安娜的追求注定是悲剧的。最终她被沃伦斯基抛弃,并以卧轨自杀结束生命。

娜拉在“借据事件”后,毅然决然地准备走出家庭,虽然海尔茂事后苦苦相求,但是她仍一心想要到外面广阔的社会中去寻找自我的价值,以“砰”的一声关上门为结束。

三、相似原因探讨

可以从人自身存在的角度来探讨其原因。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首先是有意识的。他认为:“没有任何事情是意识的原因。”[4]只有自我意识,才会产生自我的存在感,然后才能够自由地选择自我的存在。同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说:“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被塑造的。”[5]她认为女性是一直处于“他者”的位置上,她们丧失了自我意识,完全被社会所异化。因为长期以来,人在一直处于极度的精神压迫下,会顺从自我本能欲望的释放,追求或渴望其自我的存在感,渴望自我存在,自然也就会在此基础上自由地选择自我的存在。这也就是人类在意识觉醒之后,本能地追求自我的存在感,并且在此意识的支配下开始追求自身的主体地位、自我的价值,平等和自由。而安娜和娜拉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前,都是处在混沌的状态中,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安娜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娜拉对于自我的追求都是在具有了存在感之后,才开始寻找自我的主体地位,才开始进行自我价值的探寻。

四、不相似原因探讨

相似让两位作家关注女性对人的价值追求的共同主题,并深入社会结构中,但是两位作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意图使这种相似性又带有相异性。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俄国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虽然农奴制被废除,但是仍残留着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资产阶级才刚刚兴起,势力比较弱小。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安娜的思想也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她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爱情,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在追求的过程中犹豫不决。这使安娜的性格更加真实、生动。

易卜生在创作《玩偶之家》时,挪威正处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盛行之时,女权主义运动此起彼伏。在这样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娜拉能够在觉醒之后果断地离开家庭,去寻找自我的存在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除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出身和阶层也使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他对安娜的塑造,一方面,是本着真实的原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客观地描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是作家自身矛盾性的映射。弗洛伊德曾说过,任何的作品其实都是作家的白日梦,作家的矛盾性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也具有矛盾性。

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则是把社会诸多现实问题以戏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社会问题剧。其主要的形式是讨论,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断定是非。易卜生在塑造娜拉时,自始至终把她塑造为一位果断、勇敢、正义的正面形象,把海尔茂塑造为自私、虚伪的反面形象,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易卜生在塑造娜拉时也有一定的政治意图,当时的挪威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女权主义盛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娜拉追求平等、自由,实质上在一定的程度上响应并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表达了一定的政治诉求。

列夫·托尔斯泰和易卜生都关注和思考在国家特殊社会背景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列夫·托尔斯泰因为受到宗教的影响,他笔下的安娜的形象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而易卜生受开明、自由的社会环境影响,娜拉具有乐观、积极地追求自我价值性格。两位作家虽然在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创作出优秀的人物形象,但是基于互补的原则,安娜在悲剧的命运结局上再给人以一丝希望,在娜拉的乐观下能窥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悲剧因素,便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促使其多元化的发展。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陈寿宇.哈代论文创作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易卜生.玩偶之家[M].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徐崇温.萨特及其存在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伦斯基矛盾性列夫
七颗钻石
渥伦斯基性格的两面性对安娜命运的影响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乌克兰喜剧演员竞选人气盖过总统
母亲的餐桌
Constance Jablonski 康士坦茨·雅布伦斯基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
双面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