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及历史转变

2014-08-15 00:45李发亮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理想

李发亮

李发亮/洛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河南洛阳471022)。

“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期待,其文化内涵丰厚,经历数千年的历史转变,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两个百年计划”的明确提出,“小康社会”将在我国真正实现。

一、我国“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特殊形态,具有“中国特色”,它是中华文化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华夏子孙文化生活质量提升和完善的终极理想目标,是一个以自身民族文化自觉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我国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其文化内涵以人本为主,注重科学发展,符合群众需求,有独立的人文价值。

(一)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小康社会”在我国起源很早,有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在诗歌总集《诗经》中较早地出现了“小康”一词,“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大概说的是,上古时期百姓勤奋劳动,不辞辛苦,同时也应注意身体,间歇休息,以享安乐太平。这种思想最早来源于先秦的儒家文化,儒家讲究生活哲学,主张“先富后教”,十分重视物质生活的丰富,特别强调物质生活的经济基础。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到卫国去,与弟子冉有有一段对话。针对卫国人口多的问题,孔子明确提出要“富之、教之”,体现了孔子“先富后教”的治国思想。后来,孟子、荀子传承了这一主张,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荀子曰:“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孔子顺势提出“大同”及“小康”之说,他时常与弟子谈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在这里,孔子认为的“大同”世界指的是国家财产公有、政治民主、天下为公、百姓生活幸福,追求社会真正的和谐、安宁。而当时的“小康”之家指的是奴隶社会私有制度下低层次生活的社会产物,看重现实利益,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但瑕不掩瑜,孔子提出“二者之说”足以说明,“小康社会”是中华先祖追寻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美好理想和终极目标,成为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千年梦想,是我国社会发展最高理想的思想起源,建构了中华民族“民为邦本”的“仁政”治国模式。

(二)务实创新,和谐共融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髓,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生存条件和特殊的心理素养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内涵。古代“小康社会”所遵循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伦理思维方式是注重实际、具有创新色彩的,所体现的道德理想信念和文化性格特征是和谐共融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重实际、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创新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理想虽然屡遭挫折,但从不气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鄙视平庸卑屈小人,以“浩然正气”奋进不止,造就了中华民族“刚正”的人格品性。上古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务实创新”的文化内涵。一个理想社会的呈现也应该是开放、包容、和谐的,古代“小康社会”描绘的是一个和平安宁、怡然自得、和谐共融的完美社会,“和”是宇宙万事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存在的形式,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周易》开篇即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中庸》中也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太和”、“中和”的境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这样的“小康社会”就会共融安宁、稳定长久,由此,中华民族对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放弃过。

(三)天下大同,生活幸福

古代“小康社会”是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是一个以天下为家、追求温馨和谐、讲究亲情礼仪的理想社会,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良好品质,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热烈向往和不懈追求,仅次于“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其追寻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息过。汉代经学家董仲舒与何休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和历史文化特征,对“大同”、“小康”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深化,提出了由“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组成的“三世说”,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用“升平”和“太平”来描绘古代“小康社会”具体内涵,与先秦儒家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的文化延续,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坚定追求的理想目标。唐代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富足,是中国历史上达到“小康社会”水平的一个新阶段。总之,古代的“小康”是在正常的家庭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相对宽裕,基本可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天下百姓可以安然度日的普通生活状态。这样的“小康生活”充分寄托和涵盖了华夏先民们追求生活富足幸福、国家繁荣昌盛、民族独立强大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目标。如今我们向往的“小康社会”内涵更加厚重,价值更加深广,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蓝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是我们党和人民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它承载了多少华夏儿女几千年来“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

二、我国“小康社会”的历史转变

“小康社会”历经古代有志之士的千年期待,已扎根于我们民族的内心深处。近代以来,它留下的是一段充满屈辱、血泪交加的历史痕迹,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小康社会”追寻的脚步仍在继续。

(一)近代“小康社会”的历史追寻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列强的入侵及大肆掠夺,加上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使近代的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甘屈服的中华民族进行了顽强抗争和艰苦求索,民族复兴的梦想悄然萌发。有识之士对理想的“小康社会”同样进行了艰难探索和不懈追求。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把西方的基督教“平等”思想和古代的“大同”理想联系起来,创立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天国世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是对我国古代“小康”及“大同”社会更具体、更理想化的阐释。孙中山先生根据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提出了“天下为公”的主张,创立了有名的“大同主义”及“三民主义”,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实施方案,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里,我国一直处于战火连天、经济混乱、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状态中,老百姓住不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中国人民没有被眼前的苦难所吓倒,对“小康社会”的追求和艰苦探索依然执着。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与指引下,中国人民拿起武器,浴血奋战,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无论是八年抗战,还是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人一直没有放弃对“小康”及“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毛泽东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里说,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①P147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终于看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曙光,走向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二)“小康社会”的历史实现

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摸索“小康社会”的实现问题。但囿于封建体制、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等,“小康社会”的内涵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它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衣食无忧、生活安康、稳定和谐理想社会的期盼,对“小康社会”千年梦想的历史追求。近代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对“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却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已渐渐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实践和精神世界里。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结束了百年惨痛、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开始了崭新的一页。自1949年到1979年,我国在改造、建设、探索中,由于对诸多问题认识不够、估计不足,致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屡遭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基础。②P237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国情,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并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③P237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具体描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他认为的“小康社会”是老百姓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这样的理解虽简单、朴实,却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接着,邓小平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定为党的基本路线,构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要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经济改革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开创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为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小康社会”的真正实现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新道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捍卫理想信念,抢抓历史机遇,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把建设“小康社会”引向深入,在“三步走”战略计划的基础上又顺势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国在 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清思路,认清形势,以崭新的执政理念和卓越的领导智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进一步深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在党的“十六大”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21世纪头二十年,将集中全力建设惠全国十三亿人口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小康社会”,“全面”二字,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提升水平,更加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充实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框架体系、目标要求和实施办法。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国际新形势,积累成功经验,针对发展难题,全面把握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将全面深化改革,开展了“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这为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明了道路、明确了任务、限定了时间。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很快真正实现,这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根基。

总之,“小康社会”是中国历代华夏儿女至诚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其富有生命活力的内涵激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为之奋斗,但在生产力低下、文明落后的古代社会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继承和超越了传统的“小康”及“大同”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扎实推进,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经35年的改革与发展,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建核心战略目标,一步步将“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付诸实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

[3]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注释: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理想
我家的小康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我家的小康
你是我的理想型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