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红,熊 涛
夏志红/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江西南昌330099);熊涛/南昌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硕士(江西南昌330099)。
“就业难、难就业”是时下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犹如一支无形的指挥棒,指引着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规模。就业难的原因,是毕业生数量上的单纯提升、还是就业岗位的日趋减少?笔者认为,就业不仅看社会、看企业、看体制,更重要的是看毕业生个体素质、定位以及价值观。高校应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而2004年是280万,十年间增长了260%,大规模增长的毕业生人数的背后,是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摆在各高校面前日益棘手的就业工作[1]。毕业生陷入两种就业瓶颈:一是就业信息不对称,岗位的供需矛盾凸显,“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并存,形成择业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二是毕业生呈现“一般岗位下不去”“普通岗位留不住”“优质岗位上不了”等现象,更有甚者,怀揣着“宁缺毋滥”,只顾着“等靠要”。因而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1.一般岗位下不去。目前市场上一方面是部分行业急需的人才无处可寻,另一方面是求职者的需求无处落地。各地双选会、招聘会上,一、二线城市的国企、央企等单位求职者人满为患,而一些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工作环境一般、收入待遇不高的技术岗位则少人问津。国家出台的“基层锻炼”“基层服务”项目,尽管给出了各种待遇和优惠条件,仍旧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2.普通岗位留不住。一是不甘平凡,频繁换岗。特别是经管文专业的部分学生,工作上手较快,在初次就业后,往往嫌弃工作简单、重复而选择轻易放弃。二是吃不起苦,轻易放弃。如中铁、中水等央企到我校招聘,学生担心将来需长期坚守在项目,生活清苦、单调,签约较少,即使招录后,也不乏学生因为吃不起苦而选择放弃。
3.优质岗位上不了。当下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热衷在“体制内”工作,不仅是因为这些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稳定生活,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养老、住房等长期的福利待遇。然而“体制内”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求职者却逐年增加,加之高学历人才的不断参与,使很多本科生难倒在这片沙滩上。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求职者在进入职场前缺乏对工作世界的探索、对自我认识的不确定、对工作定位的不准确。也有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社会活动和交际能力,甚至出现工作基本能力差的现象。
1.认识不清,定位不明确。一些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定位模糊、就业期望偏离实际可能、就业定位偏离社会需求,他们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不愿到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导致求职频频失败。对于工作世界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认识不到位,对未来工作定位不明确。当招聘季来临时,求职简历制作简单,无法体现个性特征和求职愿望。
2.眼高手低,职业技能差。一些毕业生有严重的职业技能缺陷,如对行业认识不清、职业知识匮乏、职业技能不过硬、不懂求职技巧、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道德修养不足。另有一些学生表现出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弱、责任意识淡薄等特点。
3.思想懈怠,依赖性较强。面对就业,部分大学生存在被动、胆怯、懒散的心理,在就业机会面前,不主动出击、不及时把握、不努力争取,而是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身上。加之不少家长过于放纵孩子,惯于帮孩子安排好一切,没有注意引导孩子正确的择业观,也加剧了一些大学生的依赖心理[2]。他们一方面等学校发布就业信息、召开就业招聘会催促就业;另一方面靠家长选岗位、找关系、过生活。长期养成的这种不良的择业、就业心理,严重影响了高校就业的成功率[3]。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无论是从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完善高等教育制度,还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来说,学校职业指导都有深远的意义。
从宏观上来说,职业指导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平衡,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招生以来,高等教育的成本越来越大,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与期望也随之提高。如何实现高投资带来的高回报,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职业指导正是提升大学生职场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微观上来说,在以自主择业为主要方向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灵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学生往往空有一腔热血,却缺乏对职业的明确定位与良好规划。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掌握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更全面[5]。
一是开展职业教育。通过就业讲座、报告会、模拟招聘会等活动,为毕业生介绍市场行情、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择业礼仪、心理调适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知识和社会需求,准确评价和自我定位。通过开展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志向,鼓舞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去历练青春。
二是开展诚信教育。部分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不履行任何手续就与用人单位断绝联系,甚至通过换手机号等形式拒绝任何人的寻找。这给用人单位和学校带来了巨大损失,用人单位不再信任学校,学校因此失去了就业市场。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杜绝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提高就业岗位的“成交率”。
三是开展创业教育。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加强引导和帮助,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创业教育及创业典型案例宣传,帮助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充分发挥校内创业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作用,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系列创业教育活动培养了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为毕业生走向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开辟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平台,规定了每位毕业生必须修满10个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其中涉及六大模块(思想素质、科学素养、团队精神、适应能力竞争意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特色项目)98个子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学分的积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消极被动的局面,同时能在锻炼中提升学生素质。
一是完善就业工作考核制度。学校出台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优办法,利用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引导学院更加扎实地开展就业工作。学院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就业各环节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就业招聘、签约、统计等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规定,加强就业材料和派遣方案审核,规范、准确地做好就业统计和报送工作。
二是抓实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招生等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学校和学院分别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制度和体系,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与日常市场开拓和走访用人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在以往的工作中,通过毕业生反馈意见及麦可思的专业调查,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招生专业及规模上做出了相应调整,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全程化。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就业两级管理体系,构建了由就业工作人员组成的校、院、班纵向就业指导体系,由学生组成的校、院、班横向就业服务组织,深入推进以“全程指导、整体覆盖、重点引导、弱势帮助”的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校院两级、三层指导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即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宏观指导、学院就业人员适时指导和班主任的微观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就业特点,采取不同做法。
四是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和学校就业网站,实现就业信息网与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全面对接,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一站式注册及信息合理有效共享。同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QQ群、学生社区电子屏等途径,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服务信息。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基地。为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学校通过走访武警水电、江西水电工程局、江西水建、高新产业群等二十余家大型知名企业,座谈、协商发展战略。先后与中水五局、中水七局、武警水电二总队、江西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等国企和民企,签订校企合作发展协议。同时,各学院充分挖掘校友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二是注重内引外联,开展校园招聘。一方面要鼓励和推荐毕业生通过参加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双向选择”洽谈会落实自己的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院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培育和发展以院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学校每年承办江西省高校工程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面向全国企、事业单位邮寄邀请函,同时还积极引进用人单位开办专场校园招聘会,吸引众多毕业生投递简历,夯实了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三是加强网络建设,探索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做好就业工作,学校顺利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一体化平台与校就业信息网的对接,并及时做好用人单位资质的审核和信息审批发布。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组织专人收集兄弟院校的就业信息并转载,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
[1] 逢索.高校建立就业工作组织联动机制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研究,2011(2):200-201.
[2] 张和平.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7):72-74.
[3] 李川.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7):41-46.
[4] 柳君芳.职业指导的概念与基本内涵[J].职业指导,2000(1):15-16.
[5] 何静.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园,2012(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