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霞
胡彩霞/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硕士(四川汶川 623002)。
提起修辞,大家马上会想到各类修辞手法,它们虽都是修辞学要讨论的元素,但只是众多修辞现象的一个侧面,修辞还有其深度和广度、内涵和外延,如研究词语句子的运用、谋篇布局、语言风格、文章语体等,修辞与语体相辅相成。新闻语体是一种借助大众传媒向广大受众报道最新发生的真实事件,传播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时所运用的语言,有一般语体的共同特性和自身的独特个性。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语言特征进行描述,这将有利于我们对语言交际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修辞视角下讨论新闻语体,首先要弄清楚修辞和语体的关系。修辞从字面上理解,“修”是修饰,“辞”是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词。通俗地讲,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语言呈现效果的一种言语活动。实际上,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总是在努力寻求一种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以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人们并不是对其被动地加以使用,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将之加工,使其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这就是修辞。修辞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没有修辞,我们的思想观点、真情实意就得不到正确有效的表达。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运用着修辞,每一次运用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修辞活动。修辞可以为思想找寻最适合的表达形式,《语言得体艺术》的作者郑荣馨先生认为,语言得体主要是指所运用的语言要跟语言使用者和具体语言环境相适切,才能相得益彰。具体包括三个准则:礼貌、幽默和克制[6]。陈光磊先生认为,说话要合乎语言交际的文化规约,也就是话语在社会人际关系的表达上是正确合适的,得体的语言既衡量着个人的修辞水平,又反映个人的语言素养。得体性原则是修辞的最高原则,是人们在语用和修辞上努力的方向[1]。
对语体的定义学术界迄今还没有统一定论,但我们可以从语体学家的定义中找寻其核心和实质。宗廷虎先生认为,语体是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为了实现不同的交际功能而形成的用语特点体系[7]。林裕文在《词汇语法修辞》一书中说:“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交际范围、内容和目的等综合因素而产生出的一系列不同用语风格特征称之为语体”[2]。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语体是在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在各异的领域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基于不同环境和对象,运用适切语言进行交际时形成的系列用语。不同的交际领域和目的使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体系,这些不同特点和语体色彩都是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式、篇章结构等语言因素以及一些伴随语言的非语言因素具体表现出来的。
语体与语言相生相伴,只要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其言语方式因交际领域、对象、目的和人物的差别,必然要遵循某一特定的内外表达规律,即做到场合、范围、目的、对象、方式的适切。修辞是一种语言活动,只要人们进行语言活动就存在修辞,而语言活动都是为特定的目的、对象、内容在特定的范围中进行的,所以,语言活动本身就是语体和修辞同时存在的交互行为。换言之,人们在进行语言活动时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一定的语体,在语体中对修辞活动和效果加以体现和验证。一方面,语体离不开修辞,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修辞手段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语体是产生修辞手段的土壤,修辞手段依存于语体之中。正如王希杰教授所说:“只有选择了适当的语体,然后才谈得上对各种各样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段的选择,适应语体是修辞活动的一条总则”[5]。修辞和语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新闻语体是一种借助大众传媒向广大受众报道最新发生的真实事件,传播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时所运用语言的显著特征,故有着一般语体的共同特性和自身的独特个性。语体具有时间性,是由各综合因素构成、因功能语境各异而划分成的用语体系。具体体现在因语境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材料以及手段而形成的用语特点及风格基调。作为有着特定语境的新闻语言自然也有着自己鲜明的语体特征,罗远林先生认为新闻语体的特点应该是“准确具体、简洁平实、通俗新颖”[4]。
1.新闻语体语言叙述的简洁平实。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是对新近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新闻写作就是客观地记叙和评述实事。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最大限度上实现新闻价值的关键,也是赢得更高发行量和收视率的法宝。新闻报道一要迅速及时,二要简短明了。事实报道与发生的时间差越近,新闻就越有价值。因此,言简意赅、短少精悍是新闻报道的显著特征。简洁既可提高新闻时效又可加大媒体信息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接收。除了简洁,语言的使用还必须平实,即直述事实、不说空话。新闻报道必须注意节省文字,切忌拐弯抹角、拖泥带水。事件的报道应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极力避免废话、空话和套话及使用不必要的形容、修饰和议论,力求语言简短精练。总之,新闻语言是对事件的真实报道,纯洁质朴、经济实用是其正确的语言形态,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是其语言风格,适宜于新闻事实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
2.新闻语体语言的准确具体。新闻的定义明确规定了事实与新闻二者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第二性,离开事实的新闻是不存在的。事实意味着真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法则和准绳。为了真实可信,报道必须用语准确具体。首先,新闻的基本要素是真实准确,人物、时间、地点报道切忌张冠李戴,原因、过程报道切忌道听途说。其次,新闻报道的细节要确切无误,要选择最能体现主题思想和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和事例,任意地罗列堆砌材料会冲淡或淹没新闻主题,造成人物事件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除了典型,还要选择生动具体的细节,善用巧妙适宜的手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和老套。但切忌所谓的合理想象,不能无根据地对人物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以及思想感情进行推测和凭空想象,否则会让新闻失准和失真。
3.新闻语体语言的通俗新颖。通俗是指新闻报道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贴近生活是指新闻报道必须生活化,可再现生活原貌。主题生活化,跟人们现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语言生活化,更多地使用口语表达,容易为受众所熟悉和接收;实质内容生活化,新闻事实贴近真实,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除此,新闻语言还必须选用大众耳熟能详的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生字冷词、公文用语,慎重使用古汉语,让受众体会到真实与诚恳。新闻姓“新”。新闻,顾名思义即是新鲜的见闻。只有新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新信息,新闻要能指导在不断前进、变化和发展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因此新闻写作要突出“新”字,不断地把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和发展告诉受众,给予他们启发和教育,实现新闻的最大价值。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新闻语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国外信息大量涌入国内并占有一席之地,中文夹杂着外文、缩写以及使用字母的现象越来越多。据陆建非教授统计:“现在每年有1000个以上的外来词‘加盟’到汉语中,这对汉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但对规范汉语提出了新的考验”[3]。新闻语体是新闻报道的外在形式,它的变化是新闻某种外在表征的反映,已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变到稳、由章无定法到有章可循的发展过程,新闻语体面临着新的变化发展。
1.语言疆界概念及约束力日益削弱。外文词汇大量涌入,新闻语言的西化浪潮方兴未艾,语言疆界所具有的约束力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显得势单力薄。学外文和懂外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面越来越广,国际问题甚至是全球问题正在大肆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激烈的探讨,为外文大量进入新闻语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现象和变化,一方面,“中西合璧”式为传统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音译词和缩写词已成为汉语的固定用法,为新闻语言的改革和更新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传统新闻语言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如果盲目地奉行拿来主义和崇洋媚外,势必导致新闻语言的不伦不类。
2.与强劲的商业化浪潮抗争。时下的流行词语频频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中,这足以证明它们已经成了被普遍接受的新闻语言。目前一些报界新贵为了发行量而把传统抛诸脑后,乘机将新闻媒体卷入商业化的浪潮中,这必然导致新闻在词、句两方面的突破传统。过度的商业化对新闻媒体自身并不是件好事,这会让业内标准模糊不清,淡忘新闻应使用标准得体的语言与受众沟通的原则。长此以往,会脱离现实,背离主流价值观,遗忘自身的社会职责,助长媒体的媚俗之风。因此,避免新闻语言的过度商业化任重而道远。
3.传统的语词规则遭受着互联网的狂轰滥炸。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其他媒体的传播优势相形见绌,而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为新闻的规范性打开了一个缺口。谐音、数码代替标准语的网络语言迅速蹿红并在各个领域呈泛滥之势。这不仅破坏了语言的标准,还创造出大量不合常规的言辞,对新闻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因此,新闻媒体必须一边努力改造和规范网络语言,一边吸收借鉴来自大众生活的真实用语,将之通俗化为我所用,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新闻语体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前进的道路曲折复杂且矛盾重重,如保持传统特色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将语言进行规范与更新的矛盾,把握通俗化与庸俗化的矛盾等,尽管新的东西正在突破语言的疆界,打破着传统,挑战着语法,但任何东西也阻止不了新闻语体势不可挡的前进步伐。
[1] 陈光磊.修辞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裕文.词汇语法修辞[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82.
[3] 陆建非.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2005.
[4] 罗远林.新闻修辞研究[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郑荣馨.语言得体艺术[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
[7] 宗廷虎.修辞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