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凤
群众是政党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群众观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更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群众概念的普遍使用从一个侧面表明,它与当代政治现实密切联系,这个政治术语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政党文化符号之一,它凝聚了深刻的政党文化内容,反映了鲜明的政党文化特征。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政治社会生活中,群众的内涵和基本属性也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但群众的时代属性所具有的内涵、意义、地位和价值没有被给予合理而充分地领会和把握,这种状况会影响对群众概念和基本性质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进而也影响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当我们不断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和政党学说理论建设时,对群众属性进行认真探析,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界定群众的内涵,从而对现实政治生活和政党建设的研究有新的领悟。
“群众”一词由“群”和“众”组成。根据中文辞书的解释,“群”在古文中主要指有羊相聚而成的集体,引申指其他同类动物集合而成的群、人群或物群。同“民”一样,在中国传统政治语境尤其是古代文献中,“群”是一个重要而常用的词,主要指多数或集合个人而成众。在中国古代社会,群众没有成为政治家和思想家常用的政治学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之风使中国传统的政治概念被西学概念所取代。群众理论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到19世纪末,现代群众理论正式形成。
“群众”一直是西方哲学史的思想主流。马克思运用“新唯物主义”建构了“群众”概念,其特点,第一,“群众”既是集合性概念又是个体性概念。第二,“群众”既是一个事实性概念又是一个生成性概念,它既描述了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已经创造的历史,又描述了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断改写自身历史的过程。第三,“群众”既是一个时代性概念又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它既描述了特定时代下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实践特征和内容,又把对这种结果的描述置放在开放性的境域之中。第四,“群众”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或者手段,因此,“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客体。[1]
过去的群众概念,是笼统的、内部无差异的“大群众”概念,现在的“群众”已分化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甚至不同区域,已经从“大群众”概念演变为不同的“小群众”概念。[2]群众的分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益分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群众,具有不同的利益,有时还会出现群众利益之间不协调甚至利益冲突的情况。二是利益多样化,人们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越来越重视政治、文化、法律、人权等方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追求组合,也会使群众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三是利益具体化,即使在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群众的具体利益也会出现很大差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更重视。
为了更好地把握群众概念的深刻含义,我们需要分析群众的时代属性,即群众概念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在当今政治生活中,人民群众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政治概念,而不是国际政治概念。虽然有国际无产阶级这种说法,但在主权国家仍是国际行为主体而没有世界国家的当今,人民群众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概念,没有国际人民群众这种说法,超越国界谈群众,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误读。我国当今政治生活中的群众概念包含了更深刻的民主政治意蕴:一是在党的领导人讲话中通常将“人民”与“群众”互用,使其民主意识更强。 “人民”和“群众”各有自己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使用语境,当我们以“群众”为基点考辨“人民”时,会使“人民”呈现具象,成为可识、可认、可度量的实体,当我们以“人民”为基点考辨“群众”时,会使“群众”呈现出深刻的民主政治涵义。[3]二是群众表达政治意愿更加民主。在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和社会转型加快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观选择也日趋多样化。现代化的发展使得每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阶层的成员都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也是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们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注重兼顾和鼓励社会各个阶层、群体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贡献。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作为人民当家作主主体地位的社会政治参与度,并在各级党政机关的支持下努力拓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多渠道、多形式地集中民智民力,保证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在当今背景下,随着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自身的历史地位、执政环境、执政条件、执政要求有变化,群众自身也发生了变化。今天的群众,已非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时的劳苦大众,也非计划经济条件下带有人为阶级印迹的工农群众,而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带有明显阶层分化趋势的社会公众。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式、阶层利益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的外延渐渐拓展,出现了利益多样化的群体分化,人民群众不仅是原来所指向的工人、农民或者知识分子,还有各阶层的群众,他们的界限模糊,流动性和混合性增大,同时其文化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自主独立性增强,权益保障意识、追求个性化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强化。[4]
如今,经济利益是群众最贴近的利益,解决好经济利益的诉求,基本也就解决了经济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出更多新的利益群体,并逐渐改变着他们追逐利益的方式及思维。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利益充斥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诉求无处不在。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诉求,党和国家必须充分兼顾各阶层群体的经济利益和经济需求,让人民群众的经济诉求得以充分表达,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为此,我们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关注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在重大经济建设决策中充分尊重各群体的意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诉求得以解决和满足,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增进社会和谐,同时也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在当今中国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公益性的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承担着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指导社会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开展社会宣传教育的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当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今,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通过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上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虽然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也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但是仍会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体现着对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人民群众在文化权益享受上不均衡,将严重制约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下,如果不能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努力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发展就无法改善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无法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做出贡献。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党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供给能力,解决好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上的实际问题,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新时期的群众概念既是一个开放包容性的概念又是包含丰富时代特质的体系,既继承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又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为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5]
首先,在群众具有更深的民主意义的政治条件下,党必须充分尊重、维护同盟者的利益,整合政治资源,切实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政治利益。其次,在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加剧的时代下,群体分化整合加快,群众的经济利益需求也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必须听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努力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最后,在文化权益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之,新时期、新形势下,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必须不断吮吸时代乳汁,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蒋维兵.党群关系研究中的群众概念分析—一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视角 [J].甘肃理论学刊,2011(5):5-8.
[3]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J].政法论坛,2005(2):16-25.
[4]赵绍敏.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路线[J].创造,2012(5):52-54.
[5]杜鸿林.党的十八大主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