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妇之死”探讨媒体的伦理道德

2014-08-15 00:54王琪雯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 王琪雯

一、引言

2014年8月14日,一名产妇在湖南湘潭某医院产房内去世,该事情一经报道便引起轩然大波。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关于“产妇之死”的报道纷纷见诸各媒体。诸如“羊水栓塞”、“产妇之死”、被“栓塞”的舆论等新闻报道随处可见。当看到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们不禁要反思,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客观、公正披露所发生的事情,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在“产妇之死”报道中媒体怎样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怎样遵守媒体伦理道德?下面将结合“产妇之死”新闻报道的内容,探讨分析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为规范媒体报道、提高媒体伦理道德素质提供参考。

二、“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综合各类新闻报道,在“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存在伦理道德失范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内容失真

一些媒体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报道中违背事实真相,给读者带来误解。从一些标题就很容易看出,新闻报道是不真实的,例如,“产妇死在手术台”“新生儿未见面就匆匆永别”等,这些字眼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所报道的内容不真实。由于报道内容缺乏真实性,不仅影响对“产妇之死”事情真相的了解,还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医生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报道煽情

一些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用煽情、戏剧化的字眼,以达到吸引更多眼球的目的,但忽视全面了解事情真相,缺乏基本医学知识。例如,“产前检查一切正常,为什么没有检查出羊水栓塞?”这种缺乏医学常识,违背医学知识的新闻不加批注的刊登、报道出来,其结果是很容易起到煽动作用。又如,“医生、护士不在手术室是怕家属过激反应”,媒体随家属“擅闯”手术室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煽情作用。读完这些报道后,读者很容易质疑和谴责医院,认为是医院、医生的工作不负责,进而导致“产妇之死”。

(三)冲动指责

另外,在“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报道过程中,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冲动指责。患者、家属、新闻记者很少有人是心平气和、详细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发表评论、进行报道,而是直接将责任推给医院。例如,“医生、护士不在手术室”,“与产妇交流不畅”,“护士下午5点找到家属要求签字切子宫,家属根本没耽误治疗”等。很明显,这些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而是将怒火指向医院,言下之意是“产妇之死是医院、医生、护士所致”。

三、“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成因

就“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新闻报道来看,导致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这些原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媒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低,再加上缺乏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在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例如,关于“产妇之死”有些媒体报道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其次,新闻报道的审查不严格。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没有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忽视对媒体的审查与管理。再次,相关规章制度欠缺完善,使得媒体报道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最后,责任意识道德观念不强,媒体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撰写新闻稿时没有遵循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等,责任心不强,导致媒体伦理道德失范。

四、“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

为避免新闻报道出现失范现象,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根据“产妇之死”报道中伦理道德失范的实际情况,结合新闻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对策。

(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要想提升媒体伦理道德,避免出现新闻报道失范现象,首先就应该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首先,应培养新闻工作者对媒体伦理道德的认识,通过加强学习与自身修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新闻报道中用这些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新闻媒体整体素质提高,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锻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志。在新闻报道时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养成良好习惯,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有效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最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文化素质。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强学习,充实其他学科知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注重用语的专业性,符合其他学科要求,让专业人员觉得新闻报道真实可靠,能让广大读者信服。试想一下,如果新闻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在“产妇之死”报道中,就不会出现“产前检查一切正常,为什么没有检查出羊水栓塞”这种缺乏医学常识的内容,才能有利于读者客观全面了解事情真相。

(二)重视新闻报道审查

加强新闻发布的审查工作,发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作用。通过严格遵循审查程序,做好监督审查工作,能直接减少媒体伦理道德失范报道对公众的影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其次要加强政府管理和公众监督,发挥政府的管理和审查作用,对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的媒体进行治理与整改,从而更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具体工作需要,结合媒体伦理道德失范治理工作需要,完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重视对媒体报道的分析和审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失范现象,推动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媒体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身修养,促进行业自律,重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所报道内容,确保内容真实、有效。避免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等行为,更好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五)增强媒体道德观念

新闻媒体应该增强自身道德观念,加强内部监督审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报道新闻时严格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高道德观念,预防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发生。

五、结语

综合新闻媒体关于“产妇之死”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伦理道德失范现象。这种报道会影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获取,制约人们全面、真实了解相关信息,不仅影响新闻媒体的形象,还遮盖了人们的视野。导致这种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约束与规范,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督审查,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新闻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道德观念。从而更为客观、公正地报道各类新闻事件,为人们获取真实信息提供方便。

[1]苏玲,阳波.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张安定.试析新闻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问题[J].中国地市报人,2014(6).

[3]严三九,刘峰.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原因和对策[J].新闻记者,2014(3).

[4]解芳婧,林刚.社会责任视阈下媒体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张丹灵.伦理道德视域下新闻评论的失范现象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4(6).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