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屈原的生死观和儒家、道家的异同

2014-08-15 00:43
关键词:生死观道家屈原

江 涛

(安顺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在我国历史上,屈原是第一个自己选择死亡的诗人。在两千多年前,屈原的纵身一跳,标志着我国文学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屈原之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和心理。这种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屈原的自沉成为了一个千古奇案,到底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还是为了理想。这些说法从某个层面来说都有道理,可是学者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沉”,而忽视了对屈原生死观的思考。自杀属于严肃的哲学问题,需要对自杀者生活经历的价值进行判断。屈原是有思想的,所以对自杀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的生死观。和儒家、道家比较,屈原没有给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提供有用的生存智慧,可是他形成了积极的生死观,将自身崇高的道德理念价值和热情融合到一起,是对上古宗教观念的继承,也是对生死规定性的突破,使精神和意志达到永恒,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所在。

一、对屈原突出现象的解析

(一)屈原自身的死亡态度和时间紧迫感存在的矛盾

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屈原是多次提及死亡和直面死亡的第一人。在《离骚》中他曾七次提到死亡,如“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宁溘死以流亡兮”等。同时也在《九章》中多次提及死亡,例如“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长愁”等,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是不会关心流逝的时间的,可是屈原觉得时间非常紧迫,和常人相比有着敏锐的时间体会,例如:“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屈原对时间流逝的紧迫感。《离骚》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离之后,可是仍然对怀王充满希望,此时他的政治失败促使他更加珍惜时光,并非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忧虑国家的前途。这种积极的生命观和儒家是不同的,他重视的不是建功立业,不是自己对社会的作用和被社会的认可,而是单纯的关心国家的兴旺。屈原珍惜时光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同时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他选择了死亡。从表面看屈原积极的生命态度和死亡选择是矛盾的,可在深层次上又是统一的。

(二)选择随时死亡和对生活、对故土、对民族热爱的矛盾

通常来说,只有在非常的灰心和厌恶世俗才会选择自杀。屈原虽然选择了死亡,可是他对生活、美好事物是非常热爱的。屈原对爱情的的追求在《九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这首诗作于老年,而在老年时屈原还对爱情充满热爱。而屈原热爱人民、民族、故土的感情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等。

(三)屈原主动选择死亡,可是又非常珍惜生命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这描写的是蕙草被秋风吹的不断摇摆,而产生了伤感之情,同时因为自然界生命易逝联想到人世,想到了自己生命的结束。可是在《九章·桔颂》中表达了屈原的生命意识。屈原看重的是生命要保持本性,要坚持理想,可是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无法实现理想,所以感到时间紧迫;可是如果人没有理想,还不如死去。所以屈原是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正因为自杀,才显示出屈原对生命、人民、生活等的激情。

屈原多次提到了死亡,明确表明自己要结束生命的句子也有很多,例如:“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屈原非常清楚自己的死亡并不能有什么作用,但是这是他对理想和人格的坚持,也是对自己生命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坚持。可是屈原选择死亡并不是只有这个原因,还受到上古宗教观念的影响。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河,因为端午节本身就存在,也就是夏至节,夏至和五月五日是否重合是根据时代定的,当时也有划龙舟的习俗。根据传说,屈原在投江的时候,老百姓正在划龙舟,而屈原选择老百姓划龙舟祭龙的日子投江,也是为了警醒百姓,唤醒百姓。

屈原投江的价值是多重的,其政治价值在于:屈原是以死来抗衡和控诉那荒谬而黑暗的社会政治,从而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为美政、理想、祖国前途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激活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考量。屈原死亡的道德价值在于:屈原是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内美、质正、心灵的纯洁、人性的尊严和人格的高贵。屈原死亡的社会价值在于:由于屈原生前的为人、事业,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尊重,因而他的死亡就具有社会价值。屈原死亡的不朽价值在于:是就其精神文化遗产的永恒性而言的。他的作品注入了自己的理性力量和精神品格,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而且超越了时空界限。他的肉体生命虽然已经消亡,而他的精神生命却永远长存。正如他在《怀沙》中所说:“愿志之有象”(愿为后人留下榜样)。他的人品,他的作品,他的以身殉国,产生了一种永不枯竭的精神能源,给世世代代的人们加油,增添前进的动力。

综上所述,屈原的生死观是积极的,他对待生活、事业、理想、一切都是积极的,对待死亡也是积极的。也就是说,屈原不是听天由命的等待死亡的到来,而是掌握自己的生命,决定自己结束生命的时间和方式。而对生死有决定作用的就是情感和爱,对生活、生命、人民、民族、美的热爱,这就是屈原的生死观。

二、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一)儒家的生死观

儒家的生死观大多和道家是相对的。儒家重视生,回避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可是儒家是不怕死的,荀子曰:“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儒家也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之理,认为面对死亡要坦然。可是正是由于深刻了解死亡的必然性,才更加重视生时的建功立业。

儒家还有自己的进退观,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不能同时生存和实施道义时,儒家认为应该舍生取义,就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由此看来,儒家也继承了部分上古神话的精神,对殉道行为也是推崇的。

(二)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的生死观念在《庄子》中得到了体现。“庄周梦蝶”和“妻死,庄子骨盆而歌”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表明了道家的生死观,即生死是虚无一体的,一个生命的开始也代表着一个生命即将结束,一个生命结束代表下一个生命即将开始,严格的区分梦与醒、生与死,只是因为受到了外物的羁绊,产生了计较的心理,这是对生命的伤害。所以从道家的生死观来看,屈原对时间产生的紧迫感没有必要的。“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体现了庄子极端的时间概念,提倡的是天人合一的无时间概念的境界。

道家和儒家对天道都是崇尚的,不过具体观点不同。道家认为天道就是一切应该顺应自然,无需为生死烦恼。这样导致一些人认为道家是不重视生的,其实道家是非常重生的,以维护自然生命作为自己的职责,对为了功名利禄戕害生命的行为非常反对.因此庄子钓于濮水,对楚王的使者持竿不顾;因此道家非常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

(三)屈原、道家、儒家生死观的对比分析

从这方面来看,屈原和儒家的生死观中都有殉道。可是儒家的殉道是经过理性判断以后做出的决定,是对道义和信念的支持。屈原的殉道是情感的作用,是追求理想、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忠诚民族的体现。屈原的生活态度是彻底积极的,所以他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继续,死亡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可是道家的生活观是顺其自然的,对个人的情感是不重视的。

从个人生活和民族生存来说,道家、儒家、屈原的生死观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积极进取,要有所为。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也不会生存下去。可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想要积极的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会受到挫折。社会中成功的人是少数的。此时,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独善”在很多时候是无法实现的,个人此时就面临生命与正义的选择。多数人是不会会面对这样的选择。可是即使这样也不容易活下去,因为这样的活法会导致人心理分裂,如果长期心理分裂就会增加人内心的痛苦,甚至死亡。此时,道家生死观中顺应自然的思想就会起到作用。如果说儒家的生死观促使人走向死亡,道家的生死观会促使人以一种新的眼光和心理看待人生,以一种坦然的态度开始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的生死观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药,拯救了一大批积极的入世者。在东汉之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提供给知识分子精神支柱。自此,我国的知识分子似乎就可以自由进退了,达则坚持儒家和法家的思想,退则坚持老子、庄子思想,隐则坚持禅宗、道家思想。而屈原的生死观虽然是积极、激情、壮烈的,也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崇拜和赞扬,可是只有被少数知识分子接受和实践。屈原的生死观在很多时候是被作为一种意识、榜样,被我国人民的内心所接受。

屈原的生死观根植于民族的内心,每当社会动荡、民族危亡之际这种观念就会占据重要位置。此时,整个民族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个体的奉献是理所应当的。所以道家的虚无是不能发挥作用的,还会影响士气;儒家的建功立业、独善其身的思想也有不良因素;屈原的爱国和民族精神才会激发出人们的奉献精神,在关键时刻会成为人们内心的精神支柱。

[1]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3).

[2]杨秉文.从《离骚》看屈原之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

[3]武振伟.从楚与中原各国关系看屈原的爱国问题[J].管子学刊,2005,(3).

[4]李生龙.历史上屈原诠释之视角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2009,(3).

[5]田耕滋.屈原被疏原因探幽[J].文学遗产,2005,(4).

[6]熊良智.屈原身世命运的关注与宋代士大夫的人生关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曾艳.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4).

[8]郑祯玉.屈原与苏轼:不朽的江神——析论余光中对屈原与苏轼的形象塑造[J].云梦学刊,2010,(1).

[9]刘铁锋.论屈原贬谪“骚怨”的情感表达——兼论屈原“骚怨”情感的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

[10]蔡觉敏.庒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论庄子、屈原人生境界的同异及对后代士人之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4).

[11]石会鹏.从《离骚》看屈原的生命意识[J].名作欣赏,2011,(14).

[12]胡大雷.屈原自沉与“以身祷之”[J].江海学刊,2008,(4).

[13]周殿富.屈原之死和他的悲剧人格[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14]殷光熹.生与死:“美”的颂歌和悲歌——论屈原的生死观[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5]张英.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J].学术交流,2008,(12).

[16]朱继英.儒家、道家生死观之比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7]张英.浅析儒家与佛教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融合[J].世纪桥,2011,(3).

[18]刁生虎.道家生死观的理论内涵及现代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9]吴舜.浅析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生死观[J].湘潮(理论),2008,(10).

[20]王玲玲.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J].伦理学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生死观道家屈原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