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学(海南省屯昌县业余体育学校 海南 屯昌 571600)
跨栏跑的关键技术就是跨栏步,跨栏步不但表现出了跨栏跑这一项目的特点,还决定了跨栏跑的技术和成绩的优劣。所以跨栏步技术是该项目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我国的一些学者只是注重于对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研究,而对初学者的技术分析较少,这往往使得很多初学者不了解跨栏步的技术,而屡犯错误。本文通过对初学者的跨栏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错误动作形成的原因,为跨栏跑初学者提供正确的技术示范,并提出相关意见,帮助初学者扫清不必要的障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跨栏教学的质量。
任何一门体育技能要想学好都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掌握技术与要点就是将它学好的重要手段。而跨栏跑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被公认为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因此学生要想把这一运动项目学好,跨栏跑中的跨栏步技术就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对这一技术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跨栏跑全程速度的发挥。影响跨栏速度的主要技术因素有:栏间三步技术、跨栏步技术和跨跑结合技术,其中跨栏步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两个技术的好坏,从而影响到跨栏的速度,可见跨栏步技术对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性极高。
起跨攻栏阶段技术,起跨距离。起跨距离是评价跨栏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合适的起跨距离和角度,才能顺利的完成攻栏和过栏动作,使身体腾空后的移动轨迹正常。对于初学者会不自觉地缩短起跨距离,因为初学者刚刚掌握跨栏步技术,速度比较慢。起跨离地后身体重心在空中会形成一个抛物线,较近的起跨距离,会使抛物线最高点出现在栏架后方,这样腾空时间较长,会增加过栏的时间。而过近的起跨距离会增大起跨的角度,容易发生跳栏和摆动腿踢栏现象,使身体的重心抛物线轨迹过高。
上栏技术规则,跨栏步的技术关键步骤就在于上栏技术上,有了好的开头,接下来的动作才能发挥的更好,也就是要赢在起跑线上。而上栏时要将臂、腿、躯干充分的配合完美,在做这一连续动作时,要注意到摆臂的角度与高度,摆的太低,手臂会打到栏上,跨栏会失败,摆的太慢,手臂的用力与身体的重心变化不和谐,引响起跨高度。腿的起跨是非常重要的动作,跨慢了或是力度不够会导致跨栏失败,但是也不应该跨的太高,那样会浪费体力与时间。躯干在跨的时候,要保证平衡,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的下栏与之后的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上栏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要求上栏快,攻栏狠,配合好。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水平分力,取得最佳的平衡姿势,准备完美的下栏动作。
在上栏动作做完后紧接着要准备下栏,即上栏后,双腿要充分的张开,然后将手臂前伸,躯干平俯前倾,做下栏动作。
什么是下栏?下栏是在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上体的折体动作达到最大程度时,摆动腿的小腿已部分超过栏板时开始的动作。上栏之后,人的运动轨迹就定下来了,但是自己身体的一些动作还是会改变人在空中的身体重心,重心的改变会影响下栏的动作效果。改变了身体的环节重心,变化转动惯量,运用相向运动,调节运动轴,从而保证合理、积极下栏。下栏是否合理对下栏后的平稳度,滞空的时间和做下一栏的起跑速度都影响很大,一个正确的下栏动作能为下一步的跨栏提供充分准备,紧接着完美的做好下一步跨栏,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就能得到一个优秀的跨栏成绩。
(1)根据以前老师的教学经验,有些同学本身的力量都很强,在做跨栏动作时拥有足够的力量与速度,但是他们在做这种运动项目的时候,表现出的动作太僵硬,因此也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项目。而对于那些力量不够的同学来说,我们就要针对他们自身的缺陷作出训练,那就是跨栏步专门力量,不过很多老师在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练习的内容很多,得到结果却是练习目的不明确,收效不高,老师在做这方面训练时要克服这一困难。
(2)由于学生在进入跑道时会出现心存胆怯,产生紧张的情绪。其结果就是后蹬角过大,使得身体重心会极速的向上提升,而不是向前,从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协调发挥,出现了师生间常说跳栏而不是跨栏。
(3)栏间距要求学生三步跑,但是很多同学对这个距离三步不够自信,因此在跑动时不能自然发挥,跨出时三步比例不正确,重心起伏过大,不能很好的完成接下来的跨栏动作。
总的来说,在跨栏训练这一系列动作中,身体的各个部位动作要协调,要保证身体的平衡,前后动作也要连贯,确保每一步的动作正确完整,将每一步栏的动作正确的做出来,打好基础,为后续技术的提高练好基本功。
[1]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妍.体育系学生跨栏跑技术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1997,(6).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4]孙全洪.帮助学生克服跨栏跑时“恐惧心理”的教学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