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艺术

2014-08-15 00:50吴金蕊
语文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点多媒体课文

○吴金蕊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体现阅读教学的切入艺术呢?本文试从直接切入法、设疑切入法、情境切入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直接切入法——简单而有效的切入法

直接切入法是“最简单的切入方法”,但有时也是最有效的切入方法。根据文章在标题、重点、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直接切入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释题切入法、重点切入法、背景切入法。

1.释题切入法——开门见山,直奔重点。

释题切入法也叫开门见山法、直入法等。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是标题,标题是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的丰富信息。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精彩纷呈,或意蕴深厚,或点睛之笔,或新颖独到。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对标题进行审视,分析,探究题目与内容的关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例如:针对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处于发展期的特点,笔者在讲解七年级课文《第一次真好》时,根据课文的题目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课文的题目叫《第一次真好》,那么文中写了哪些“第一次”,那几件事是详写?那几件事是略写?第一次“真好”又好在哪里?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对文中事件的整理又自然引出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好在哪里”又使学生深刻体味了“第一次”的经验的意义。完成了这两大主要问题,那么文章其他的手法和思想内容的讲解就呼之欲出了。

2.重点切入法——提纲挈领,切中重点。

重点切入法,就是从教材内容的重点入手,由难到易引领学生轻松学习的一种方法。重点切入法是一种非常直接、有效的切入方法。运用重点切入法时可以从重点的句、段、人物、情节、问题等方面切入。

例如,从重点句子切入,即从那些能够直接反映中心的句子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例如,教《纪念刘和珍君》的一、二节时,其中作者两次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而且又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三句话是文中的关键句。教师可以此切入、分析课文,先让学生阅读一、二节找出这三句话,让他们思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的“必要”具体内容是什么,“也”“正”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从这几句重点句中,学生可以联系课文的前后语境,从而完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其实,课文中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都可以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

3.背景切入法——穿越时空,身临其境。

背景切入法是指在教授新课之前,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内容背景、主要人物背景、作者背景、学科背景等一一向学生交代清楚的一种导入法。背景切入法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的内容,对历史背景感同身受,明确学习的目的,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

二、设疑切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思考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关键性的问题,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些问题,那么对文章的学习和分析就迎刃而解了。设疑切入法可以分为提问切入法、启发切入法、悬念切入法等。

1.提问切入法。

提问切入法是以问题引导教学的一种成功教学方式。教师的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输送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师生感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往往喜欢问:这篇课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段落大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老套生硬,毫无新意,学生对此往往没有新鲜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需要创新,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授《捕蛇者说》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祈祷了很好的切入效果:

A.“永州之野产异蛇”,“异”在什么地方?(体色、奇毒、药用)

B.从写作意图看,作者要突出哪一点?为什么?(突出“奇毒”,为衬托下文的“赋敛之毒”)

C.捕蛇者的祖父、父亲都死在不舍这件事上,自己也几次险遭不幸,但是为什么不愿更役复赋?(赋敛之毒有甚蛇者)

这位老师没有问结构,没有问段落大意,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提问设计灵活,转换了角度,让学生耳目一新。

2.启发切入法。

启发切入法就是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解之初,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诱导,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思路自主地进行研究探索。在我国教育史上,启发切入教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元培先生也主张“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将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的,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陶行知先生也同样指出,教师的责任在于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悬念切入法。

悬念切入法指在教学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巧妙提出质疑,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教师应依据教材的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里特点,精心设疑,着力给一些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情境切入法——引学生入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切入法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情境切入法大致可分为多媒体切入法、非多媒体切入法。

1.多媒体切入法——科技魅力,激发活力。

多媒体切入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承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来导入教学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都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其他非多媒体切入法。

其他非多媒体切入法即利用其他非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的切入方法。如幽默切入法、故事切入法等。

1)幽默切入法。幽默切入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适时地用很幽默的话或姿势来导入新课,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切入方法。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东西记忆尤为深刻。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说:“轻松的,尤其是令人发笑的东西使无意识记忆率高达70%。”幽默的切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在老师的幽默中一举两得:既享受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也使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讲解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有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秀才在夜里被蝎子给蜇了,忙喊:“贤妻,速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可连叫几声,却不见有动静。原来他的“贤妻”正在一边琢磨,她闹不懂呀,也“咬文嚼字”呢。这时候秀才疼得实在受不住了,便大嚷道:“老婆子,快点灯!我让蝎子给蜇了!”于是,同学们在哄笑中很容易就明白了“咬文嚼字”的可笑。教师借此进一步给大家讲明:所谓“咬”还应看对象、分场合、讲效果。这一下就自然地进入新课内容了。

幽默的语言含蕴深刻、轻松自然,可以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但是在实施幽默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幽默素养,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要保证幽默的趣味性、教育性、有效性。

2)故事切入法。故事切入法,即通过寓言、典故或故事、传说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情境来引入新课的方法。中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哲理性、科学性、很强的小故事更受中小学生的欢迎。教师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切入新课,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拓宽视野、寓教于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切入法的运用很简单,而且能够轻松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中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切入方法。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法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篇课文的切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怎么切入,都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要反复研读文本,力求对课文有深刻、独特的见解。

(2)寻找突破点要围绕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进行。

(3)切入内容要力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但是有迹可循。阅读切入追求的是最优化的文本解读的方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育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才能撷取教材的本质信息,建构一套引导组织学生理解教材的“最有效方法”,提炼出一条简洁明晰的主线,让他们在阅读时进行理解、进行品味,进而真正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猜你喜欢
重点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重点推荐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背课文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