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文嘉
(中国传媒大学 文法学部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24)
“再”和“又”与否定词、能愿动词连用,以及二者在不同时态中的重复义的表达,是初级水平留学生常见的偏误,本文设计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环节,通过有的放矢的分步骤教学,解决学生在这对易混淆的语言点上出现的偏误。
我们把“再”和“又”这对易混淆的语言点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安排各有侧重的训练,把平面的教学策略转化为立体的多维度的教学设计。
这一阶段属于语言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此时主要介绍“再”和“又”的基础语言知识,然后进行简单的机械性的练习,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语言点讲解环节与策略
(1)环节一:最初,教师讲解“再”和“又”表示的动作(状态)的重复这一语法意义,然后带领学生区分二者在语义上的不同:
“再”表示重复还没有发生的动作,举例:
1)今天我去看他了,我想明天再去。
2)她昨天上午来了,下午没再来。
第一个例子“再”用于将来时,第二个例子“再”用于过去时,教师要强调,不论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只要是动作还没有实现重复这一语义(即处于“未然”状态),就都可以用“再”。
“又”表示重复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即将发生的有周期性的动作,举例:
3)她昨天来看我了,今天又来了。
4)明天又是星期六了。
第一个例子“又”用于过去时,第二个例子“又”用于将来时,和上面一样,教师要强调,不论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只要动作的重复已经完成或有周期性的动作即将重复,就可以用“又”。
(2)环节二:在讲解完二者在语义上的区别后,教师接下来要介绍二者在句中,与能愿动词“可以、想、会、能、要”的位置关系:
“再”位于能愿动词之后,表示对一个动作未实现的重复:
5)生词我已经预习了,我要再复习复习课文。
“又”在能愿动词之前,表示针对主观意愿已实现的或有周期性的重复:
6)妈妈下个月又要去北京出差了。
(3)环节三:最后,教师讲解“再”和“又”在句中与否定词“不”和“没”的位置关系:“再”通常位于“不”和“没”的后边,表示对未实现的动作的否定,“不”和“没”各举一例:
7)回国以后,她就不再学习汉语了。
8)自从锻炼身体以后,他没再生病。
“又”通常位于“不”和“没”的前边,表示对已实现的动作的否定:
9)今天他又没来上课。
10)天太热,我又不想吃饭了。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种语言的“规则意识”,即“再”与“又”在句中基本上是呈互补分布的,要提醒学生注意分辨这对易混淆的语言点。
2.针对语言点的练习环节与训练策略
在语言点的初期训练阶段,练习的设置以机械性练习为主,练习的目的也集中在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加强对新出现的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在“再”和“又”的初期教学步骤里,主要设置以下几种练习方式:
(1)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再”和“又”语义上区别的理解。在设置题目时,教师要注意,要保持题目考察点的平衡,“再”和“又”用于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的题目都要涉及,重点加强学生对“已然”和“未然”的理解练习。
(2)为括号里的词选择适当的位置:主要考查学生对“再”和“又”在句中位置的理解。这种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再”和“又”与能愿动词、否定词“不”和“没”在句中位置关系的理解。同样,这类练习也要注意扩展句子涉及的话题,学生只有不断接触不同的语境,才能熟悉能够使用“再”和“又”的交际场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改错:部分练习不仅要训练学生对“再”和“又”语义的分辨,而且要训练学生对二者与能愿动词和否定词在句中共现时位置关系的记忆和理解。
改错与前两种练习形式相比,是更进一步的机械性练习,在前两个步骤的练习后,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觉发现错误,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也是强化学生自觉避免偏误的过程。
在初期阶段的讲解和训练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再”和“又”的基本用法,初步树立起了有关“再”和“又”的语法规则,因此在中期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补充一些常用的,在“规则”之外的相关用法。
“再”可以表示某一“动作在另一动作结束后出现”,它在句子中常常是“(先)VP1再VP2”的结构,如:
11)我每天晚上下课回家,都要先写完作业再上网和朋友聊天儿。
另外,“再”可以放在“不”的前边,表达一种假设或者表达说话人坚决的、强烈的情感:
12)她每次都迟到,我再(也)不和她一起去逛街了!
1.针对言语技能的练习环节与训练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由于综合课中较少涉及听力训练,所以本文在中期教学阶段只讨论说、读、写三方面的言语技能训练。
(1)“读”——阅读一段话后选择正确答案。阅读题考察的是对篇章语段的理解能力,而想要理解语段,就要先搞清楚语段中包含的语言知识。初期教学的机械性练习只是在句子中训练对语言知识的理解,那么中期教学就应该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在有前后语境的语段中理解“再”和“又”的区别和用法,而且阅读题能够集中提高词汇复现率,例如:
13)2008年,我姐姐结婚的时候,我回国去参加了她的婚礼,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回国,所以,我很想我的家人。
问:最近几年,“我”一共回国了几次?
(2)“写”——补全句子或完成会话。通过之前几种输入语言知识的练习,就要开始检验和训练学生的输出能力。如下面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补全句子的练习,教师可以逐渐减少提示词的数量提高练习难度:
这两道题都能够训练学生运用“再”造句的能力,这种根据语境造句的能力便是学生将输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输出的言语技能的体现,从此开始,练习的重点便从继续输入转化为了自觉输出。
(3)“说”——看图说话。上一题考察的是学生笔头输出的能力,这一题考察的便是学生口头输出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图片和关键词说句子:如给出学生两幅图,一幅是2011年4月的日历,一幅是2012年4月的日历,教师可给出关键词“又”,引导学生造句“现在又是四月了”。
1.针对“再”和“又”知识点的总结。这一教学阶段位于“再”和“又”知识点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在最后的环节中为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前两个阶段中“再”和“又”涉及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用表格等具象形式为学生系统而具体地展示。
2.针对交际技能的练习环节与训练策略。在语言知识总结过后,便进入到以训练学生实际交际技能的练习环节。
(1)根据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16)一个中国朋友到你家里玩儿,你们一起玩儿得很开心,你希望你的朋友明天也来,你会怎么邀请他?
在这道题目中,学生要根据所给的语境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在回答中必须要用“再”或者“又”,用哪一个学生自己判断。这道题目给出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判断用“再”还是“又”,就说明学生不仅已经完全理解“再”和“又”的区别,而且已经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并且能够在交际中正确使用。也就是说,对此语言点而言,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学习过程已经基本成功。
(2)根据对话写故事。题目要求:给出一段对话,让学生将对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所写的故事中至少包含3个使用“再”的句子、3个使用“又”的句子。下面举一个此类练习的例子:
17)妈妈:下个月就要去日本了,你的行李收拾好了吗?
儿子:不着急,我先想想要带什么东西,想好之后收拾就行。妈妈,我还是觉得学习半年太短了,我还想延长半年,你觉得可以吗?
妈妈:你爸爸明天去北京出差,等他回来,我们商量商量。
儿子:爸爸不是刚从北京回来没几天吗?怎么还要去?
妈妈:我也不清楚。等他回来你问他吧。
儿子:好。妈妈,今天晚饭吃什么啊,我都要饿死了。
妈妈:我包饺子怎么样?
儿子:这个星期除了饺子,就没吃别的东西,咱们吃米饭吧妈妈!
妈妈:好,听你的。你爸爸这个星期第三次加班了,晚饭咱们就不等他了。
根据这个对话,学生可以用“再”和“又”造句,例如:
18)儿子要先想好带什么东西再收拾行李。
19)爸爸又要去北京出差。
20)儿子不想再吃饺子了。
以前集中练习的方式中,无论是机械性的练习,还是有意义的练习,都仅局限于让学生输出句子的层面。在最后一部分练习的环节,要打破之前只是输出句子的界限,让学生根据给的对话编故事,在题目的指导下用“再”和“又”的语言知识自觉地生成语段,因为如果学生能够在自然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段,那么就说明,这部分的语言点教学已经完成了从言语要素到言语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变。
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预科班教学中,类似“再”和“又”这样让学生易混淆的语言点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解这类语言点时,一定要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练习形式要尽量做到多样化,注重学生语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对于学过的语言知识达到“学一个就精一个”的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和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所,而不是“人造的语境”,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根本目的。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
[2]陈昌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建勤主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