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义兵
(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 曲靖655000)
人的主体性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哲学家的论著中都有涉及。如卢梭主张“把儿童当儿童看待”,杜威倡导“让儿童主动地获得发展”,老子提出“不言之教”,孔子践行“愤悱、启发之说”。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珍视中外教育的优良传统,着力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近九年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遮蔽。这种现状的背后,隐含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综观近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主体性的探究,我们可以把“主体性”简要定义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的遮蔽必然导致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被压抑,这种遮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真正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在20世纪初西方教育思想涌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下,语文学科也顺应时代教育理论潮流,客观上吸收了美国经验主义教育哲学中包含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因子”。随后,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主体性教育思想逐渐得到孕育和萌生,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界开始照搬苏联教育理论,特别是对凯洛夫教学模式的推崇,导致后来“红领巾教学法”[1]在全国范围内异常风靡。上世纪50年代全面“苏化”,中国教育界开始对杜威、陶行知等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全面否定和批判,确立了“三中心”教育理论,学生的主体性逐渐被排挤到教学视野之外。60年代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人在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主体性完全淹没。语文教学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下无暇顾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80年代语文教育迎来繁荣时期,出现了一批语文教育改革家,他们倡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填鸭式”、“文本肢解式”教学依然流行,学生主体性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随着标准化考试的极端化操作,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语文教学机械训练过多,学生主体性丧失。语文学科终于在1997年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被遮蔽的历史原因,既有社会思潮、政治语境等外因,也有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因。尤其是20世纪科学主义的盛行,语文学科追求教学目标的精确化、教学内容的知识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教学评价的标准化[2],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淹没在科学主义的教学取向中。直到现在,语文教学依然没有完全去除科学主义的烙印。
与新课程改革之前相比,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语文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也逐渐深化。但随之而来产生一些新问题,如语文教学注重了形式性,却忽略了实效性;鼓励了合作性,却轻视了独立性;强调了自主性,却远离了主导性;[3]注重了媒体多样性,却忽略了情感体验性,等等。[4]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状态: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或“满堂放”;组织形式则由原来的“严密控制”变为“自由放羊”;教学评价则由原来的“分数唯一”变为“过度赞美”。表面看,课堂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强。实质上,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学生主体性被遮蔽首先是因为一些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上有偏差。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践行整体感知、个性体悟、多元解读等理念,对文本缺乏“深度元读”,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或蜻蜓点水,或天马行空,没有真正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参与文本对话。其次,一些语文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把握不够准确,认为教师少讲或者不讲就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培养,放弃了教师应有的引导作用。此外,有的学校班级人数过多,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无法兼顾全体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一来,也给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过程性和表现性带来了困难。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对语文教师而言充满挑战。有的制约因素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比如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改变现状需要积极行动,做总比不做好。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语文教师依然可以从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促进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型。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念。
1.学生观。语文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必须有爱。首先,语文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包括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爱好甚至家庭背景,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其次,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包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等;最后,语文教师要赋予学生新的身份,将学生从单纯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索者、课堂的交往者、知识的研究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课程观。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为学生未来生活着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认识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着眼于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优秀人才;其次,语文教师要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达到教“活书”:既教语文教科书这本“有字书”,也教社会与人生这本“无字书”;活“教书”:既有课堂内的听说读写练习,又有课堂外的感悟运用;教书“活”:既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又能充分展现创新能力。
3.交往观。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交往过程。首先,语文教师必须有师生交往的意向,摒弃教师话语垄断、师生对话不均衡的交往方式;其次,语文教师要重拾“教学相长”的理念。师生相互合作,圆满达成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激励中拓展知识,在知识应用中提升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只有转变学生观、课程观、交往观,才能真正从学生个体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隐性突破点,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重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从转换自身角色做起。
1.转变自身角色。转变角色,需要语文教师在知识传授上,从机械复制者转变为生成创造者;在师生关系上,要从独断专制的训诫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交往方式上,要从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对话交流者;在教学管理上,要从监控管制者转变为合作促进者;在评价标准上,要从全班统一要求转变到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视野上,要从单科封闭转变到科际整合;在自我提升上,要从经验积累转变到反思实践;在专业发展上,要从个人完善转变到事业共同体(和同行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语文教师的角色具有多样性特征,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语文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语文教师应注意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灵活转变并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
2.重构师生关系。首先,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其次,要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原则调节师生关系;第三,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是有阶段发展特征的,从小学到中学逐渐增强。也就是说,在主体性较弱的低年级,学生也同时具有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等特征;即便到了主体性较强的高年级,在未知的语文学习领域,以上三种特性也或多或少存在。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然不能抛弃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重构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致的关系”[5],但语文教师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具体形式还需要深入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主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有的一线教师建构出参与性很强的阅读教学流程:“展示目标,启发参与;扫除障碍,自觉参与;初读课文,积极参与;精读课文,深入参与;熟读背诵,主动参与;迁移运用,拓展参与。”[6]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策略,供语文教师参考。
1.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空间的自由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自由的空间能给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带来一种摆脱重负的解放。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建构和谐的学习空间,即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其次,语文教师还应建构多维的思维空间,即围绕教学文本和教学内容,展开多向度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地体验和感悟;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建构立体的信息空间,即通过语文教学内容与跨领域、跨学科内容的结合与迁移,实现信息空间的拓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处理各种相关信息。
2.给学生适宜的时间。这里说的“适宜”,是指课堂教学时间要用得好,用得巧,用得到位,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的恰当时机。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即改变单纯的“授—受”教学模式,积极融入对话、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表达、分享个性见解。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学法。要看到每一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将接受学习(特别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甚至还可以将网络学习方式纳入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法的运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3.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许多一线教师反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学习效率不高、后进生“失语”、学业成绩分化严重等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心中必须有全体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其次要灵活设计语文活动,使学生有效参与;再次要注重对话交流,使学生全体参与。具体而言,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活动的实施、合作讨论的形式等都应纳入到教学设计的考虑视野中。力求在课堂上形成多向度的、网状的课堂交流环境;注重学生观点的分享,尤其要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的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这里的“参与”不仅包括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主体的参与,还包括每个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主体情感的参与。[7]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将传统的“去主体性评价”调整为“主体性评价”。所谓主体性评价,是指“能尊重多元价值取向、有被评价者广泛参与、以实施自我教育为核心、促进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活动”[8]。具体而言,语文教学主体性评价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点:第一,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目标不仅要涉及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突出学生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二,评价指标多层次化。主体性教学评价的指标包括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综合评价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的指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应该是多层次化的,只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才能使个体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学习的自信;第三,评价主体的合作性。主体性评价的过程,应该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相互合作、相互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第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含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具体而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有时甚至包括家长评价)。在微观操作上,需要结合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选择与某一评价领域相应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比如,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则可以选用自我介绍、故事概述、主题演讲、模拟采访等评价方式。总体而言,语文主体性评价的重心落在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上,更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中国社会各界常常抱怨,学校教育没有培养出创新人才,以至于我们长久以来只能仰望诺贝尔奖。2009年的“钱学森之问”,更是引发举国上下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客观地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不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但我们也的确看到这样的现状:学生从小具有的创造性在接受学校教育后逐渐削弱甚至消失。究其原因,这与当前学校教育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有密切关系。“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9],创造性是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又一内在规定性。主体性的缺乏,必然导致创造性的枯竭。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母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承担着培养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而本文,也仅仅是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被遮蔽的现状出发,尝试提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可行性措施。实际上只是做了一点方向性的摸索,具体的有效策略还需进一步探究。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整体的、主动的发展,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既是对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深度探究,更是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叶苍岑.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J].人民教育,1953(7).
[2]郑国民,张毅.当代语文教育论争[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德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研究,2009(10).
[4]蔡晖.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J].现代语文,2009(9).
[5]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6).
[6]杜绍礼.谈主体性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10).
[7]许书明.主体性教育学生的参与活动及方法[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3).
[8]周燕燕,叶海忠.主体性教育:反思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6(1).
[9]肖川.“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J].江西教育科研,1999(5).
[10]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