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阳
(长春市实验中学,吉林 长春130117)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听到人们说,语文课很简单,有点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教学生。听到这样的调侃,我们只能说这样的人是外行,不懂语文教育。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的味道,语文的味道越浓,课就越好。那么什么是语文的味道呢?有人把语文的味道归纳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看,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征,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能力,又要讲究方法、研究其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语文学习中的情感的感受与体验,培养正确学习语文的态度,感悟作品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又要适当渗透人文的、科学的、审美的、道德的思想倾向。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课最忌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变成程式化、工具化过于显现的去人文性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学过程操作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出语文的这一特色。
例如在教授戴望舒的《雨巷》一课的时候,文本的意象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这些意象在这首诗中有着怎样的意蕴?”从中引出本首诗中的几个主要意象: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姑娘。尤其重点解读了“雨巷”、“丁香”这两个最能体现诗歌情感的意象,并且结合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丁香”本身赋予的传统的情感也就是“愁”情,并且列举了同样蕴含此种情感的“丁香”意象的古诗词强化学生对于这一意象的理解。我想语文专业知识的理解才是学习语文最本质的味道。
为什么有的学生会说,语文可以不用怎么学,甚至耽误了很多课也不会影响最终考试成绩?事实上,这种看法,明显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科文本的忽视和思想内涵的无视,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和简单化。这实际上,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课题——语文课我们究竟“教什么”。关于教什么,事实上就是对语文文本的研究。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对语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到位的课,既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厚度,也赋予了语文教学本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指出:“千万不能小视课本,轻视课文,乃至把课文撇在一边。”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都要紧扣教材,以文本为依据,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时候,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主要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这三个人物,通过对他们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出典型的人物性格。当然文本也借林黛玉的眼睛为读者勾勒出富丽堂皇的贾府的建筑和装饰图画。我想作为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不可忽视贾府的环境描写,这个环境描写也包含贾府的建筑和室内的摆设,这些都是曹雪芹在自己童年记忆的基础上合理的想象,是读《红楼梦》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我特意给小组分配人物的时候,加进去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哪些富有特色的家居摆设,它们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开始仔细阅读文本,而且让他们在找出文本中家居摆设的同时也会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清朝皇亲国戚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奢华讲究。
语文味道的体现,语文文本的挖掘,无疑都要落实在语文课的生命主体上,即教师和学生的身上。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要有教师和学生生命主体的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文化积淀等方面,都会对一堂好的语文课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有情感的大量投入,在面对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时,在面对优美精彩的语言文字时,在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时,教师必须营造出一种“情感现场”,使学生深受感染,产生共鸣,在感情上受到熏陶,在心灵上受到震动,从而理智而又动情地学好语文。同时,对学生而言,充满情感因素的一堂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次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洗涤和思想的陶冶。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教师以文化人、以理喻人,注重对学生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唤起学生对世界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凸显了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可见,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度,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人生追求、独立的人格思想,而不仅仅是获得一种知识。
例如,在讲授苏东坡的《赤壁赋》的时候,不仅仅让学生了解赋的这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文本本身的创作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向学生介绍苏东坡一生的坎坷经历渗透他的儒释道一体的精神内涵,通过文本第四自然段他用“水”与“月”做喻,来谈“变”和“不变”之间的关系,从而劝慰友人“人的个体虽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但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从而,让学生看到苏轼用他性格中的调和与旷达造就了超然物外永恒不尽的绝对精神。因此豁达的他才可以在屡屡贬谪之后,依然如常,在各地合风俗、理民情,表现出一种大悲哀之后的大旷达从而无往而不乐。正如周国平对于生命教育所说的那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这种对于生命观和人生意义的传递我想是更有现实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