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松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实施教改过程中都引入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元素,这一元素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环节,也突出在实训教学环节。本文所提到的“实践性教学”可以用“实训教学”来替代,而这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改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1]
与工科专业的实训教学不同,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面临着几大困境:(1)在实训内容设计上往往因做到了面面俱到,而忽视了对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2)支撑实训教学的载体价格昂贵,但也时常变现为华而不实。所有这些困境,也始终困扰着“证券投资”课程实训教学的开展。为使本文的讨论更为具体,这里以“金融与保险专业”为背景,来考察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路径。
“证券投资”课程所承载的知识量较大,且所涵盖的投资领域也较多,这就无形中为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压力。若实训教学环节仍停留在记忆、模仿的基础上,那么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实训参与热情。这就需要从高职教育层次出发,基于学生未来的岗位内容来组织实训教学。这里要指出的是,“金融与保险”作为承接“证券投资”课程的专业载体,应把该课程作为专业课程来处理,并在高年级开设。这就意味着,该课程的实训环节只是作为一个教学子系统而存在,并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实训发生着关联和交织。因此,从认识学生未来岗位内容入手,不仅能为实训教学改革提供方向,也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相契合。[2]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未来的岗位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目前本校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不少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着客户代表的岗位。该岗位设置在公司前台,直接与客户接触并从中获知客户的需求信息,并能基本完成客户对投资信息的咨询任务。根据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开设情况,学生未来从事客户代表工作的并不鲜见,而且这也往往是他们从事证券投资工作的第一步。因此,需要引起高职相关系部的重视。
根据“证券投资”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可知,该课程将教授学生分析证券的不同价格(价值)及市价运动趋势、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型、来源、评价;向学生提供证券市价的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宏观分析、行业分析、财务分析等方法和证券投资策略、技巧、风险防范方法。从中不难看出,作为操作人员的毕业生将直接参与到证券的技术分析、投资策略制定中来。
在以上认识引导下,“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定位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界定。
专业层面的定位,便要求在整体视域下来看待“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环节。具体而言,围绕着学生未来的岗位技能要求,以及在团队作业形式下的岗位意识要求,都成为了该层面实践环节需要得到体现的地方。正如前面所追述的,该课程的实践环节需要与专业其它课程之间形成关联和互补,因此在涉及到岗位技能和岗位意识提升范畴下的实训教学,便需要置于专业实训教学这一体系中来实施。其中对于岗位意识培养方面,这似乎并没有被同行所关注,且同行所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岗位技能范畴。为此,借助专业实训体系中的工作情景创设环节来形成学生基本的工作素养,则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高职院校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排时,都根据各类课程的功能建立起了相应的板块。对于本文所考察的专业——“金融与保险”而言,“证券投资”课程一般被归为专业核心课程板块。由此,在板块层面下的实践环节定位又将细化该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在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前都会在大一期间为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如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3]因此,建立在辩证关联下的“证券投资”课程,不仅应突出自身的专业技能性特征,还应能担负起将之前课程进行知识整合的职能。
这里将视野聚焦在“证券投资”课程本身,事实表明,各所高职院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都基于自身的教学目的,且在课程教材选择和课程内容编排上都存在着差异。特别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的课程内容编排,使得高职院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特点,对项目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因此,在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中应遵循校本要求,并从本校学生的具体就业方向来针对性的设计实训内容。
以上基于三个层面的实践性环节定位,使我们更为清晰的得到这一结论:即我们应抛弃单纯从“证券投资”课程出发来进行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的做法,这种“自说自话”将极大的影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融入性,若只是一种板块式拼接,则无法为该课程带来生命力。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证券投资”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路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本文在讨论“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性问题时,实则暗含有优化现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意思。因此,完成多层次的现状调研活动便在于建立起问题导向,来推动优化工作的开展。前面已经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定位,那么在解决短板问题上则需要重视专业层面的调研。这里需要指出,部分职教专家提出了“零适应期”的概念,即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的岗位需要。根据笔者的实证调研发现,零适应期在现阶段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然而,强化学生的岗位意识和提升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在优化“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还应重视对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首先,教学团队中的师资应分为专业师资和兼职师资,从而在建立中也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对于专业师资而言,需要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和增强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到公司挂职锻炼的制度,来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培养目标。对于兼职教师来说,则需要树立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培训他们基本的教学技能。
笔者发现,高职学院在实训教学中并没有规范的文本资料,往往由教研室主任提供本次实训的内容。这样一来,就使得实践性教学显得较为随意,且这在“证券投资”实训教学中也有呈现。为此,这里还需要创新课程实训教学教材体系,通过对教材额体例创新、实训项目优化和固化,实现课程实训的文本资料常规化和规范化。在实施创新工作时应注意,须围绕着校本要求来开展创新工作,而不应一味的去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4]
形成相互关联的渗透机制在于,需要从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整体上,全面界定“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的地位和实施方式,以及场所安排。由于证券投资活动本身的技术性使然,使得校外实训成为了弥补校内实训不足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应综合编排实训内容,将相互关联的课程实训内容融为一体,从而最大化的利用好校外实训教学资源。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需要在最后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不难理解,评价机制不仅能衡量实训教学的绩效,也能借助倒逼效应来影响教师的教学。从解决短板问题出发,这里需要重点解决针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问题。传统的评教模式无法客观反映出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需要通过增加学生评教权重,以及加强系部、教务部门的过程监督力度,来解决这一短板问题。
以下再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激励、教学板块设计、校企合作等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深化。
兼职教师承担着培训学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任务,因此设置校内兼职教师岗位,和校外兼职教师岗位。从目前所反映出的问题出发,应强化校内兼职教师对教学技巧的掌握,以及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在校内实训环节上,还应强调兼职教师的到岗率。对于那些有专职工作任务在身的兼职教师,应在学期开始前就以任课清单的书面形式告知该教师。总的来说,对校内专任教师需持续培训其职业素养,对校外兼职教师则需加强培训教学素养。
需要优化实训教学教师的绩效评估管理的指标结构。因此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要设立合理的权重,并将结果相加来综合考察,避免偏向某一方而造成教育绩效评估的不科学。由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在信息发布上多少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在确保相对公平的价值取向上还应以量化指标为主。其中,有利于量化指标建立的板块主要是:能、勤等环节。可见,前者主要遵循上文所提出的评价对象,而“勤”则主要针对作业批改、学生答疑情况进行量化。在德上,应借助构建声誉约束机制来给予强化,并主要通过定性的方式来给予评估。
在优化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机构路径上,有不少专家进行了研究和展望。其中有的建议在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也有的更建议与企业直接合作建立金融学院,推进各种实践教学的实施。本文则认为,为了真正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机构路径建议实施4 步走:第一步,设置专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教师岗位,专职实践教学事宜;第二步,建立系或专业群一级项目中心,承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第三步,整合整个金融专业群的优势企业项目,成立金融学院;第四步,在学校层面设置专职机构统筹全校资源。[5]如果没有前面两步,直接设立金融学院或专职机构,则无法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真正效果。所以,机构职能路径的实施,建议按照上述四步进行,循序渐进,确保能达到优化金融专业教学的真正效果。
为了保证充足的顶岗实习岗位,应尽可能的选取规模较大的合作企业进入“学院”董事会。例如,在选择会计专业合作企业时,应尽量选择有分支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或会计岗位较多的大型国有企业。而金融专业在选择合作银行时,尽量选取市、区级的支行,因为这个级别的支行都会下辖数几十个营业网点,每个网点都可以提供一到两个顶岗实习岗位,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顶岗实习岗位。
本文通过定位“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围绕着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来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改革路径可以围绕着:完成多层次的现状调研活动、建立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团队、创新课程实训教学教材体系、形成相互关联的渗透式机制、实施科学和有效的实训评价等五个方面来展开构建。最后强调,该课程的实训环节只是作为一个教学子系统而存在,并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实训发生着关联和交织。
[1] 关振宇.高职经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体系构建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7):67 -69.
[2] 杨国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施柔性实训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100 -103.
[3] 彭东生.高职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J].商业会计,2013(20):36 -39.
[4] 吕和荣.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4):24 -26.
[5] 赵飞燕.谈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创新[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