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性爱国情感 构建伟大的中国梦 ——《抗日战争》一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4-08-15 00:46林素兰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爱国

林素兰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永春 362600)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主题。新课程改革也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睿智和理性,要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的、理性的、现代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现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课堂交流互动,让学生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

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南京大屠杀等日军暴行的讨论是本课合作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学科的教育有其特殊性,爱国主义教育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形成有时只是一线之差,我不能压抑学生们对法西斯暴行的仇恨,他们对这种反人类罪行的谴责应该成为课堂讨论的主流;同时,对日本右翼势力为侵略战争辩护、 否认罪行的行为也应有正确的认识。为此,我利用导学案呈现如下相关材料,帮助学生思考、讨论。

材料一: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的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高。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相关图片

由于视频、图片以及不同于教科书的文字材料,学生们反应强烈,教室里出现了少有的安静。南京大屠杀真的只是中国人制造的谎言吗?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日本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发生的一般战争行为,你怎样看这个问题?我们从这一事件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不容辩驳,右翼分子即使再否认,学生可以通过凿凿史料进行证明。日本 法西斯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放下武器的士兵以及老弱妇孺的残忍施暴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愤慨,他们纷纷谴责法西斯暴行,驳斥右翼分子的言行。但是,这场人类的浩劫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陷入思考之中,自由讨论、随机发言的课堂探究,在这种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交流,思维在热烈的气氛中碰撞:应该严厉制裁日本,联合国际力量消灭日本的军国主义;日本的士兵在战争中之所以会丧失人性,说明一个危险的政府很容易让自己的士兵变成杀人机器、丧失人性,要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对日本否定侵略的行为要坚决斗争,绝不退让,防止悲剧重演;应该迅速壮大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学生似乎有着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研究,让他们发挥,总会有令人惊喜的地方,有些甚至是教师没有想到的角度。

二、延伸学习,提升学生多元评价能力

延伸学习是所有教师都非常重视的,引导学习,而不是强迫学习。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保持、学习素养的培养等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在延伸学习中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发展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在《抗日战争》一课的延伸学习环节中,结合实际编制了适量的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学业训练,并设置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日本首相在公开的场合声称要捍卫钓鱼岛“主权”,你如何看待未来的中日关系?请就此问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小论文是能够比较全面表达观点的学习方式,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必须查阅一定量的资料。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视报道、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钓鱼岛领土争端的由来等问题进行探究,并参阅相关人士的时事评论、了解中国政府的立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进行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看,其中不乏“喊打”的热血少年,更多的则是从国际形势、国家实力、外交努力等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主张,能够比较理性地分析国家的利益。例如,有学生认为,将来的中日关系能否走向健康轨道取决于日本政府能否真诚反省、主动改善;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不希望两国交恶,但面对日本政府的挑衅中国也绝不应示弱,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国也要用智慧来解决问题。我认为,主张战争并不意味着“人格缺陷”,主张外交也并不就一定是“和谐人格”,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合作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百折不挠的意志等。

三、“以史为鉴”,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历史课程除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以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是《抗日战争》一课的主旨,爱国情感的确重要,正如江泽民所说: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也强调: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抗日战争中出现了无数的爱国勇士和典型事例,无论是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还是坚守宝山的姚子青;无论是面对敌寇毫无畏惧的马本斋母亲,还是冒着生命危险送国旗的女童子军杨慧敏,等等,从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为了祖国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当祖国的名誉、利益遭受敌对势力侵犯时,这种爱国精神得到了极其突出与极其辉煌的表现。

四、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情感

学会理性的爱国,具体落实一名中学生应该为国家所尽的义务。为此,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几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表达。

材料一 民众为了钓鱼岛主权,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打砸国内日系车的图片(此略)

材料二 我们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但中国的人均GDP仍只是日本的十分一。日本工人的收入是中国工人收入的8倍。由于占据世界制造产业链的上游,日本制造业产值是中国的2.4倍。诺贝尔科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日本是常客,我们是尴尬的零纪录。

从国家形象的角度,与中国先富国民纷纷移民和到海外抢购奢侈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代日本国民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除了购买力雄厚外,他们普遍举止文明,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并遵纪守法。

问题:你怎样看待材料一中的爱国行为?材料二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教会学生理性思考和认识问题---当爱国者变成了暴民,把自己的情绪朝着自己同胞的财产发泄,这种“恨屋及乌”式的爱国非常危险,也是不理智的行径。当年的义和团,确实用这种貌似高尚的爱国模式演绎过一场所谓的爱国闹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和团式“爱国”行为早被否定了。只是这种“爱国”行为并未真的绝迹。每当一些矛盾尖锐时,总有人重演义和团式“爱国”闹剧。真正的爱国行为应该是理性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说:“理性的爱国心虽然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教会学生理性地爱国,努力锻炼身体并勤奋学习,以便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便是最好的爱国行为。

五、牢记使命,构建伟大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这样说到。我们个人的梦想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富强基础之上的,是与我们伟大民族的“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教师要培养青年学生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好好学习科技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时刻关注祖国的安危。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正处于兑现梦想的时代里。女航天员刘洋说“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有多远。”我们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是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到目前而言,国际上还没有哪个机构说我们中国的军队是一流的军队。要让学生认识到“打铁还得自身硬”,为防止悲剧重演,应该迅速壮大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去解决,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正是这一代青年未来的事业,未来的梦想。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应当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青年要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让青春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散发绚丽的光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詹明静. 学案导学教学法与“全人教育观”的落实[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 (1-2).

[3]何平等. 理性是爱国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 (7).

[4]吴永青. 也谈历史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 (10).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日战争(第一卷)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