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明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从兴趣培养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翻译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男生一般对于军事比较感兴趣,教学中不妨利用这一特点善加引导;而女生则一般比较喜欢感情细腻的东西,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对女生大讲婉约派,同时还可以将作者的生平渗透进教学当中。
除了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兴趣培养之外,也可以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势,发挥学生作为青年爱国热情较高的特点来培养学习兴趣。如讲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时可以将他们的思想及作品的地位讲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要早于黑格尔两千年之多;《孙子兵法》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庄子的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等等。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都会使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青年学生为之一振。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断不开句子,或者断错句子,从而导致句意理解上出现偏差。古汉语与现代的白话文在句子构成上存在很大区别,这些区别不能很好把握便会经常出现上述错误。例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男性的配偶,即“老婆”“太太”“夫人”,而在文言文中“妻子”往往不是一个词,而是指“妻”和“子”,即配偶和子女。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弟兄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便是这个意思。
另外,古汉语中除了通假字之外,还有好多字与现代的读音不同,读音不同往往意思不同。学习中如不能正确区分这些读音,学习效果便很难提升。例如“王”,现代汉语中通常读升调,而在古汉语中除了平声之外,有时读去声,《陈涉世家》中的“大楚兴,陈胜王”便是读去声。错误的读法往往会导致理解上的错误,不利于文言文学习。
解决断不开句、断句错误和读音不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听”。让学生认真听一些阅读的录音和教师的朗读,从中体会古汉语中语音、语调和断句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语言的学习毫无例外地需要多读,通过多读、细读能够在读中掌握文意和感受文言文的美。看懂和听懂都是别人的,许多时候只有通过多读出来,才能够真正掌握一种语言。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多读和跟读能够纠正一些错误,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同时,通过大声的朗读和背诵,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了语感后学习文言文会变成学生的一种乐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文言文语感对于考试答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文言文读物,并且尽可能地为学生阅读做好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敢读、会读,从而培养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古汉语中有很多的字词和现代汉语存在不同,这些知识的掌握是更好地学习古汉语的基础。古今异义的问题如不能解决,阅读文言文时就可能出现笑话,甚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例如现代汉语中“爽”字是使人感到舒服、愉悦的意思,但是在文言文中却不一定是这个意思。“屡试不爽”中的“爽”字就不是愉悦,而是错误,屡试不爽的意思是多次尝试而没有出过错误的意思;“心照不宣”并没有什么征兆的意思,如果把其理解成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会贻笑大方了。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应当在多个方面下功夫。课堂上的强调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讲课文,尤其是那些古今存在区别的字词一定要讲细,还可通过提问等方式来督促学生掌握。另外,通过帮助学生整理、比较的方式方便学生掌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竞答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
古今背景的区别在文章中的体现较为明显,一些常识上的变化在文章中也有反映,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文章的意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鸿门宴》一文中出现了霸王项羽、亚父范增、沛公刘邦等在宴席上的座位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当时项羽和刘邦的双方实力,以及在楚汉时期座位上体现的尊卑等来理解;学习《琵琶行》时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唐代官制及服饰的常识,以及左右何为尊卑的常识,才能比较容易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文化常识,首先教师要多讲文化常识,并且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文言文的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这样的习惯。讲课中要较多地给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历史背景等,利用教师的口述、视频或图片的展示等帮助学生通过间接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师也可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编排一些小的节目来实现情景再现,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表演使印象更加深刻。当条件不具备或者时间较紧迫时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进行,学生参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利用分角色和点评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化背景,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
在当前的人才选拔体系下,高考仍然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文言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高考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高考考点贯穿进来,同时将高考的题型和考查方式、答题技巧巧妙地融入平时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掌握了古文,提高了素质的同时,把握高考的动向,掌握高考解题的技巧。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细读、精读教材、大纲和考纲,并且认真钻研历年的高考题(应该不少于五年)。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教师首先能够洞悉高考,把握高考的脉搏,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细节贯穿其中。根据高考的特点,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拓展知识,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下去更好地学习文言文,从而能够从容应对考试。
总之,高中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借助现有的设备让学生多听、多读,解决发音和断句的问题,夯实基础,并且充分利用当前推行的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内进行学习,最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