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霞
前段时间,笔者上了一堂组内研究课。课后交流的时候,发现听课的教师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想法新颖,别具匠心”,而有的则认为“误导学生,歪解经典”。
选文是《荷塘月色》。众所周知,《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美文,亦有很多名家大师对之详加品评。但对于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传统的解读一直当作确有其景的,作者正因这难得的景致而暂时忘却了淡淡的忧愁。
笔者从前也这样以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本次备课前,就注意到了一个从前发现但没有深究的问题:“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这句话中“如鬼一般”的另类表达,跟上文美得如梦如幻的图画,实难搭配。作者为什么打这样的比方?要知道朱自清先生可是语言大师啊。此处为什么不改成其他?比如温和一点“如团团乌云”之类的?总之,只要不突兀就好。笔者决定重新研读文本,查看有关朱自清此时期的资料,做一次深入探究。
最终,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如梦幻境,其实只是作者的理想殿堂。也就是说,此处景物,实乃想象所成。朱自清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在内外交困的时候,实难找到一处绝佳的精神栖息地,更难以实现生活和精神的双重突围。在这种处境下,作者只能试图作一次精神的远足。但是这种远足,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超脱,所以,现实的种种困境还会透过物事传递给作者,其实,这也正是作者此时心境的一部分。这种想象,亦可以与上下文相印证:上文所写荷塘向来人迹罕至,少有人走。可见真正有绝美之景的可能性很小;而下文所述六朝盛事,亦足以见得作者对自由、浪漫生活的渴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亦不愿自拔。
但是,有的教师不认同这种新解。由于大家各持己见,不能妥协。笔者决定重回课堂,让学生说话。于是,借用了一个班级。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让学生默读两遍,高声朗读一遍,然后就不能理解的问题提问。不出意外的是,很多学生都提了“峭棱棱如鬼一般”,在此处很不和谐,读起来“毛骨悚然”,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也很迫切想知道个中缘由。于是笔者让学生自己讨论,互相问答。有的学生回答是“也许写实吧”,有的学生不能说出所以然,也有很多学生对作者如此写实,表示难以理解。在大家难以决断的时候,笔者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解读及理由。很多学生都恍然大悟,觉得“原来如此啊”。接着,以苏东坡和柳宗元为例,介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现实处境和人生出路,以便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朱自清渴望突围的迫切和无奈。在你来我往的赏析辨别之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对朱自清的认识更全面了,而对于读文章,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应当是思考的必要性。
其实,语文学科除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功能性特点,还应当有思想性,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思考人生,洞察人生真味。所以,每一堂语文课,都应当被看作是一次寻美探理悟情的旅行。达成这个目标,除了鼓励学生不盲从,不跟风,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之外,教师还应当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每位教师都曾语重心长地告诉自己的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是,有几个学生能如老师期望的那样读书?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打游戏,玩手机,却不能读完一本《三国演义》。他们能够眼睛不眨地买下小说绘本,却几个人凑合着用一本《红楼梦》。每次假期布置了读书任务,开学的时候,常常没有一个人完成。语文教师都抱怨学生短视,懒惰,“不是硬性作业就不做”。难道全是学生的错吗?有没有其他原因?有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呢?笔者认真反思了这个问题,然后做了一个尝试。在教高一年级的时候,笔者把自己近期看的书单写在黑板上:《目送》《苏东坡传》《林徽因传》《围城》。同时做了两件事:宣布下个月,将会对《目送》和《十八岁和其他》(扬子) 进行比较阅读;介绍看完《目送》后的心境:感动之后的彻悟。最后说,等学生看完了,再一起讨论。同时,对学生说,不一定都要买,可以轮流看,合着用。
隔了一段时间,笔者突然发现很多学生的课桌上都有推荐的几本书。他们不仅在阅读课上看,课后也分秒必争地看,看完后,还有人拦着教师讨论《围城》里“方鸿渐的人格”等问题。目的达到了,之后开设了一周的《围城》研究课,探讨钱钟书的语言、写作背景,围城的人物特征等。尽管学生的意见有的还很幼稚,甚至令人发笑,但是,他们都认真读了推荐书目,并且非常期待每周的“文学小讲堂”。这足以证明,不是学生不为,而是不知读什么,怎么读,读了有什么益处。当教师做好这三方面的引领,就不用敲锣打鼓地吆喝“认真读书”了,学生自然会沉浸于读书世界,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可以任其驰骋。读书了,书读多了,他的思辨能力自然就强了。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就不会成为口号了。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课堂中传统的“满堂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任何事情总有过犹不及的担忧。时下的中学语文课堂,虽说紧紧把握了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很难把握好主体和主导的度,以至很多课堂只有学生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却缺少了教师的见解和个性化品读,使课堂流于形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作为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语文教师,其本身就可能是一本书。学生跟他学习,哪里有比请这位老师来讲一讲,说一说,更好的途径呢?中央电视台还开设了百家讲坛,地方台也请名师做讲座,也就是说,只要讲得好,有知识,有内涵,有深度,有广度,有深入浅出的能力,作为一名传授知识和能力的语文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其实是可以商榷的。
所以,笔者认为,只要讲得正确,有意义,不是废话、错话、假话,只要认为值得且需要,就应该去讲。敢讲,也是一种担当啊。此外,教师敢于秀出自我,还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敢跟老师讨论、争论、辩论。这样,师生和生生的思维才会碰撞,产生智趣之美。
以上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尝试。当然,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智慧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努力,比如,尽量做一个能包容的长者:能坦然接受不同的声音甚至质疑的态度,能平视学生甚至欣赏学生;及时把握激智机会,掌握方法,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惟其如此,语文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所期待,因为,那是一场思想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