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香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敦化 133700)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虽能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但却很难实现学生生活的有效参与。对此笔者从真实的场景入手, 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相关的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的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自尊并体会自尊的重要性,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其感受:
学生1:“语文课上我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我鼓掌。”
学生2: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天天自己上学,现在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学生3:“我英语口语很好,老师叫我每天早上带领同学们朗读英语。”
学生4:“我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登上了领奖台。”
学生5:“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受到当众表扬……”
上述回答,虽然有点表现自尊的味道,但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出现这样的场景,是教师所没有料到的。自此大家都保持着沉默,任凭教师如何鼓励,学生依然没有表现出所期望的参与热情,更不用说生活体验的有效参与了。教师经过反思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的倾向。这样的情境设置,由于学生们关于“自尊”的生活经验太少,所以无法引起共鸣,自然就谈不出自己的感受,甚至产生排斥这一学习内容的情绪。这样看来,这堂课的出师不利,与情境的创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没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作为教师,应多从学生生活经验人手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有效参与。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从学生方面看: 一是学生本身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造成学习基础差,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课堂上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热情;二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注重生活体验的积累,无法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三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或即使是预习了,也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因此学生自然无法理解教师创设情境的真实教学意图,因而就不会有学生的有效参与。
从教师方面看: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信任度不够,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成就感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更是得不到肯定和认可,得到的往往是被忽略和被轻视,即使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也仅仅只是一种鼓励,而没有太多发自内心的肯定。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特别是不能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因此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结果造成教学的空洞、乏味使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三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既有助于知识点理解与运用又来自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因找不到成就感而失去了参与的热情;四是教师忽略了课堂中知识点的即时运用,没能形成课堂评价的有效机制,造成学生课堂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参与学习的效果。
《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书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如下表述:“……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将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程性质的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
无论是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都会经历或发生着一些趣意浓浓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学生直接的生活体验,把这种体验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建立起一种必然的联系,是实现学生生活体验有效参与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观察、走访发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奇闻趣事,或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好人好事,收集并保存于学生成长记录袋之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将这些生活素材通过分析加工、筛选与处理,运用到对教材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当中,真正做到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实现课堂教学分析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实践的目的,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兼顾其德育功能的实现。
学生,只有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生活经历或事件,才是学生的最大生活实际。把这种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与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生活体验的有效参与。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件,对于学生来说,是亲自经历、体验了的事情,所以他们的感悟最深刻、意义最大。同时要组织学生做好经历与体验的相互交流,让同学之间通过交流的方式彼此分享,实现生活体验的有效参与,从而促进愉悦、和谐、快乐课堂氛围的形成,避免思想品德理论的空洞说教,通过教学的实效性。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既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又要体现教学的生成性,更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因此课堂教学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通过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与鼓励,促成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并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决定了其课堂教学评价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在教学《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时,播放2010年我市爆发的特大自然灾害-----洪水的视屏来创设导入情境,并提出:面对特大洪水给我们造成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谈谈坚强意志的表现有哪些?这个情境的创设,发挥了学生生活体验的优势作用,促使学生生活经验的积极参与。再如上《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内容时,设计情景剧让同学们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视为彼此是否尊重的标准,并谈谈其理由。这样的课堂评价,无疑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评价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反思与教育的行为,何乐而不为?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思想品德课教学来源于生活,评价生活最终指导生活实践,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体验与实践,成为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时,主题的生成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学习过程的落实。因此,我们依然要紧扣学生生活,将学生生活与思想品德课理论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主题,发挥班本资源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与利用,积极实践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实现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尽量使用正面的、积极的班本素材,及时保护全体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出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