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以《无机非金属的材料主角-硅(2)》一课为例

2014-11-03 15:16苑守峰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玻璃硅酸盐课前预习

苑守峰

(延边第二中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一、导学案的初步认识

化学导学案就是把本节课所授课的知识点以创设问题组的形式呈现在书面上,形成一条鲜明的知识主线。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解决大部分问题,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找出自己的疑惑问题点,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解决部分疑惑点。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解决学生的疑惑点问题。突破本节重难点的同时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我设计的导学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预习,学生明确本节重要的知识点及该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一部分由学生课前自主完成。第二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是大多数学生的疑惑点,主要以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的形式完成。第三部分是自我检测(课时练习),这部分是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自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案 硅酸盐 硅单质课前预习二、硅酸盐1.硅酸盐定义:硅酸盐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2.硅酸盐的通性:硅酸盐大多、 和。硅酸钠的物理性质:硅酸钠溶于水,化学性质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又叫 。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 。3.硅酸盐产品(教材78页)1)玻璃的原料: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2)水泥的原料:3)陶瓷的原料:…………….

本节完成二、硅酸盐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材77页资料卡片)要领:两边原子个数守恒格式:x金属氧化物·y二氧化硅·z水顺序:金属氧化物先按照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如果化合价相同时按照金属活动活动顺序表前到后顺序硅酸钠: Na2SiO3石棉:CaMg3Si4O12……………………自我检测1.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光导纤维 D.陶瓷2.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下列关于水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B.水玻璃可作木材防火剂C.水玻璃跟盐酸反应所得的白色胶状沉淀是二氧化硅D.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玻璃呈红色,说明水玻璃和食盐水一样呈中性3.下列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跟氢气起化合反应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所有元素中居第一位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本节反思:

二、导学案使用的意义

1.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化学学习。因此我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本节课的特点是:常识性和科普性知识较多,阅读量较大但是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完成课前预习的大部分内容,上课前我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如:通过批阅发现(1)学生对水玻璃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硅酸钠的俗名就是水玻璃,这就导致在物质分类题中容易出现问题。(2)学生能够在教材中找到玻璃的原料,但是不能回答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我在教学中以教材81页11题为信息,讲解了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理方程式。不仅复习了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书后习题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2.有效地指导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效率。

导学案可使教师进一步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大胆放手将有些知识点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内或课外自主学习加以解决,这样课堂上他们就有了充足的知识与依据进行讨论,增强了自信,还有时间进行课堂探究,提高了兴趣,充满了信心。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解决了他们的易错点与易混点,习题经过老师精选,效率高,避免了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我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课前了解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另外发现更多好的思路,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极大地提高了授课效率。对于学生而言,一节课 40分钟很难保证、分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有了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能高质量的听课。比如,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硅酸盐组成的表示。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组成各异。导学案中给出了书写要领、书写格式、书写顺序,但是学生在改写中仍存在很大的难度,本节课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并配以适当的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本节课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批改,课时训练和检查课堂记录情况与导学案的改错情况,寻找知识的遗漏点,便于后面的查漏补缺。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从生活中来,有目的地将化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化学生活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化学,用化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化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通过导学案教学,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减少那种教师居高临下、浇灌式、问答式等单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导学案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陶瓷、水泥、玻璃都是传统的硅酸盐产品,在讲授最简单的可溶性硅酸盐硅酸钠时,通过设计问题:实验室盛装碱性溶液的玻璃瓶如果用玻璃塞,长时间不用会导致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无法打开。Na2SiO3的粘性对我们的生活是百害无一利的吗?人们是否可以将其应用于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让学生变相思考,突出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讲授完硅单质的性质后设计问题:假设把地壳中硅的化合物抽走,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结合硅作为地壳的基本骨干元素,硅及其化合物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国民经济中、信息社会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感受硅的无处不在。这些问题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课堂气氛活跃。

三、导学案设计和实施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多和同行教师交流与协作,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适应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设计导学案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学生处于高科技时代,网络信息摄入量多且丰富,从很多途径获得信息,且知识层次面很开阔,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有关于硅酸盐和单质硅的产品,硅酸盐产品有很多的了解,能够列举很多实际的例子。如水泥,陶瓷,玻璃等传统非金属材料,以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而且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整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师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引导者,在知识领域都能达到一桶水给出一杯水的能力,但是教师性别,年龄,表达方式都会对学生影响,所以设计导学案还要根据教师本人而定,这样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3.学校方面,不同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差别,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校是吉林省导学案实施的发起学校,有着良好的研究资源环境。化学组是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教科研氛围浓厚,适宜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我校借鉴省科研课题,选择了导学案的制定和有效教学实施的校本教研课题,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导学案,并定期存档,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导学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4.内容方面。应从科学的教育教学原理出发,要有启发性、开放性、深刻性,切忌平、淡、浅、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本节内容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注意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使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可以避免传统化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的现象。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成了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深层次思考,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达到导学案的最大效力。

在课堂上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教学有益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尤其是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信息来源广泛,知识的传播渠道较多,运用导学案可以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搜集有关方面的信息,既作好“学”的准备,奠定“学”的基石,又能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做”中开始了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自己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分析研究——获得结论的科学的认识过程,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自主”后才能探究,探究后才有成果,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身心愉悦,这样学生会对化学学科“爱”起来,厌学的学生大幅减少。这些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

猜你喜欢
水玻璃硅酸盐课前预习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氢氧化钾-钠水玻璃激发剂对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改性水玻璃浆液在粉细砂地层中注浆加固的应用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硅酸盐通报》第五届编委会2020 年度会议在蚌埠召开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改性水玻璃制芯(型)技术研究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