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金波 谢 冰
(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校,吉林 敦化 133700)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作为班主任兼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对该课程的实施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着较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2001年,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到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这是我国教育部在参照欧美各国和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适时提出、设置的一个新的学科类别。这一新兴学科,对广大教师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似乎它离我们还很遥远。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各学校按要求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列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并开始实施起来。据了解,由于认识上的不同、理解上的偏差,自这一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区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地区,真正深入、研究并把这门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力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学校使这门“新兴”的课程处于“亚兴”状态,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里,综合实践活动过于宽泛,不容易抓住主旨,更重要的是它似乎与学生的升学考试没有多大关联,与其在这方面浪费更多的时间,倒不如抓点“实际的”。另外,就课程本身而言,综合实践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提供的也只是资源包),它涉及的面太广,似乎什么学科、什么活动都跟它有联系,而要实施起来又似乎没有抓手,无处下手,而又没有现成的经验或套路去借鉴和学习。同时,即使真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起来又的确太麻烦,很费精力、物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等等。这些想法,学校有之,老师有之,家长和社会更有之。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问题成为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也让课程实施起来举步维艰。
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毋庸置疑。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正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培养多方面能力,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复合型人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于学生,于社会,于国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要想卓有成效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就要立足学校实际,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展开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要想使这一学科能够深入开展下去,在老师的选择和使用上应慎重。一般而言,大多数学校的主要做法是设置专职的执教教师,因为这样便于安排课时,有利于学校的监督、管理。但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即按课时量计算,每位执教教师都要跨学年、跨班级进行施教,要同时组织多个班级开展实践活动存在着很大难度,且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同时,教师的施教能力水平这一主观因素也制约着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经过实践,笔者比较倾向于由负责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师兼课(如果可能,最好是班主任教师只承担语文或数学一个学科的执教任务)。这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任务分解,降低实施难度;二是每位班主任教师只施教一个班级,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三是群策群力,便于以学年为单位,设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主题研究活动;四是有利于通过班主任教师施教的经历,带动整个学校各个学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理解和深化开展。
既然观念问题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那么,加强教师培训,使其迅速转变观念,并掌握较科学的施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为此,作为学校,应密切结合教育部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纲要》,以及区、市教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组织教师反复认真研读,学习必要的理论,认真分析本校课程资源,让教师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应积极组织领导、老师到先进的实验区(校)进行学习,并以学习汇报、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主题教研引领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使他们逐步更新教育观念,坚定施教信心,付诸教育行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首先应确立一个主导思想,即指定领域内应立足课堂教学,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主,辅以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非指定领域应以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和专题活动为主,努力构建一个上至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后勤各部门,中至学科教师,下至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在这个主导思想的统领下,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学校应专门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全校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制定、日常运作、常规检查及对外联系等进行统筹规划,并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指定性领域和非指定性领域的一些大型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当中。
为了凸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校应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的群体力量,提倡以学年为单位的大主题研讨活动。每学期初,教导处都应制定出学期活动实施方案,以学年为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本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突出实践性、研究性为核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能力。主题上报后,由教导处审核后实施。学年统一制定实施方案,开展集体备课,从主题的生成,到方法指导,再到成果汇报,活动总结等这一系列过程共同商定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这样,能保证研究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年级的不同,各学年可确立不同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三学年“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恩父母”;四学年“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多姿多彩的水”、“寻找文明礼仪”、“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五学年“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做好自我防护”、“走进自然”、“身边的社会问题”;六学年“走近网络游戏”、“关注生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安全伴我行”、“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等等。
在实施过程中,同一学年可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同课异构”式的课程教学,然后共同研究探讨,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班内,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参与其中,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这样的主题研讨活动,每学期每个学年要至少保证开展两次,每次活动的周期以一个半月至两个月为宜。每次活动,在课型的展示上要由教导处确定时间范围,进行宏观掌控,依学年依次开展主题生成、方法指导、成果汇报、活动总结等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
1、要与各学科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学科可实践资源,让学生尽可能的进行实践。如语文学科,可结合教材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策划主题活动、专题讨论等;数学学科,可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品德与社会学科可结合“生活、储蓄与保险”教学内容开展“学会理财”综合实践活动,等等。
2、要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学校应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教育契机,组织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美丽祖国”摄影展活动,棋类比赛,“诗韵飘香”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等。结合“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少先队建队日、世界水日、安全教育日、环保宣传日等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让妈妈露笑脸”,争做礼仪小门卫,现场征文,为老师献祝福,“我入队我光荣”,假日雏鹰小队等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每项活动地开展,学校都要做周密安排:活动前要有要求,有部署,明确活动目的;活动时要加强管理,体验过程;活动后要有反馈,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使活动有条不紊,真正达到每次活动的预期目的。要求所有教师都要时刻树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意识,如遇一些大型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全员参与。
3、要与文体活动相结合。为了给孩子提供充分实践和发展自我的空间,学校应充分利用兴趣小组和二课活动这一载体,开设国画、素描、剪纸、舞蹈、合唱团、篮球、排球、乒乓球、文学社、小记者站、科技小组等多个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活动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保证活动时间、场地和师资。学校每学期都应坚持开展大型“艺术展演”和体育竞赛活动,为特长突出的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并结合本地特点,努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资源。如,与敬老院建立联系,坚持开展以“敬老、爱老、献爱心”为主题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学生开展“消灭白色垃圾”、“共筑绿色防风墙”活动;发挥农村地利优势,鼓励、组织学生走向田间,开展播种、收割的知识调查与劳动实践;结合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社区、客运站、火车站、公安、消防等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清扫、社会调查等活动。对于城区学校,有条件地可以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蔬菜、花卉种植,动物饲养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亲身经历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活动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实践。为此,在评价上,可采取学校与班级二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操作上,可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记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卡》等评价办法,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引领教师有目的地开展好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每位任课教师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评比纳入到本班内部的小组评价机制当中。通过努力,应全面建立一个含组内他人、家长、教师在内的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能够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它的确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学科。
但是,由于这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很专业的教师(大学也没有这样的专业),没有固定的课程资源,在实施上依然存在着很大困难。如,它涉及的面过广,在内容的选择上过于随意或缺乏科学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然而,许多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就专业水平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研究问题的指导需求,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隐性的过程,看不见,摸不着,表面看实施的价值性不高,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在课程的评价上还没有一套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校内也仅限于保证实施上,实施的效果如何,无法评估;由于这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又实实在在摆在了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的面前,让很多人想做而又难于做,背负着很多心理上的压力。所有这些,都将成为各校、各施教教师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又一领域。另外,如何开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使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究的又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