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敏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法国语言学家白乐桑曾对汉字教学有着经典的表述:“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地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所特有的关系,正是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1]同时,“字本位”理论也极力推崇汉字教学。“人们认为汉语难学,首先是认为汉字难学,所以讨论怎样教汉语,必须重点讨论怎样使汉字学习化难为易。”[2]汉字在本质上具有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的双重属性,所以,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居于基础地位。因此,并进教学法,即把汉字教学和语音、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汉字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更加灵活多变,在听、读、认中学习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理解。那么如何在并进教学的模式下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在其可操作性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在综合课教学中,课文内容一般较长,出现的汉字数量众多,而每一课出现的生字数量也是较多的。“对于生字的学习,如果只是一味地守着‘生词表’逐字地教,当然枯燥无味,且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可以先教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对于一些不太常用的生词可以选择暂时不教。如在《差不多先生传》一文中出现的‘撇’字,笔画相对复杂”[3],它的义项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太常用,所以可选择先教学生认读,具体汉字的写法放在后续的教学中。但是目前由于对于汉字的分级教学研究不够,没有系统的教材对汉字进行分类,如哪些字应该只要求认读,不要求书写;哪些高频字先教,低频字后教等。配有汉字练习本的教材像《现代汉语教程》和《汉语初步教程》试图想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这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实现。这样环境下的教学要想保持“汉字同步”,笔者主张采取王汉卫的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模式,即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提出严格的要求。
一是汉字内容的编写应该着眼于课文内容的选择,而不能以汉字作为选择课文的依据。这样可以着眼于课文的内容将汉字教学融入到课文学习之中,再对课文中的汉字进行选择性的学习,自主性更大,选择空间更宽;二是应该预留相对独立的学习汉字的时间,这里并不是指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汉字课,而是在每节课里将汉字学习时间预留出来,时间可长可短,根据课文内容灵活支配;三是汉字教学相对独立性还体现在不是每课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汉字学习任务,根据课文出现生词的难易程度、出现频率、和反复出现的记忆要求对课文后的汉字进行灵活选择,若课文中出现的汉字偏难或是不太常用,可以少学一部分汉字,或是多出现一些前面已经学习过的旧词,帮助学生复习和学习;四是根据每课出现的生词从中挑选出核心字,在核心字的基础上扩展词汇量,比如《差不多先生传》中的“味”,课文中出现了两个词“气味”和“口味”,还可以扩展到“风味”“美味”“野味”等词。从结构上看“味”的左右结构可以复现很多生字;本课中“代”“传”“相貌”等词都可以归入此类。总之,把握一个原则,汉字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有学者提出汉字教学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中级阶段因其与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故往往沦为词汇教学的附属品,所以在汉字教学中应该注意汉字教学的方法,注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是从笔画的类型入手,将汉字的学习简化成笔画的学习。让他们牢记每一种笔画的读音和写法。在学习生字时着重学习陌生笔画,或者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笔画教授生字。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生字学习的难度。汉字的笔画基本上分为横、竖、撇、点、折五种,其他诸如提横,竖钩,斜捺,横折折,横折提等都是基本笔画的变体。不论什么汉字笔画都可以归为这五大类。如汉字“地”按照笔顺的顺序即可划分为横、竖、横、折、竖、折笔[4]。
二是从汉字组合的结构入手,将汉字的结构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汉字“区”是上左下包围结构,这类字形还有“匹”、“巨”、“匠”、“匣”等。用图形表现出来就行。左右结构的“明”、“许”,上下结构的“岩”“界”。使用这种图形来表示汉字的结构更加一目了然,把汉字分为常用的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穿插六种结构,可在学习生字时变未知为已知,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
三是从部件的出现的位置入手,找寻部件形成整字的规律。汉字的某一部件常常会出现在固定的位置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如“犭、饣、纟”一般位于汉字的右半部,“口、癶、艹”一般位于汉字的上半部,“廾、皿、灬”一般位于汉字的下半部,“廴、辶”一般出现在汉字的左下边,“疒、虍”一般出现在汉字的右上方[5]。
四是从形声字入手首先教授汉字形声符出现频率高的汉字。“3500个常用汉字中共有形声字2522个,其中共有形符167个。形声字形符的有效表义率为83%,其中直接表义率为79%,间接表义率为4%,形符不表义的仅占17%。”[6]利用汉字的有效声符和形符可以大大降低汉字读写的难度,在形旁为“木”的下列汉字中,形旁和声旁分别有表意和表音的功能,“朴、机、杠、杖、村、杌、材、衫、杈、杨、枝、枇、松、枪”。“现代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符有20个,其中前十个形符按表义度的高低排列分别为:钅,48.61%;扌,48.28%;虫,47.54%;口,47.09%;土46.72%;氵,44.84%;木,45.70%;讠,44.57% ;艹,43.42%;亻,41.41%。”[7]从列举的这些数据看来,这十个形符的表义率是相当高的,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二十个形符先行交给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比较容易地掌握相关汉字的字义,可操作性强。
五是从语音教学入手,在实际教学中将汉字教学和语音教学相结合。具体教学方法是:老师范读,同时空写;带领学生集体唱读和空写(“唱读”即像唱歌那样大声朗读,“空写”即用手指凌空书写);指定学生个别朗读和空写;指定学生上黑板听写。在对笔画熟悉的基础上学习汉字,汉字学习始终伴随唱读语音教学。生词和陌生短语则建立在已知汉字的基础上。1.笔画唱读、空写和听写。一(横)丨(竖)丿(撇)乀(捺);2.汉字唱读、空写和听写。一yī(横),二èr(横横),三san(横横横),十shí(横、竖),工 gōng(横、竖、横),八 bā(撇、捺),人 rén(撇、捺),个 gè(撇、捺、竖);3.词语唱读和空写。十一(shíyī),十二(shíèr),二十(èrshí),二十一(èrshíyī),三十(sānshí),三十八(sānshíbā),八十(bāshí),八十二(bāshíér),一个人(yī gè rén),三个人(sān gè rén),十八个人(shíbā gè rén),八十八个人(bāshíbā gè rén),工人(gōngrén),一个工人(yí gè gōngrén),十二个工人(shíèr gè gōngrén),二十二个工人(èrshíèr gè gōngrén)。
本文同步汉字教学的可操作性探讨,以《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中《差不多先生传》为例,词汇部分以《对外汉语实习教程》。(杨晓黎,2009,附录实习教案为纲)[5]
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预习新课),让学生对于生词的印象先建立在语音上,朗读课文时不对词汇意义和生字的写法做讲解。
其次,讲解课文核心词汇。所讲的核心词汇为分明、讲究、算。下文逐一进行分析。
1.分明。步骤1:讲解词义和一般用法:一是明确、清楚。二是明明、显然。步骤2:让学生分别做“分明”做形容词和副词时的词语搭配和扩展练习,之后再看教材22页“词语搭配与扩展”中的例子,如(形)态度-、公私-;(副)-听见、-说过。
2.讲究。步骤1:讲解词义和一般用法:一是重视、注重。(动词)二是精美、考究(形容词)。步骤2:让学生分别做“讲究”为动词和形容词时的词语搭配和扩展练习,再看教材22页“词语搭配与扩展”中的例子,如(形)饭菜-、穿戴-;(动)-营养、-质量。在其中注意复习“讲”作为形声字的结构特征,与“讠”旁意义相关,与“井”读音相似。
3.算。步骤1:讲解词义和一般用法:计算数目,如口-;心-;笔-;珠-。步骤2:通过22页“词语搭配与扩展”学习更多搭配:-帐、-起来、-数学题、-人数等。
第三,讲解课文一般词汇。(只讲文中涉及的词汇意义,)例如讲解“差不多”一词。“差不多”:1.(在程度、时间、距离等方面)相差有限,如“不是-吗?”;2.是大概;几乎,如“-要死的时候。”
第四,学习汉字认读和书写。在讲解完词汇后,预留出专门的时间学习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着重介绍形声字。单字学习分为两级:一级是“讲”“迟”“嘻”“精”“味”“搭”,要求学生会认读和书写;二级是“赞”“撇”“貌”只需认读即可。针对一级汉字设置如下练习:1.给出汉字的拼音及其中一部分,请学生将余下的部分补充完整。jǐng()井;xī口();wèi()未;jīng()青;dā()荅。2.偏旁配对练习:(将汉字和正确的偏旁配对)jǐng井扌、Xī喜口、wèi未米、jīng 青口、dā 荅讠。
第五,设计教学目的。一是对词汇进行分级。分为核心词汇和一般词汇,核心词汇的意义介绍得比较详细,因为这些词具有扩展性,可以以此衍生出许多新词和新的搭配进行词汇扩展教学。一般词汇只介绍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减少学生识记的内容,将词汇与课文紧密联系,在朗读课文时第一时间浮现词汇义。二是使汉字教学相对独立。名其为“相对”是指实际上它仍与课文学习紧密相连,只是在时间上有了专门的汉字学习的预留。在词汇学习后结合拼音法、部首法、图示法、唱读法进行汉字练习,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印象。三是进行课文朗读设计(语流教学)。让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建立在语音和完整的文本上。学习汉字的目的是与人交际,在阅读和书写中汉字与汉字是连贯的整体,会给学生汉语的整体感知,再到具体字形字义的学习,可以让其感受学习汉语的效果和用处,而带来细节学习的自我渴望。
[1]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J].世界汉语教学,1996,(4):21-25.
[2]吕必松.我们怎样教汉语——兼谈汉字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汉字文化,2012,(1):16-26.
[3]伍英姿.初级阶段“语文并进”模式下的汉字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62-65.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
[5]杨晓黎.对外汉语实习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76.
[6]施正宇.现代形声字形符表义功能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2,(4):76-83.
[7]李燕,康加深,魏励,张书岩.现代汉语形声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1).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