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4-08-15 00:50王翠翠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皖江旅游文化

吴 杨 王翠翠

(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一、皖江文化旅游的内涵

(一)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方面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另一方面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近几年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综上所述,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二)皖江文化旅游

皖江城市带涵盖合肥(包括巢湖市)、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全境和六安市的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而皖江文化旅游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是皖江城市带的一项重要产业。

皖江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基础雄厚,有皖山发脉沿皖河、皖江分布推进辐射的山水背景文化,有安庆为传统中心并涵盖着整个皖江地区所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区域文化,整个皖江城市带各相关城市,其资源的主题性都非常鲜明,如池州的佛教文化,安庆的黄梅戏文化,芜湖的时尚文化和汽车文化,铜陵的铜文化,马鞍山的钢铁文化等,鲜明的主题资源容易构建主题消费产品体系,对应市场需求。加之旅游产业的联动性、服务性、国际性等独特优势和魅力,皖江旅游文化产业完全有条件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重点领域,旅游业也因此将成为推动皖江城市带快速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本文从皖江城市带的历史底蕴、山水资源、宗教艺术、人文活动以及政策导向方面分析皖江城市带的文化特质,并据此提出皖江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

二、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特点分析

(一)深厚的历史资源,为文化旅游提供发展底蕴

皖江城市带保存有原始文明足迹,重大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以及名人名士故居和纪念性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开展多样的历史文化主题旅游提供了发展底蕴。皖江地区存在着史前人类活动场所,人类活动遗址有新石器遗址、烟墩山文化遗址、五担纲文化遗址、西周时代的遗址以及薛家岗文化遗址;文物散落地有人字洞、繁昌窑、白崖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众多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有:历史事件发生地安庆洋务运动、朱元璋躲避元兵追赶的葛仙洞;军事遗址与古战场有谭震林将军活动旧址、马鞍山采石矶古战场、解放军渡江指挥部旧址、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等;废弃生产地有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铜官山矿区、大工山古铜矿遗址、龙居明代琉璃瓦窑遗址、安庆内军械所遗址。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有座落于池州市东至县近代政坛“不倒翁”许世英故居、晚唐诗人杜荀鹤故里、马鞍山太白楼、铜陵金榔乡张家冲“皖南行政专员公署”旧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稼祥纪念园、“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故居、安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故居。

(二)壮美的山水自然景观,为文化旅游提供发展载体

皖江城市带自然风光优美,山水秀丽。著名的山地旅游景点有禅宗文化圣地佛教名山九华山;素有“南岳”之名,又名皖山的历史名山天柱山,其景色有北关寨八千亩竹海,铜锣尖数千亩杉林,良药坪和南关寨更有大片的苍松,漫山遍野扶摇直上,郁郁葱葱;铜陵风景如画的牡丹园凤凰山更有旷古帘泉成奇观的滴水崖点缀其中;中国海拔最高妈祖庙所在地小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龙山、妙道山、浮山、石莲洞;芜湖境内的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马仁奇峰有着“皖南门户”之称,峰石俊秀,林木森森,是八百里皖江风情画廊中一幅美妙的山水佳作;另有十里长冲、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丫山花海等山地景点。旅游水资源有九华天池,平天湖、天目湖、天井湖、天鹅湖、安庆四大湖(龙感湖、大观湖、黄湖、泊湖)、秋浦河等;谷地旅游圣地有神龙谷、肖坑大峡谷、岳西县云峰峡谷、黄崖峡谷,旅游水资源岛区海滩旅游地又太阳岛、老洲岛、和悦洲、铁锚洲等,这些亮丽风景为文化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载体。

(三)丰富的宗教文化及艺术氛围,为文化旅游提供发展空间

皖江城市带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佛教、道教分布广泛,其中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和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地藏文化最为突出。坐落在长江之畔,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铜陵万松禅寺、大明寺、以及乾隆时被 御赐“九华山头天门”的大士阁均依山傍水,是集旅游、娱乐、生态科研于一体的风景胜地;其他众多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西庙、铁佛寺、法藏寺、明王禅寺等。皖江城市带还有重要的道家文化庙宇葛仙洞,洞内壁白石如玉,有石床、石几等古迹,传为晋代葛洪曾经修道于此。另有芜湖圣若瑟主教座堂以及安庆天主堂也是近现代天主教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皖江城市带还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有著名的人物山水画派“姑孰画派”,建国10周年、30周年、35周年、40周年,都举办以国画为主的书画作品展览,促进国画创作;安庆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黄梅戏文艺团体表演过众多传统剧目以及自创剧目,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还有其他众多民间艺术,如梨黄戏滩簧、青阳腔、目莲戏、跳钟馗、仗鼓舞等都为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强大的发展空间。

(四)传统的人文活动,为文化旅游提供发展项目

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最大吸引力在于文化体验与感受,而传统的特色文化活动无疑是最能直接带给游客感官冲击的项目。皖江城市带人文活动极其丰富,为文化旅游提供众多发展项目。现代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节有旅游节,如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芜湖动漫旅游节、中韩(池州,求礼)友好文化旅游节、中韩新人王围棋对抗赛、马鞍山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等;重大文化节有铜陵青铜文化节、中国李白诗歌节、中国望江雷池文化节、安庆感恩文化节、黄梅戏文化节、怀宁孔雀东南飞文化艺术节、桐城文化节等;民间还有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庙会、集会及舞龙、舞狮、蚌壳舞、旱船等活动赛事。另有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有香山门博物馆,青阳县历史博物馆,铜文化博物馆,芜湖市图书馆,林散之文艺馆,马鞍山博物馆,徐培晨书画艺术馆,积玉斋画廊,潜山博物馆,五千年文博园等,都为文化历史的积累、展示以及举办提供了场地。

(五)积极的政策导向,为文化旅游提供发展机遇

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都将文化产业作为极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并提出202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支柱性产业。

从文化旅游自身属性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方式的自身优势,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资助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旅游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由于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投资收益期长、拉动作用明显等特点,正受到市场的热捧,文化产品正日益成为消费热点,文化产业投资热将长期存在,这为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三、皖江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分析

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在近年来政策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文化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文化旅游区域整体主题想象不够鲜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被忽略等。但就上述皖江城市带历史文化,山水自然景观等特点分析可发现,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还是巨大的。而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还需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的力量,持续研究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特有的经济性、联动性等功能,据此下文给出详细的发展路径分析。

(一)统筹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重视文化旅游的产业联动性和区域联动性

现代社会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最佳突破口,抓文化旅游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结构调整。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而制定规划要充分体现发展目标与发展阶段的统一,整体谋划与重点推进的统一,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一是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衔接,发挥文化旅游的区域联动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将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安徽省将以加强示范区与周边地区联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四纵三横”综合交通通道[2],皖江城市带的文化旅游应抓住此机遇,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皖江城市带高品质旅游区和旅游新业态的集中区[3]。二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对艺术表演团体和国有景点景区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实行政府管理、企业化经营。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开发组建铜陵铜文化旅游,芜湖汽车文化旅游、方特创意产业旅游、安庆黄梅戏文化旅游等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公司。三以项目带动文化旅游,并加强营销推广。在提升老品牌,深入挖掘原有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创造新亮点。结合省以及皖江城市带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及规划,开发适应现代人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并借助于节庆文化,影视作品及网络等进行文化旅游主题营销推介。

(二)重视民间传说的文化价值,促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重在文化体验,体验文化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等。皖江城市带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呈现给旅游消费者将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关键之所在[4]。其中民间传说有着较强的实用功能,体现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深入挖掘文化旅游产品内涵的直接方式。其一,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建构的民间传说,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广阔的生活背景,积淀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寄寓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他们历史观点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人们常将民间传说称为“口传的历史”。从民间传说总的情况来看,民间传说的历史价值体现在民间传说可以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其二,民间传说一般以本地人文景观,名人遗迹,陵墓洞穴作为“传说核”,这些优势是当地开展旅游事业的主要资源[5]。围绕“传说核”构建的故事能够使静态的客观实在物流动起来,使已逝去的人物活跃起来,因此增强了客观实在物的生动性,丰富性。民间传说能够使民众由眼前的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使人们由自然美联想到社会美,从而增强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其三,民间传说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在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时,讲述者的语言常常是自豪而亲切的;尽管传说质朴纯真,充满着乡土气息,但是这些极富韵味的方言土语却将沉寂的山水描绘得灵光四射,使民众从传说的字里行间中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

(三)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主题明确的精品旅游线路

资源整合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具有共享性,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皖江城市带不去开发,其它地方就会来开发,最后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的结晶被别人打磨成商品。皖江城市带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必须尽快梳理、整合、定位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铜陵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美好乡村文化旅游为例,就可根据其历史资源特色规划红色主题文化旅游区、情感文化主题旅游区、度假文化主题旅游区。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可以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遗址笠帽山烈士陵园、铜陵市首个中共党组织所在地钱湾村、凤凰山村的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革命英烈的范家湾烈士墓园为基础,结合玉楼村龙灯文化长廊、钱湾村中共铜陵特别支部纪念馆,在缅怀革命英烈的同时,彰显浓浓的民俗风情,体现爱国、爱党、爱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主题旅游线路以老洲“太阳岛”景区的沙滩和草原、凤凰山风景区的相思树和滴水崖为核心,游览景点还有牡东村的牡丹花养殖基地和九榔村的小桥流水、奇峰异石,也有体验各种农作物的采摘,更有龙灯故里的文化传承,浏览过程可以让亲情在沙滩的嬉戏中增强,让爱情在欣赏如同一对恋人交颈拥抱的相思树过程中升华,让友情在草原骑马驰骋中更加牢固,凸显了历史、人文景观与山区自然风貌,彰显人类的亲情、友情、爱情的伟大,增进了情感的升华。

度假主题旅游线路考虑以五峰村、群心村和凤凰村为中心。登上天门山顶,领略“铜陵的小九寨沟”天门山脚下的风光,观光十里长冲境内的珍稀动物养殖厂、十里长冲天然生态园区和五峰天门山茶场;江岸临风,展现江上明珠群心村的风采,遐想百万雄师过长江的“渡江第一船”登岸的场景;逛逛铜陵牡丹园,看看相思树,仰望滴水崖,不仅是身体的运动,也是心情的放松,达到健身、怡神、疗养的目的。

(四)加强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促进文化旅游业持久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快改善景区的综合环境,例如水、电、路和卫生、安全、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的重视和一定量的资金投入。针对区域内景区特点,开发出一套星级评比标准,对于已建成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巩固、完善,在建或规划中的项目建设要做到高起点,要力争达到设施一流、环境优美。重点培育几个示范景区,以示范景区的知名度带动其他景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五)精心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工程,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已摆脱从过去单一依靠资源优势的被动型竞争模式,进入以人才为核心,资源为依托的主动创新型竞争模式。各类人才多少、素质的高低,已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皖江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才可以整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管理水平。政府需要认真落实引进、扶持和培育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交流、引进、储备、激励的长效机制,完善人才发展工作模式。重点引进和支持国内外文化产业领域领军型、紧缺型、及其他高层次优秀人才创业发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文化单位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兴办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引进高端人才,还可以借鉴和效仿其他地方先进管理开发经验和理念,实现本区域旅游文化业的跨越式发展。

[1]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EB/OL].www.docin.com/p-392831595.html, 2012-04-30.

[2]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Z].2014-02-12.

[3]疏仁华,王跃飞.皖江城市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2,(2).

[4]朱洪.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的比较[J].学术界,2008,(5).

[5]黄永林.民间荤故事的功能价值及其文化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猜你喜欢
皖江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旅游
“小鲟”过皖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