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的海洋世界

2014-08-15 00:48王亚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马丁杰克伦敦

王亚妮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杰克·伦敦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20世纪初狂热年代中最引人注目的文学代表”,[1]1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其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狂野的力量,挑战了习惯于维多利亚风格的读者们的脆弱神经;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丰富的个人经历,尤其是成名后的杰克·伦敦,他的行为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本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杰克·伦敦的大部分创作都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早期在克朗代克淘金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北方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其成名作《野性的呼唤》。而从幼年时期就与海洋相伴以及先后几次出海的经历则成了他海洋书写的主要背景。在他的海洋书写中,个体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经历显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最初,海洋是他获取钱财从而维持生计的地方,后来,海洋成了他寻求创作灵感的圣地。然而,在心灵的最深处,海洋摆脱了这些世俗的角色,成了他心中向往的天堂。

一、一等水手——走近海洋的开始

杰克·伦敦出生在旧金山,这是一个海边城市,所以从他一出生,海洋便成了其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十五岁的时候,他从一个老蚝贼手里买来了一艘小帆船——狂欢号,之后很快就成了旧金山海湾“蚝贼”的领导者。然而蚝贼始终是一个非法职业,所以,不久之后,杰克·伦敦便转身成了专门追捕蚝贼的巡逻队成员,他的驾船技术也随着这些经历而不断提高。

旧金山海湾的生活点燃了伦敦对于海湾更远处的向往。所以,十七岁那年,当纵帆船“索菲亚·萨瑟兰号”招募水手时,他毫不犹豫地登上这艘大船。由于其出色的技艺,他很快就被确定成了一名一等水手。他们穿越了太平洋,到达日本海和白令海,并在靠近极地的海域捕杀海豹。这是杰克·伦敦第一次出海,也是他亲近海洋的开始。从此以后,广阔的海洋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索菲亚·萨瑟兰号”回来之后,杰克·伦敦进了工厂以期挣钱养家。但是,工作的艰辛和劳动力的廉价使他下定决心要做一名脑力劳动者,而他的第一篇作品《日本口岸外是台风》,便是以他捕猎海豹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短篇故事。这篇故事参加了旧金山《呼声》杂志的征稿启事,并且获得了第一名,这给他带来了25美元的奖金。第一次的尝试成功了,而且收入颇丰,这坚定了杰克·伦敦从事创作的信心。但是,要想被读者接受,他还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十年之后,以这次经历为素材的小说《海狼》问世,它给杰克·伦敦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对这位年轻作者的争议更为突出。

第一次出海的经历对杰克·伦敦的影响陪伴了一生。他一直自称为水手,而他本来打算写的自传名称就是《马背上的水手》,从他海洋题材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永远都能看见他这次经历的烙印。他永远为之骄傲的“海狼”拉森是船长,更是一名出色的水手。他在暴风雨中驾驶“幽灵号”并使之避开一次次大浪的袭击,这一幕让《海狼》的读者们激动不已。而对于马丁·伊登来说,水手的经历不仅带给他足够的钱,可以保证他满足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还赋予了他强健的体魄和对生活的热情,正是这些帮他点燃了爱情之火,并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

二、出海——灵感的源泉

成名之后的杰克·伦敦不再为生计而烦恼,但是作为名人,繁忙的生活却为他带来了另一种烦恼。所以,海洋就成了他躲避烦扰,静心创作的理想之地。《海狼》的创作过程便是如此。1903年1月,他在给麦克米伦公司的约翰·布雷特的信中写道:“我计划写一篇海洋故事。这个故事中既会有冒险、暴风雨、挣扎,也会有悲剧和爱情。”[2]337但是,就在开始写这篇故事之后,他与情人夏弥尔的感情终于导致杰克·伦敦下定决心离开妻子和两个女儿。他的这种“抛妻弃子”的行为成了媒体报道和指责的对象,这使得他在伦敦再也无法安静地生活了,所以在1903年,为了逃避流言蜚语,也为了亲近大海获得创作灵感,杰克·伦敦驾着“星云号”帆船断断续续地几次出海,或放松,或创作,并最终完成了《海狼》这部小说。

如果说1903年的杰克·伦敦是为了逃避烦恼而驾船出海,那么1907年的出海则是为了获得灵感,为自己寻找新的创作主题。在《蛇鲨号游记》的前言中,杰克·伦敦写道:“我最钟情的就是个人成就——不仅为了获得世界的掌声,也为了使自己高兴”。[3]《海狼》的创作,给了他信心,也让他深感兴奋,但是令人沮丧的是,虽然这部作品卖出去了不少,但它却并没有给杰克·伦敦带来他所期待的那么多掌声和荣誉。人们在赞赏小说前半部分精彩故事之时,同时也深为小说后半部分的矫揉造作感到失望,各种指责因此也便极为自然地指向了这位让读者抱有很大期望的年轻作家。在之后的几年里,杰克·伦敦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主义,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一思想并不是很适合自己。他的思想和创作似乎到了一个困难时期,为此,在读到约书亚·斯洛科姆的《独自环游世界》之后,杰克·伦敦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船,环游世界。他打算利用七年时间完成这一计划,且希望能在这七年的时间中,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来。然而,由于用人不当,加之地震,杰克·伦敦的“蛇鲨号”在完工之时就“漏洞百出”。开始航行之后,他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所以,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之后,这段环游旅程也就草草结束了。

虽然“蛇鲨号”航行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海洋的宽广和南太平洋诸岛居民的生活却给杰克·伦敦带来了创作的热情和灵感。在海上航行的1907~1909年这段时间,他的两部著名作品《铁蹄》和《马丁·伊登》相继出版了。前一部作品是他作为社会主义作家的最杰出作品,而后一部作品成了他继《野性的呼唤》之后的又一部扛鼎之作。在杰克·伦敦此后的生活履历中,他还陆陆续续去过几次他梦寐以求的那些南太平洋小岛,这些经历连同“蛇鲨号”航行以及他生命初期的海洋经历一起,成为了他后期创作的基本主题。海岛上的人们成了他钟爱的作品的主角,海岛也成了他精神上向往的天堂。

三、海洋——心中的天堂

杰克·伦敦对南太平洋诸岛上人们的热爱既表现在他对这些人们的赞美中,也表现在对他们的同情中。《南海故事集》和《骄傲者的房子及其它夏威夷岛故事集》包括了杰克·伦敦关于南太平洋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在《骄傲者的房子》[4]中,他对这些岛民的赞美溢于言表。他写到:“这些当地女性,她们是阳光沐浴的朱诺,①朱诺:太阳神的妻子。而男性则是古铜色的太阳神。他们唱歌跳舞,花儿是他们的宝石,也是他们的王冠。”大海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健美的身体,也赋予了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这些美德与白人的品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篇故事中,白人传教士波西瓦尔·福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父母是因为对上帝神圣的爱而结合的,他们的爱结晶出了自己——这一神的使者,所以自己比那些因为世俗的爱情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低下生命要高尚得多。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岛上的一个“游手好闲者”——乔·加兰,因为这个小伙子对谁都那么友善,他还喜欢唱歌跳舞。福特一次次地让加兰失去工作,给他难堪,但是这个小伙子却从来也不抱怨,因为他知道,福特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最终,加兰把真相告诉了福特,他本以为对方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自责,但结果,这位传教士却将他永远地赶出了那片土地。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它却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杰克·伦敦对岛民的单纯,善良,乐观精神的赞美。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美德正是他所生活的白人世界所缺少的。

杰克·伦敦在决定建造“蛇鲨号”之后,便将这一计划委托给白人罗斯科·伊姆斯。他付给对方高薪,希望自己的船可以抵挡得住海上的大风大浪,然而,虽然这位负责人在船还没有造成之时就让他债台高筑,但是他所自诩的杰作“蛇鲨号”却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坚固——还未航行,它就已经开始修补了。罗斯科·伊姆斯所表现出的这种对钱财的贪婪和诚信的缺失表现在南太平洋故事中大部分白人人物身上。除此之外,在伦敦东区对贫民窟黑人生活的了解也让杰克·伦敦开始思考白人社会的种种弊端。因此,当他感受到岛民的单纯与快乐时,杰克·伦敦认为这里就是天堂。这一想法在《马丁·伊登》中得到了证实。

在经历了失去爱情的痛苦之后,马丁·伊登为爱情而燃起的梦想却实现了。他成了著名的作家,人们争相购买他的作品,往日对他不屑一顾的人也忽然间对他格外客气、热情。就连放弃爱情的露丝也表现出与他重归于好的愿望。然而,此时的马丁“对什么东西都没有欲望了”,[5]377他知道自己病得很重,却不知如何医治。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念头——他要到南太平洋去,在那里“盖起草房,做珍珠和椰子干的买卖。乘着独木船,穿过珊瑚礁,捕捉鲨鱼和鰹鱼……”[5]382对于这突然就发生的念头,起初,他不知所以,然而在驶往塔希提岛的途中,一首诗却提醒了他,“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叫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5]387于是,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跳入海中让天堂那“五彩缤纷的光辉沐浴着他,覆盖他的全身”。[5]387

《马丁·伊登》被认为是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本人也在很多场合声称自己就是马丁·伊登。因此,有理由相信,当杰克·伦敦在安排马丁的命运时或许他真的想到了自己最终了结生命的方式——自杀。只是当时,他的生活中还有希望,所以,他把这种完美的结束方式赋予了另外一个自己,让他永远留在了心中的天堂——大海中了。这一结局,与杰克·伦敦另外一位钟爱的人物——海狼拉森是一样的。在《海狼》中,拉森也在“幽灵号”即将回归陆上社会时永远地沉入了大海。这种相似的结局并不是偶然,而是作家对当时文明社会的一种谴责。在他看来,只有大海的纯洁和宽阔才是灵魂的最终归宿。

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与最本真的自我对话的过程。杰克·伦敦经历了海洋的暴风骤雨,也享受了海洋的宁静美丽。所以,他既创造了暴风雨中的超人拉尔森,也创造了心怀大海的马丁·伊登。然而,伟大的的创作不仅仅是作家经历的再现,更是对其生活的时代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杰克·伦敦看到了南太平洋诸岛上土著居民文化的灿烂,也看到了当时白人社会的种种弊端,所以,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引导读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因此,他不仅仅是一位自然主义作家或社会主义作家,更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伟大作家。

[1]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EARL LABOR,ROBERT C.LEITZ,III,I.MILO SHEPARD.The Letters of Iack London.Volume one:1895-1905[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3]JACK London.The Cruise of the Snark(Foreword)[DB/OL].An ebook from the website: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512/2512-h/2512-h.htm.

[4]JACK LONDON.The House of Pride[[DB/OL]].An ebook from the website: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416/2416-h/2416-h.htm.

[5]杰克·伦敦.马丁·伊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马丁杰克伦敦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杰克和吉尔
神笔马丁
变成什么好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去往伦敦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维马丁的诗
被冤枉的小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