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连云港市一个中小学“青蓝工程”展示活动,一上午听了三节课,授课的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1.《故乡》:品读人物,探究文章的主旨。
2.《我的叔叔于勒》: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感悟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3.《伟人细胞》:体会个性化的人物描写以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下午评课时,大家关注的几乎都是教学方法问题,即“怎么教”,很少有人评议教学内容是否有问题。其实,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如果教学内容不正确,那么教学方法不管琢磨得多么精湛,其价值也相当有限,有时甚至是缘木求鱼。我们主张首先从教学内容角度入手备课观课评课。
这次评课让我感觉语文的教学内容至今仍是 “模模糊糊一大片”。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仅仅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菲利普一家人如何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就是常见的“教课文”,老师带着学生在课文内容里走了一遭,除此之外别无其它,这远远不等于“教语文”。
语文 “教什么”?要教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怎么读”(指阅读法)等等,这些观点语文老师已渐渐认同,只是囿于理解课文内容难以“转身”。
例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我们首先要知道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了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故事情节。在这三个情节中,作者又重点刻画了杨二嫂、闰土两个人物及二十年前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巨大变化,以达到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导致农村衰败落后这一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品读人物。人物是怎么刻画的?这就涉及到“怎么写”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肖像、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以此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至于为什么要写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故乡前后的变化,那就是由文章的主题所决定的了,即小说“为什么这样写”的原因。并由此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方法,还能模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这样可谓理解阅读、写作,一举两得了。
又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不能仅仅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菲利普一家人如何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理解了故事情节就完事了么?因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朗读、圈画,找出菲利普夫妇及小若瑟夫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品读人物的性格,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的品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观念,通过对若瑟夫的动作、心理的描写的品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金钱关系,更重要的是亲情,进而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当今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不失去方向,如何珍惜亲情、友情,正确处理它们与金钱的关系等等。这样,我们就不仅教了课文,更主要的是我们还教了语文。
明确了这节课我们要教“什么内容”,然后才能谈得上“怎么教这个内容”。
有的老师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目标是: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3.探究文章的主旨。但是分析人物的时候顺序是这样的:朗读课文:1.找出文中描写于勒的语句,分析于勒的人物形象。2.圈画出文中描写小若瑟夫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说说小若瑟夫的人物形象。3.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这样一个课堂流程,不但让我们感觉到上课形式的单调乏味,而且让我们感觉到上课老师对文本解读流于肤浅。分析人物,我们也得分清主次,有个详略。我们都知道,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重点分析他们,通过他们的形象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多好!其他人物略作分析,比如小若瑟夫的形象与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主题,读读他的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就知道了;至于于勒的形象,因为文中没有直接描写,我们通过船长的话略略了解即可。但是我们这位老师把四位人物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时间几乎是平分秋色,这显然不合理,说明文本解读是很不到位的,导致老师知道“教什么”,而没有把握好“怎么教”。
那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课堂上我们到底该“教什么”及“怎么教”呢?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好好解读文本,只有把文本解读透了,才能提升我们的课程能力,才能教好语文味十足的 “语文”而不仅仅是失去语文味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