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魏静思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已经在互联网应用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了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有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愈加稳固。智能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越来越愿意选择在智能手机上解决社交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手机上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尤其为受网络、终端等限制而无法接入的人群和地区提供了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手机上网推动了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热潮为传统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如打车应用、电商实时物流、微博商业化等均被视为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典范。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投资人约翰·杜尔更是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SoLoMo”的概念,即有效整合Social、Local、Mobile,将资讯传播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即时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移动网络,各个社交网络的手机客户端也应运而生,而基于LBS(LocationBasesService位置定位服务)的签到、生活服务、旅游购物等应用也开始风靡,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即时互通。不仅如此,传播对象也正由传统意义上的观众向参与者、交互者甚至玩家转变,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演变为渴望一定的自主权、可操控性以及前所未有的浸入式体验。新技术和新工具带来的必将是信息知识传播方式的彻底改变,而作为社交网络使用最为活跃的高等院校如何在这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发挥其在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成为其面临的挑战。
作为智能手机主要用户群体的高校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群体生活的环境也决定了大学生社交群的独特性。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与外界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这些需求都是建立在大学生社会网络基础之上的。而手机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及交往工具,有数据显示大学生手机用户社会网络的网络规模平均为9.7人,其中个人关系网络为6~7人,群体关系网络为3~4人,关系类型数量为3~4种。
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有以下特点:1.热衷参与学校团体活动如学生社团、体育运动、班级活动等,认为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增进交流,接触到更多的同学,扩大交际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有很强的好友联络需求,渴望通过共享信息、浏览好友主页、分享各种资讯等,实现好友之间的联络,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类功能是传统社交网络服务所实现的功能,需要满足用户的社交搜索以及社交浏览需求。2.大学生普遍对社会产生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非常注重信息的更新,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各领域最新的潮流资讯。社会潮流一般在校园里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大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比较新潮的生活方式也接受得很快。3.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出于各种原因,如考研、考博、各种证书考试等,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教室、图书馆,对于学校的动态信息比较重视。
针对大学生的特性以及手机社交网络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高校若想更好地组织教学、满足师生在人际沟通和群组沟通方面的需求,就应该好好利用手机社交网络的平台,研制开发针对师生学习生活的手机应用软件,更好地帮助及引导学生营造健康的校园生活。我们知道,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属于垂直型社交网络系统,所以我们的手机社交网络平台应该专注于整合与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师生以及高校校园中的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活动。高校校园社交网络中的人和群体处在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中,具有背景相似度高、相互之间的联系类型丰富,而且数量众多等特点。因此,校园移动社交网络系统最好能够像公共社交网络系统那样帮助用户通过增进交流加强和扩展与校园中师生员工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很好地支持师生员工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互动和协作。为了适应移动技术所带来的新变革,高校应从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移动服务尝试。不仅要满足传统社交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还应当充分利用移动技术开发多款适合校园生活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推出包括二维码、增强现实应用、多媒体综合平台等集知识性、便利性、互动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技术体验服务项目。因为SoLoMo技术足以让手机用户能够便捷、即时地获取、分享信息,这样的话,学校就可以利用APP应用程序,将数字化的教材资料、讲课视频等资源个性化、定制化推送给相关用户。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学习大英图书馆的“20世纪珍藏历史”APP那样提供6万册纯数字化文学名著,并搭载云服务功能,方便即时的纠错与交流。
与公共社交网络系统不同,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中已经成熟应用的主页系统、门户系统、账号管理与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电子校务系统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组件不是以游戏类的应用组件为主,而是直接服务于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由于没有商业上的考虑,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在关系模型的设计和隐私保护方面都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方便和放心的服务。
校园社交网络系统是高校数字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中心,管理着数字校园中的各种个人和群体关系。因此,校园移动社交网络系统使用需由用户管理与认证系统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从电子校务平台的数据中挖掘出各类个人和群体关系并向决策支持平台提供这些信息,同时支持用户从各类学校网站分享信息并将校园门户作为其展示平台之一。此外,校园社交网络还为文化生活平台和教学科研信息化支撑平台提供与个人和群体关系有关的服务,包括个人信息的维护,个人关系的确立、维护和使用,以及群体关系的建立、维护和使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1.基于电子校务平台数据的关系挖掘。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不同于公共社交网络系统的特点是,校园社交网络中的关系有很大部分来源于电子校务平台,而公共社交网络系统中的关系则完全来源于系统内部。而个人关系组件方面,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中的关系管理组件不仅包括管理好友、查找好友、处理好友请求、查看好友来访记录和查看好友推荐等通用功能,而且着重通过电子校务平台数据挖掘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来增强好友推荐的能力。
2.具有校园特色的应用组件设计。通过整合与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设计了与高校校园的真实活动紧密结合的校园位置服务、自习教室、生活导航、校园记忆、校园讲堂、心灵家园等应用组件,使之能够很好地支持师生在校园内的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等各类活动中的协作,为高校师生提供随时可用、处处能用的个性化网络社交服务。
3.支持社交和协作的关系模型设计。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区别于公共社交网络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既支持用户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支持他们的协作。从社交方面来说,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中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而且都是学校的师生员工,用户之间的信任感较强。因此,与公共社交网络系统中的用户相比,校园社交网络系统中的用户不仅会与已经认识的人联系,而且更愿意结识新的朋友并乐于分享各种信息。总之,校园社交网络系统让用户首次进入系统就能够处在丰富的个人和群组关系中。
4.校园手机网络最后能为其他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一个走进名校的机会。让他们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就可以感受各大高校的魅力。可以让使用手机的人同各高校的同学、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借助3G无线网络,也可以一边坐公交,一边观看某名师的教学视频,一边同远在万里之外的“同桌”讨论老师讲的问题。
从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到现在,算起来不到十年的时间,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时刻在线”的文化。而高等院校若想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向学生输送科技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补足在教学中的短板,就必须拥抱这次移动化的浪潮,积极研发针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各种应用软件,打造交互性、移动性、网络型、即时性的新型校园。
[1]杜立婷.基于LBSNS的社交传播模式及其前景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2(04).
[2]陈康,赵唯阳.论“微新闻”的传播特性及传播控制[J].学术交流,2012(05).
[3]董金华,毛华栋.微博及其拟态环境的构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6).
[4]杨玉琼.中外社交网站受众行为模式对比[J].科技传播,2011(21).
[5]林艾涛.传统社交网站进入瓶颈期Facebook寄望移动服务带来转机[J].IT时代周刊,2011(18).
[6]唐勇,张茹.探析基于位置服务的SNS网站新发展[J].电子商务,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