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心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南垣中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倾向。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下面我就对于初中学生如何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老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比如演示用纸盒烧水,水沸腾了,但是纸盒为什么不燃烧,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根据学生思维变化,还可以把水倒掉再进行加热,再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水中的筷子会“弯折”;“T”形路口为什么要用凸面镜;平展的金属片会沉入水中,而用金属做成的轮船却能在大海上航行,用金属制造的飞机却能在天空中翱翔等等。让学生们从这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中去积极地思考、分析,激起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他们努力学习物理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般情况,成绩不好学生,对老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总是怕老师注意他,怕老师提问,是一种消极的应付态度,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激发,因此老师对学生要热情的关心、关怀。在教学语言上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形态方面脸带微笑,关心学生学习时有什么感受,要用期待的眼神希望学生产生与学校、教师、同学积极合作的态度,因此要注意因材施教,学生在基础、能力、爱好、智力以及习惯上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差生不能歧视,及时发现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要多用大拇指,这样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物理情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由学生荡秋千的感受以及运动员蹦床表演的轻松自如现象引入,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如学习“测量”后问:你们怎么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怎么测量地图上的铁路或河流长度?学习“物态变化”后问:霜、雾、露、雨是怎样形成的?冻衣服是怎么干的?喝热水时为什么要吹着喝?炎热的夏天教室撒水为什么能感觉凉爽?学习“质量和密度”后问:航天员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么?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把满的缸冻裂了等,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在生动活泼、充满新奇感的气氛中得到发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作好充分准备。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同时利用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可以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老师启发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的表现越明显。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所以,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1]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
[2]张声芬.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3]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