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

2014-08-15 00:49陆少芸
中学语文 2014年27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课堂

陆少芸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有一个观点:“教学即转化。”就是说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搬运者转变为知识的转化者,需要把课程标准、教材转化成具体的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和考试关注点。近些年来,虽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的要求,调整了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让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难许多,但语文课堂依然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热闹气象——我们看到了用声色光影增彩的课堂,学习了用小组活动创新的课堂,品味了用板块分层拓思的课堂……不难发现,这些课的课堂结构、流程虽殊,但目的一致,都是抓住学习过程调用手段,努力把教材、文本转化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学生学习效率高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实行了有效转化的教学。

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行有效转化呢?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因为繁难的学习任务如果直接抛给学生,那必然导致新课程改革变成一场戴新帽、走老路的作秀。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化繁为简,将繁难的学习任务实行分解、简化、整合,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轻松地游弋在新课程改革的河流中。

如选修教材中俄国作家蒲宁的 《安东诺夫卡苹果》,篇幅长,几乎没有情节,学生对它的阅读兴趣不浓。但教师用心品读文本后就会发现《外国小说欣赏》的编者把这篇小说放在了“场景”这个单元,这篇小说正好由四个大场景组成,很适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每一个大场景又可以切分成小场景来赏析,小场景中既有学生熟悉的风景,也有学生不熟悉的画面,很适合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样将文本分解后,教师就可以用“这一部分中我最熟悉的场景描写是……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我们小组认为描写得最细腻(精妙)的场景是……,理由是……”三个问题进行简化、整合,并据此组织学生学习文本,掌握相应的文本解读方法。

由上面的课例可知,化繁为简,“简”的标准是课堂学习目标明确,课堂结构、流程清晰,中心问题具有开放性、生成性。

具体来说,课堂学习目标明确就是要求语文单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明晰,可达成,可检验。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观等)看似很明确,实际很抽象,不具备可检验性,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把它转化成课堂上一个个具体、明确、可执行、可检验的学习目标。以高一下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我班有三个组的学生选了“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么一个课题,怎么指导他们研究学习这么大的一个课题呢?我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每一个阶段、每一节课都只确定一个目标,如小组分组,确定成员职责;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富有古典诗意的名字(分组同步进行);查找“表现手法”的定义,根据定义确定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种类(分组同步进行);探究诗人常用表现手法与诗人自身个性、所处时代背景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等的关系(分组同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认真完成了每一节课的研究学习任务,就完成了一整个课题的研究学习任务。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尽快进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课堂结构、流程从简才清晰。语文教师可以在某一个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上反复切分、整合,但每一节课的课堂结构、流程的安排必须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不紊乱,螺旋提升,哪怕面对的是意识流的文本。如学习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围绕“斑点”进行了6次联想,每一次都是弹出去再收回来后,就可以依此分解学习内容,直接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让每一小组完成一次联想的解读,其中既赏析具体的词句,又整合作者联想生发的角度。最后全班整合,理出了文本的花瓣式结构,并在花瓣上分别标注 “现实生活”“生命哲理”“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理想世界”“自然人生”等字样,拓展探究联想、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且没有激情的行程。”当一节课的结构、流程清晰之后,语文教师最应该关注的是课堂中心问题的设计,因为引导课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推动力就是中心问题。以《沙之书》的教学设计为例,语文教师角度可以设计“沙之书是一本神奇的书,它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种神奇性让你联想到什么?”两个中心问题,扣住“想象”这个话题来挖掘文本中的细节,促进学生与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进行多重对话,让学生在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中生成更多的信息,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新课程的最大变化是课堂的更新,更新课堂需要更新教学设计。而这个教学设计的更新,不仅仅指多媒体手段的引进,更表现在常规课堂中课堂学习教学中目标、课堂结构流程、中心问题的精心设计。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个读起来似乎有些繁难的要求,其实要求的就是一节节简单、明确、清晰的课。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化繁为简,这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其实是完成一个把繁难转化成简单的教学准备过程和一个由简单生成繁复的实际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三点:

一、以实载虚,虚实相生首先,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篇幅本身很短,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不大好理解;作文教程更是不具备可操作性和检验性:都需要教师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象。其次,学生不是一个抽象的集合名词,而是一个个有情感有思想还不够成熟的生命独立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如学习弗洛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位语文教师给这节课定位的学习目标就是“理解区分“幼稚的爱”“成熟的爱”等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这些概念,感悟自身成长中母爱与父爱的重要性”。整节课以“一位父亲写给梦鸽的信”为载体,引导学生分别从母爱、父爱、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李天一事件,探究母爱与父爱之间的区别,感悟母爱与父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为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这个实体,学生对文本中概念的理解就有了感性基础,很容易的区分了模糊性强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了概念,由实中生成了虚。

二、以静导动,动静结合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无限伸展性,是因为语文人的思维无限开放,而思维是一种以静态形式呈现的动态流动过程。一节有内涵的语文课并不是时时刻刻喧闹的,而是适当静默的,可以看到学生思维流动的。特级教师武凤霞曾经用一段抒情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理想的语文课堂:“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首先要有一个个体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才能以交流的动态形式呈现出思考结果。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引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培养多向思维与规范思维相结合的意识。如学习雨果的《炮兽》,我设计了两处“静”,一是要求学生用心品读文本描写“炮兽肆虐”的场景部分,圈画出表现大炮的兽性的语句,尝试着把它们更换成其他的语句;一是站在朗德纳克侯爵的角度简述人炮大战的情景。前一处“静”安排在课文学习开始不久,目的在于导引学生品味雨果的语言及文本运用的表现手法。此处的“静”是为了导出学生的后期生成,是导“动”。后一处“静”安排在课文学习快结束时,既温习了前面单元的知识要点“叙述”,又能借此梳理“场景”的作用。用“静”收结,利于学生沉淀思维。

三、以点结网,形成序列相比于其他科目的教材来说,语文教材的编排一直缺乏序列性,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独立的,即使组合进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也缺乏关联。这样,很容易导致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课文学习的具体目标与课程规定的终极目标相脱离。为了避免这一点,语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眼中有绳(自己订立的三年教学规划、学期教学规划),用一个一个的“点”配合一篇篇的课文有序列的凝结成学生需要掌握的三维网络系统。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从《安东诺夫卡苹果》转入到《丹柯》的学习,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场景”的学习整固引出“主题”这个话题,这样就能让学生把知识点连成序列。同样的,在学习《炼金术士》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探究“主题”有几条路径的梳理,自然引出“人物”这一中心话题的探究,从而进入到后一单元的学习。这样前后勾连,在整固前知识点的基础上设置突破点和提升点,让前后知识有了关联,形成了序列,同时在知识序列的形成过程中掌握了方法,提升了能力。必修教材也是如此,教师可以以类课文的形式聚合各个“点”,形成一个同类文本解读的知识网络。

乱花曾迷万人眼,吹尽狂沙终见金。明月一出,繁星黯淡。在强调课堂生成观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能把繁星之光聚成明月之光,让这轮明月引导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兴致盎然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