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祥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地生源情况,调整自身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编排本校生源计划的工作。
招生计划是高校招生和开展教学的基础。招生计划编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招生任务能否完成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还间接影响着高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项政策性强、科学性高的工作,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有利于及时调整生源布局,优化师资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科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做好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意义深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期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的制定,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大规模扩招政策正式叫停。2014 年,全国高等教育698 万的招生总规模只比2013 年多4 万,增幅仅为0.58%。因此,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内涵建设的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流思想。
随着计划生育对高考人数影响的显现以及在就业、留学等多重选择助推下的弃考潮持续升温,很多省份招生计划开始倒挂。生源大省河南,近3年分别有14 万、7 万和6.5 万个招生计划未完成,其中专科计划完成率仅75%。山东省2011~2013 也连续3 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2013 年未完成计划占总计划的12%。另外,上海2014 年高考报名人数仅5.2 万,若非及时压缩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零分上大学的尴尬。
很多高校编制招生计划时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只凭主观意识,不分析生源结构、招生政策变化和就业形势、就业质量,一味追求招生类别、区域、专业及区域招生规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盲目对热门专业倾斜,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整个招生计划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灵活性和预见性。
高校编制招生计划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招生专业、科类、人数和区域的最优组合,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或制约的系统工作。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用人才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市场需求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编制时,一方面,应依据本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进而对各专业的市场需求作出预测;另一方面,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实情,进而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招生计划编制才是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
办学条件是高校生存发展基础,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只求经济效益,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一再扩招,济济一堂的大班课成为常态,实验实践环节大幅缩水,学生在校生活条件欠佳,教师疲于应付超负荷工作,学生激增与生均教育资源减少间的矛盾突出,以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人才培养难以保证,高校发展受到制约。因此,编制招生计划务必保持清醒认识,正确处理招生规模与办学条件关系,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及发展规划,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实现招生规模与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地域差异是影响招生计划完成好坏的基本因素。西部地区高校在东南沿海地区招生,往往因为交通、治安、生活和发展潜力等实情的不同而招不好。同样,南方考生一般不愿报北方高校,也是受生活习惯、气候差异等因素制约。因此,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投其所好”,尽可能多地将热门专业、好专业安排到该区域,来增大吸引力,确保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招生计划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招生走势。高校招生计划编制人员应根据近年各地招生计划安排情况,通过对分专业录取报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准确把握考生、家长填报志愿心理,有针对性的分配招生计划来加以引导,才能抑制各招生区域大小年现象,实现稳定生源的目标。
各地招生政策不尽相同,若能充分吃透招生政策,会使所编制的招生计划发挥更大功效。例如,各省对招生批次的设置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实情选择符合本校利益的招录批次,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学校生源走势。再如,部分省份同批次艺术类和普通类按先艺术后文理顺序招录,且艺术类未完成计划可转入到普通类继续使用。那么在安排该省招生计划时,可适当放大艺术类招生规模,这样更有利于招生计划的完成。
生源结构的变化,对高校招生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地区生源总量增加,招生计划完成就有保障;生源总量减少,招生空间就随之被压缩。单个地区内部各科类生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高校应及时调整该地区不同科类中招生计划的投放比例。否则,当年该地区的招生必定会因偏科而无法顺利完成。
总之,编制高校招生计划不是一个孤立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办学条件定招生规模,通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预判招生就业趋势,并在反复研讨、综合平衡基础上最终确定。这样编制出来的,才是招生专业、科类、人数和地区科学合理的最优组合。
[1]张振中.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基本原则探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2):119 -121.
[2]郑庆华.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方案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33 -37.
[3]于金龙.编制高校招生计划的理论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17):123 -124.
[4]张凤琴.浅析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89 -90.
[5]郑超美.浅论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的科学编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6):131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