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元
(沈阳师范大学)
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伤害,近年来见诸新闻媒体的一些未成年人因受到不公正的教育对待,包括体罚、误解、责骂与羞辱等而产生的情绪失控、精神失常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等现象屡见不鲜。为引起广大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对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的关注,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探讨“师源性心理伤害”的现状,剖析其对未成年人心理影响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避免或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教育对策。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师源性心理伤害”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过程如下:
首先,进行专家访谈。邀请部分学生和家长参与,在此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现状——学生问卷”和“师源性心理伤害现状——家长问卷”,问卷将师源性心理伤害来源分为不良情绪、不良行为、过激言语、认知偏见、师生关系和师德等六个方面。该问卷预测后,信度、效度都达到显著水平。其次,调查对象避开教师群体,随机选择城市中小学学生、家长各100名。其中,四、五年级小学生80名,初一、初二中学生20名;家长的学历包括初中、高中、专科、本科不等,职业包括教师、工程师、机关人员、下岗职工、自谋等。
调查表明,小学生对教师不良情绪发泄的主观体验是最深刻的。其中,41%的小学生认为老师常因生气而撕作业本,44%的小学生肯定老师在同学面前摔过东西,中学生这一情况稍微好些,但也有15%的中学生肯定老师因生气撕作业本、摔东西等,同时,86%的中、小学生承认老师爱发脾气,40%的家长也肯定教师存在不良情绪发泄的现象;在不良行为方面,44%、68%的小学生,45%、75%的中学生对老师罚写、罚站等变相体罚现象持肯定态度,而且,21%的小学生、35%的中学生承认自己被老师扔过粉笔头,有19%的小学生曾经被老师打耳光、拧耳朵,同时,40%的父母也对教师不良行为的存在持肯定态度;调查发现,不良师生关系是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一大障碍。65%的中学生与老师谈话时心理紧张,而25%的小学生和35%的中学生不敢同老师进行正当的争论;27%的小学生、40%的中学生认为教师不信任自己,16%的小学生和18%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易原谅自己的错误,21%的家长承认教师存在认知偏见现象;在过激言语方面,33%的小学生、20%的中学生承认自己被老师辱骂过,28%的小学生和25%的中学生肯定自己被老师讽刺、挖苦过;8%的小学生和25%的中学生承认老师给学生起绰号,30%的小学生与15%的中学生承认老师要求家长办私事,34%的家长肯定当前教育面临着教师师德滑坡现象。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教育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
1.职业道德失范,人格缺陷导致教师认知与行为偏差
社会的道德影响往往通过学校、家庭等等多种渠道持续渗透到教师心理,从而形成教师人格中的“社会基因”的积淀,对教师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刺激,教育的功利化观念及行为的产生,使得教育中的师德匮乏现象、职业道德失范、教师人格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教谋私,以罚代教,变相体罚,心灵施暴的现象时有发生。冷嘲热讽、随意斥责、贬低和羞辱等过激失调的教育行为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内隐性伤害和身体损伤,也污染了教育这一圣洁的领地。
2.社会竞争加剧、心理压力加重导致教师心智失调、情绪失控
中小学教师,在适应社会变迁、教育观念、行为方式、角色转换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升学竞争、行业竟聘、人际冲突,社会、家庭、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运转,持续的应激状态,使中小学教师的紧迫感、压力感、焦虑感与日俱增,导致教师的心智系统平衡紊乱,情绪控制能力减弱,身心疲劳程度加大,心理承受力降低,教师的不良情绪往往发泄和转嫁于学生身上,不适当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造成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和不良的影响。
3.社会期望过高,多种矛盾激化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
随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社会期望不断升值。家长把子女教育的成败寄托于教师身上,社会把文明的程度,学校把升学的效益也寄于教师这一多重角色之中。而教师在处理工作与学习、事业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等多重角色关系时,往往难以做到在时空上共融,在转换中兼顾,在冲突时学会舍弃。所以,教师最易陷入角色转换的困境和冲突之中,不良情绪有时会影响到学生。
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是避免师源性隐性伤害的主要路径。加强教师品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是避免师源性伤害的重要措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用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师德修养,加强师爱防止偏爱,保持师生的融洽、尊重、信赖的关系,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与对话的良性互动。
教师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师生关系适应能力,承认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能融入学生之中,始终保持理智平静的心态。经常开展反思和自我反思,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提高双方心理接纳的程度,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和适应性,使教师的心境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和健康的状态。
[1]张爱莲.从心理咨询个案看师源性心理伤害.教学与管理,2008,(7):33-35.
[2]赵绍友,赵江.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和思考.校园心理,2009,(7):26-27.
[3]李向辉.中小学隐性伤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与规避.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