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吴秀芝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教材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高职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研究对于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职特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管平,2013)。多年来,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资源,工学结合高职英语教材建设是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课程是职业生命的载体,教材是课程物化的载体(姜大源,2008)。那么,高职英语教材就是高职英语课程的载体,高职英语课程是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高职英语教材的开发必须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进行教材的开发与设计。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那么,作为课程资源的教材必须满足产业需求、职业需求,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服务。工学结合高职英语教材的开发要坚持“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使其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高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我们基于上述教材开发的依据和原则,确定了工学结合高职英语教材开发思路:以工作岗位英语要求和职业发展英语需求为出发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职场交际为目标,语言实践为主线,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把语言知识的输入,语言技能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输出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和项目教学体例,立足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取材于学生未来从事行业所涉及的生活和工作实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要根据服务对象,研究课程、教材怎么改、怎么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是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归根到底是为行业和企业服务。只有行业和企业人士的参与,才能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因此,要成立由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学校的课程专家、英语骨干教师以及外教组成教材编写队伍。我们在开发工学结合石油高职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庆油田公司高级工程师王炜、加拿大某学院ESL课程教学专家ValeriaPalladino女士的指导,以及曾在我院任教的加拿大英语教师DorisWyllie女士的大力帮助。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指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未来的工作”与“今天的学习”相结合。以知识和话题为框架,没有专业个性化的传统公共英语教材已不能满足工学结合课程的需要。为满足石油类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我们编写了工学结合石油类英语特色教材:《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教程》(生活篇)和《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教程》(行业篇)。
我们编写的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体例,以涉外英语日常生活交际活动和石油行业中典型的英语工作任务为框架,以相应的语言学习情景和实践材料为载体,以职业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素质所需的知识及“教学做”一体化的语言实训为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强化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姜大源,2008)。我们基于涉外英语日常交际活动和石油行业典型的英语工作任务实践和必备英语知识的研究与分析,进行了教材的结构设计。生活篇包括航空旅行、问路指路、宾馆入住、餐馆就餐、逛街购物、银行服务和看病就医七个项目模块。行业篇包括入职介绍、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替代能源、说明书、合同书、业务信函和商务宴请九个项目模块,每个模块为一个特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训练项目,涉及若干个典型的英语交际情境。具体结构如下:
ScenesandTasks部分根据典型的日常生活英语交际活动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情境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CulturalTips部分为相关的西方文化常识介绍,提供相应的文化信息。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有关习俗,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SampleDialogues部分是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英语会话样例,语言地道,会话生动,内容丰富而实用。学生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和模仿从而熟练应用。
UsefulExpressions部分是相关的交际情境常用的英语表达语句,英汉对照,内容详尽,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Practice部分是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设计的强化训练,包括:听力、口语、词汇、翻译、会话、阅读等方面的练习。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实际表达的熟练程度。
高职英语教材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职英语课程的载体,教材建设是长期动态的工作。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进行行业资源与英语语言的整合,加快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教材呈现形式,优化教材结构,为学生提供与时代同步、与教学同步的优质工学结合教材,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Z].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3]管平.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3,(6).
[4]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5]鲁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EB/OL].http://www.tech.net.cn.2014-3-26.
[6]葛道凯.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tech.net.cn.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