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
——以“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为例

2014-08-29 05:04:30吉林丛文龙
职业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钳工手工领域

吉林丛文龙

引言

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我国自2006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计划以来大力推广的一种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是选择来自工作岗位的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称为学习情境。通过完成这些学习情境,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目标。其学习过程体现出“做中学”、“学生中心”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职教特征。

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内容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条件设计、教学实施设计及考核评价设计6个方面。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其他设计的方向。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通常指学生知道什么,它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目标是指学生能干什么,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素质目标是指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适应社会,所应具备的素质。

“零件的手工制作”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构建于“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掌握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的使用方法,为从事设备机械维修工作奠定基础。“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计如下。

1.1 知识目标

(1)掌握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的工具、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2)掌握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的读书原理及测量方法。

1.2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完成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

(2)能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进行测量。

1.3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5)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6)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7)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8)能不断积累钳工加工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2 教学内容设计

2.1 合理设计学习情境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来说,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课程的章,它通常为来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每一学习情境均应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以使学生得到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片段似的)岗位工作训练;各学习情境应属同一范畴,即都属于某一类典型工作任务,这样经过重复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目的;各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其中递进或包容关系更加合理;学习情境的教学安排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单级到多级的认知规律。学习情境的设计需结合学校的实际,不能超越学校的实际条件而作不可实施的理论优化的设计。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若教学时间为3周,可设计4个学习情境:多角尺的手工制作,六角螺母的手工制作,鸭嘴锤的手工制作,镶配件的手工制作。将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及量具的使用等知识点、能力点合理分散到各学习情境中,将素质目标贯穿始终,见表1。

2.2 融入标准规范

教学过程中,要将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规范融入各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中,使得学生养成标准规范意识,并在工作中自觉执行标准、规范,尤其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使得学生能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要融入钳工国家职业标准。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化工检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等,要根据课程对应的专业合理选择相关标准。

3 教学条件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

3.1 硬件条件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理想的教学条件应包括仿真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及生产现场,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习情境的实施采取从仿真教学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再到生产现场教学,最后顶岗实习等不同的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递进:在环境上,从虚拟仿真到生产性的递进;在能力(技能)上,从生疏到熟练的递进;在身份上,从学生到准员工的递进,最终实现了学生的有经验就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还包括必要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在任何时间、地点随时上网学习。

上述理想的教学条件适宜针对比较复杂难学的课程,而且需学校具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这样的条件。对于“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即可满足教学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相当于通常所说的钳工车间,但其分区、功能均有一定扩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通常由操作区、学习讨论区、工具材料区等组成。操作区每人一个操作工位,配有虎钳及各种工量具,整个操作区配有若干台钻床、砂轮机等设备,用来完成钻孔、工具的磨削等工作;学习讨论区配有桌椅、若干台联网电脑、投影设备、钳工手册及书刊,可以开展教学、讨论、自学等活动;工具材料区配有充足的工具及材料,满足学生使用的需要。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所需的书刊如《钳工技能》(黄涛勋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钳工工艺》(邱国明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钳工实用技术》(刘存祥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钳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王志鑫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金属加工(冷加工)》等。

3.2 教学资源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录像、操作视频、演示动画、仿真、在线测试、网络辅导答疑、标准规范及学习网站等。演示动画主要用于抽象内容的直观演示,在电类、化工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线测试应有内容全面的试题库做支撑,测试后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和分数。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网站有:中国钳工网(http://www.zgqgwz.cn/)、中国安全天地网(http://www.aqtd.cn/)及相关院校零件的手工制作精品课程网站。

4 教学材料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材料从形式上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从类别上包括教案、活页教材、工量具(设备)单、任务书、引导文、评价表等。教案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电子教案已成为教案的主体,而且电子教案在图片显示、声音播放、动画演示等方面具有纸质教案所不具备的优势。活页教材是紧密围绕学习情境、依据学校现有条件所编写的针对性极强的教材,它与普通教材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在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中,普通教材可作为参考书使用。工量具(设备)单在学习情境实施前发给学生,学习情境实施前按单领用工量具(设备),学习情境实施后要清点、上交。任务书告知学生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既可为整个情境的任务书,也可为情境分解后的任务书。引导文主要告知怎样做,重点是什么,应注意哪些事项等。引导文也可和任务书设为一体,评价表用于完成评价。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任务书如表2所示,评价表如表4所示。

5 教学实施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受设备台(套)数、工作复杂程度(完成该工作所需的人数)、教师可以指导的组数、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设备台(套)数是关键。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用比较合适的分组人数、分组数及轮换方式,努力追求最优教学效果。如对“数控编程与加工”学习领域课程,学生要完成零件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三项工作,合理的分组可始终保持数控机床的运转,每台机床安排3人左右为宜(即3人1组),这样同一时间段,同组同学中,有的搞设计,有的搞编程,有的进行加工,设计和编程结束的学生还可观看其他学生的操作,从中学习、借鉴,并起到安全监督员的作用。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因设备比较便宜,设备台(套)数充足,操作多属独立完成,故通常1人1组(占有1个工位),需2~3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

6 考核方法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考核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6.1 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关系

理论考核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反映学生的操作情况,即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并由实践来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理论考核所占比重应少些,实践考核所占比重应大些。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当学习情境设为3个时,考核权重系数设定如表3所示。

6.2 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的关系

成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均属于实践考核。成果考核的内容是产品(作品)质量,过程考核的内容是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只有通过过程与成果的考核,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面考核。表4所示为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某学习情境的评价表,是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的全面考核。

6.3 要加强素质考核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强调,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基本素质,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符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要求的高等专门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职责。考核是素质教育的指挥棒,通过加强素质考核,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意识,并自觉加强素质养成,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培养目标。

[1]丛文龙.学习领域课程的循序渐进教学模式实施条件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1,(9).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丛文龙.关于学习情境实施“六步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钳工手工领域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
手工DIY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