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文化

2014-08-15 00:49赵式坪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词牌浪淘沙咏梅

赵式坪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毛泽东创作的诗歌,属于旧体诗,主要包括近体诗、词和一部分古体诗。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面,抒发了时代激情。他的作品成为那个时代诗词创作的最高峰,独树一帜,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了古诗词创作中艺术表现的空白。从这一点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正如郭沫若评价的那样: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在毛泽东诗词的阅读和学习中,可以发现许许多多与中国文化相联系的有趣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一、毛泽东诗词中几个词牌的文化现象

本部分通过分析毛泽东所使用过的著名的词牌与古代相同或相关词牌中的名篇之作,揭示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现象。

1.《忆秦娥·娄山关》

在毛泽东诗词中,最让他津津乐道的只有《忆秦娥·娄山关》这一首。他认为写的最好的佳句,就是最后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写于1935 年2 月,描写了红军长征攻打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红军正视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并能战胜困难的实事求是精神,赞颂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忆秦娥》这个词牌,历史上写的最早的是李白,因此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在毛泽东诗词中,诗人用《忆秦娥》这个词牌仅写过娄山关这一首,毛泽东用这一词牌表现惨烈的战争题材,成为这个词牌的绝唱。

2.《念奴娇·昆仑》

这又是一首描写长征的不可多得的名篇。

《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及心情,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是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历史上苏轼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公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奠定了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念奴娇·昆仑》中,诗人的胸怀如此宽广,不仅仅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读毛泽东诗词,许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说气势恢宏,神奇浪漫,从此词便可窥其一斑,的确让人感到雄浑磅礴而又幽默洒脱,真可谓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可与苏词《念奴娇》相媲美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3.《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首词是中共中央到陕北后,为欢迎刚从国民党监牢中被营救出来,历经艰难困苦远道而来的左翼女作家丁玲同志而创作的。

这是诗人毛泽东写给女性的词作之一,是毛泽东诗词中不多见的婉约风格的代表,既写出女性的柔美,又富有幽默诙谐,别具一格,不由得使读者联想到历史上一首相同的词牌,这就是晏几道的著名的婉约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晏几道的名篇,是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而毛的词虽然同为婉约风格,但格调和气魄就远不是晏几道可比的了。

4.表达相近主旨感情的两首词

这里提到的两首词与上文所述有不同之处,就是使用不同词牌,而在主旨意境方面却十分相近,即都是写恋人依依惜别,凄切缠绵的情感。

一首就是毛泽东写于1923 年秋冬之际的《贺新郎·别友》,表现作者与自己亲爱的妻子和战友杨开慧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离别。《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另一首就是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此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表现了作者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切感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贺新郎·别友》的创作中,读者不难读出柳词的手法,如“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柳词有“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对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如“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对应“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首词的创作中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继承与创新的文艺创作思想,不入俗套,不落窠臼,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二、毛泽东诗词中有关古代诗人的文化现象

毛泽东酷爱读书,在他畅游的书籍海洋中,包括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毛泽东诗词里处处可以看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可以感受到华夏文明的灿烂,文化积淀的厚重,因此读他的诗词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仅如此,在毛泽东诗词里,读者还可以感觉到历史人物对他的影响,可以明显看出他对古代诗词大家的偏爱。

1.从《浪淘沙·北戴河》中看李煜和曹操

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看到这首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浪淘沙·北戴河》,自然可使人想起两个古代诗人,一个是李煜,一个是曹操。毛泽东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缘由时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我不喜欢。”“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

显然毛泽东说的李煜的《浪淘沙》就是下面的这首: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当然还包括另外几首著名的词,如《虞美人》、《相见欢》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毛泽东还说:“他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下阕写“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从这样的句子中不难读出当时诗人抚今追昔,睹物思人,如浪涛般的不平静感情。

说到曹操,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与李煜截然不同。

毛泽东1954 年到秦皇岛北戴河。一次,毛主席在海里畅游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在沙滩上散步,边走边吟起了曹操的《观沧海》,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了北方,为创建魏国打下了基础,同时大胆改革,革除东汉弊政,使当时受到很大破坏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北戴河的日子里他还说过:“我的心与曹操相通。”

谈到曹操的文学成就,毛泽东这样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又说:“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2.毛泽东的《七绝·贾谊》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作者非常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不值得为梁王哀伤而亡命,并为他的做法感到惋惜。由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贾谊,还会想起屈原,因为贾谊以屈原自况,他有与屈原相类似的经历和命运;同时还会联想到另一首题目相似的诗及作者,这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和他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毛泽东非常喜欢李商隐和他的《贾生》,这是我们从《七绝·贾谊》可以体会到的,而事实上对李商隐的许多诗歌,如《锦瑟》、《无题》、《嫦娥》等都是如此。

我们还可从毛泽东诗词中感受到唐代诗人李贺对他的影响,比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直接引用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句子。李贺的句子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再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化用了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

当然毛泽东也十分喜欢李白的诗,说“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李白、李贺、李商隐是唐代的“三李”,他们诗歌的共同特点是浪漫飘逸、瑰丽神奇,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毛泽东曾表达过他对诗歌风格的倾向和态度。

1958 年1 月16 日在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曾这样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我们党建党以来,几十年没正式研究过这问题。”

三、毛泽东诗词中几首仿体诗的文化现象

1.《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诗词中涉及的古代诗人远不止上文提到的几个。毛泽东对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同样是十分认可,对其作品偏爱有加。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名为写梅,实为写人,托物言志,笔致细腻,含蓄委婉,是咏梅词中的佳作,脍炙人口。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一首《卜算子·咏梅》,前边有一个小序,写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和陆游一样,毛泽东也喜爱和赞美高贵圣洁的梅花,体现出华夏民族的共同审美情趣,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反映。

有趣的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不仅词牌相同,而且题目也一样。虽然两首词同调同题,但读毛泽东的咏梅词,在意境上给人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的感觉,一反陆游词的低沉凄凉,而代之高昂乐观的气象。

两词进行一下比较,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咏梅词是借梅花的气节和品格,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情怀。更加可贵的是,把陆游词中对梅花的愁怨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流露,化为对梅花达观坚定的描述和对她谦逊豁达的赞颂,令人叫绝。

2.试仿陆放翁《示儿》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读此词,自然会联想到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这首诗,实际上是他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

诗中表达了一个弥留之际的老人至死都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强烈而执着。它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兴亡而前仆后继地奋斗。而毛诗则充满毫情,显示了与陆诗不同的家国情怀。

这首仿体诗,不是沿袭,而是出新。如,第一句“上太空”,一扫“万事空”的悲观气氛,变得明快高昂;第二句“五州”换成“九洲”,由中国而写世界;第三句变陆游预想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日子,为全球实现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尽扫饕蚊,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第四句的“乃翁”变为“马翁”,使诗的思想内容得到翻新,境界得到极大升华。

事实上,我们在学习欣赏毛泽东诗词时,联系到的中国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毛泽东有一首大家熟悉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是首和诗。和(hè),即和答,是诗人之间诗词往来回复的特定用词。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或词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郭沫若原唱《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显而易见,诗中所写的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故事。他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这首诗中不同意“千刀当剐唐僧肉”,提出“僧是愚氓犹可训”,纠正对敌友划分的错误认识问题。

毛泽东对《西游记》这部长篇神话小说非常喜爱。由此我们还知道他对其他几部中国古典小说也是如此,尤其是《红楼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他还多次劝人读《红楼梦》,并且说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他曾这样说:“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他还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可见,《红楼梦》对于中国文化来讲,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自豪的。

再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里的句子“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就有两个成语“南柯一梦”和“蚍蜉撼树”;《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既包含名胜古迹,又有历史典故;《七律·登庐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写名山大川,名人轶事……总之,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

综上所述,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读毛泽东诗词,使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同时感到弘扬中华文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吴功正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2]季世昌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词牌浪淘沙咏梅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词牌里的故事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浪淘沙·听父亲谈景泰一条山 如山似水君
点绛唇·咏梅月
浪淘沙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