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词语教学 追求简约增效

2014-08-15 00:47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领悟词语文本

江苏 曹 红

丰富词语教学 追求简约增效

江苏 曹 红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词语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通过词语走近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更好地感悟文本。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更应该站稳“基础性”,着重于词语教学,做到教法精彩纷呈,突出“语文味”,让词语教学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

提到词语教学,不少的老师都感到:词语教学比较枯燥,教学方法难以推陈出新,学生也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许多专家呼吁: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让词语欢蹦乱跳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依据“课标”,依据教材,依据学情,追求“简约增效”的词语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依据词语的特点,树立朴素的教学理念,设计简化的教学流程,用简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词语进行朗读、理解、感悟,`从而加深对文本的体会。

一、在诵读中感知词语的温度 让词语变得灵动

特级老师薛发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不言而喻词语是有内容、有情感,能读出温度、读出内涵。那么如何让蕴含丰富情感的词语,变得灵动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语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平常的词语教学中,我注意带领学生诵读词语,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感知词语的温度。

1.观察画面,读出美

汉语独具的形象性使得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意蕴、一种心情。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引领孩学生激活已有的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联系。通过朗读想起隐藏在词语背后的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体会词语的丰富内涵。如教苏教版第三册《识字5》中“大雪”一词时,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画面上哪里看得出雪下得很大。学生由画面又说出了很多的词语:“雪花”、“雪片”、“雪地”、“积雪”、“雪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鹅毛大雪”、“雪兆丰年”等。指导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的朗读充满了激情,读出了大雪的韵味,读出大雪的意境,读出了大雪的美感,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大雪”这个词在学生的诵读中渐渐灵动起来。

2.创设情境,读出味

要把词语读出温度,读出味道来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学生才会把词语读得有情有味,读得有声有色。如教苏教版第三册《识字5》中的“北风”时,我创设情景:冬天到了,听,呼呼的北风刮起来了,刮到你身上感到怎样?这样唤起了学生“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浑身发抖,身子凉透了”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呵气、搓手的动作中感受到北风力大无比,特别的威猛。知道北风就代表着寒冷,读北风时不由自主地读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学生们读出了词语的活力,读出了词语的魅力和内涵。

3.对比朗读,读出意

有些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非常浓,情感直观性很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常引导学生找一些词义、感情色彩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来对比朗读,感悟词的“温度”。如“高兴——悲伤”、“凶恶——善良”、“笑容满面——愁眉苦脸”等,引导学生通过调节朗读的语气、声高来感悟这些词的“温度”,从对比朗读中明其意、悟其情,真正体会到了词语本身的内涵。

二、在理解中拓宽词语的厚度 让词语变得丰满

词语教学要做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含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些词语意义比较抽象,但是这些词义在生活中经常涌现,学生曾见过、做过、体验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接洽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亲身体验去理解。

1.画一画

教学时可通过画一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鸟岛》(苏教版第三册)一文中有“密密麻麻”一词,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个词,让学生先读句子“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接着拿笔在黑板上画了很多的鸟窝,学生看到黑板上画的画直观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同时感受到这句话是对鸟多的一种描述。

2.看一看

有些词语可通过图文结合,运用画面及各种媒体,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从而来理解词语。如《鸟岛》一课中的“陆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呈现鸟儿陆续飞来的场面,学生看了动态画面之后,很快就领会了“陆续”的意思。接下去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练习说话: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顾客们陆续走进商场买东西……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这个词,在运用中更加深了理解。

3.想一想

如苏教版第三册《小动物过冬》中“商量”一词,让学生在读准的基础上,想一想“商”还可以组哪些词,学生们各抒己见:商店、商业、商品、商场,商人、商标。刚才我们七嘴八舌地一起讨论就叫商量,所以商下面的字框里是“八”和“口”。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词汇量,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了词义。

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唤醒了学生大脑中积极的词汇库存,在词语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学中只有拓宽词语的厚度,挖掘出词语的内涵,延展深度,词语才会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出词语的魅力。

4.换一换

指名学生读“璀璨”一词,观察这个词形有什么特点,和什么有关。学生马上能说出:这个词两个字都是王字旁,和美玉有关。然后,我又请学生读词组“璀璨的明珠”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那些珍珠很亮,有的说很漂亮。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是呀,“璀璨”这个词就是指珠宝光彩夺目的意思。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璀璨”的意思。相信经过这样的教学,“璀璨”一词一定已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我并不止于此,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什么课文称香港是璀璨的明珠呢?请学生以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一环节融积累词语、设置悬念、定向导读为一体,可谓一石多鸟,事半功倍。

三、在感悟中挖掘词语的深度 让词语更有魅力

新“课标”更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1.结合文本,在运用中活化词语

结合文本借助已学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把积蓄于内心的感触表述出来,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在运用中词语有了一定的深度。

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一课时,在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经过……终于……”后,指导学生练习写话。学生纷纷动笔,写出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句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字写得不好看,经过努力写字终于有进步了。我经过勤奋练习终于通过了钢琴考级。……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终于”的意思,还进行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迁移到课堂中,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懂得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与他平时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

2.生动表演,把握词义的多重性。

在学到“饱满”一词时,在指导学生读好、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来体会这个词的多重意思。

师:小朋友们能用“饱满”来说话吗?(看图)

生:豆荚结得特别饱满。

生:大豆长得很饱满。

师:看,解放军叔叔个个——精神饱满。

师:你们看老师精神怎么样?(师:昂起头,挺起胸,面带笑容地看着学生。)

生:老师精神很饱满。

师:那我们小朋友呢?

生:上课时,小朋友们个个精神饱满。

于是全班学生立刻昂首挺胸,坐得笔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使“饱满”这个词语具体化、形象化了。“饱满”不仅溶进了学生的词汇体系,更融进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还懂得这个词语可以应用到不同的事物上。

3.感知领悟,让词语魅力无穷

词语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这个“窗口”厚实了,语文教学会更加扎实、丰满。

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悟“饮水思源”;在《坐井观天》一课中可领悟“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在《小鹰学飞》一课中可领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一往直前”;在《青蛙看海》中可领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不懈”。在领悟文本之后,用词语来归纳总结,学生对词语有了更深刻的感知领悟,积累运用后更彰显出词语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选取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方法进行词语教学,通过朗读品味、理解感悟、拓展运用,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才能使词语丰满、鲜活、魅力十足,词语教学才会真正做到“简约增效”。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领悟词语文本
容易混淆的词语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找词语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