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2014-08-15 00:47内蒙古马军生
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废纸语言文字教室

内蒙古 马军生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内蒙古 马军生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学生心中的最爱。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写字、组词、造句等作业和大量的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我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观看有关《长征》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长征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及其艰苦历程,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二、加强演、练 再现生活 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

三、班级活动“语文化”

班委选举,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评论班级生活,班干部在小黑板上写通知,让同学们看看有无病句和错别字……

有一段时间,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过不了多久,就出现废纸,而且很少有学生主动拾起来。每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指令个别同学捡起来,要么看谁桌底下脏,就罚谁做几天的值日生,可效果不好。后来,我再看见废纸,干脆自己捡起来,想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可是我发现我的行为并没有感染多少学生。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局面呢?记得那天我做了精心的安排,第一个打开教室门,在教室里扔下了一个红色的纸团,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一张废纸的思考”并在下方分别写上“捡起废纸的人数”和“未捡起废纸的人数”。做好准备,就静静坐在讲桌前批改作业。

学生陆续来了,他们一个个轻巧地从那张纸上迈了过去,有些人脚就踩在废纸上,但却好像没看见一样。等他们坐在座位上,看到黑板上的字,再看看门口的纸,一下子就明白了,想起身去捡,我用眼光制止住了。并在“未捡纸人数上”的后面不断增加新的纪录5、7、9、……18,人数不断增加,而捡起废纸人数一栏仍是孤单无奈的“0”。

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他们一次次热忱地希望都在刚走进教室的同学身上破灭,教室里哀叹声随之响起来。看得出来每个学生都在经受心灵的煎熬,同时又在反思自己,有所感悟。就在这时,王奇同学急急忙忙跑进来,本来已踩着废纸过去了,可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弯腰拾起来,同学们原本叹出的半口气随之变成了欢呼,教室里掌声雷动。在学生们热切目光的关注下,我含笑将“0”改为了“1”。每个人都在这件事上有所感悟。这时我说咱们都拿出笔来,以“一张废纸的思考”为题,真实记述自己的情感变化,班级活动语文化可谓是一箭双雕,学生既在语文实践,又是品德熏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日常生活“语文化”

“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从商品广告到各种说明书……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运用。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对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内蒙古元宝山区马蹄营子小学)

猜你喜欢
废纸语言文字教室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废纸再利用 节能第一步
“313”教室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卖废纸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