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清霞
在标榜师生地位平等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在很多中小学乃至大学看到“教师专用餐厅”、“教师专用电梯”、“教师专用厕所”、“教师专用……”等字眼。有些学校里电梯分学生梯和教师梯,并由专门工勤人员看管。一旦发现学生误入电梯,一定把他赶出去。甚至有的大学也规定,教职工食堂只对教工开放,学生不允许进入。这种看似很平常的现象却不得不令笔者深思。
师生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享有在人格上和生活上的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享有同等的享受学校公共设施的权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教师专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教师专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教师提供方便,为了防止教师与学生拥挤的现象,但却违背了教育平等与公平。就“教师专用食堂”这一现象来说,进餐是每个人的生来便拥有的权利,在哪里就餐也是其自由。人生而平等,学校禁止学生进入教师的食堂,实际上是在为学生设置门槛,这个门槛是要把学生关在平等就餐的门外。学校食堂是应该根据规模大小和饭菜类别做出分类,但是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口味去选择食堂,选择自己适合的饮食。当然,这师生共同进餐不仅能够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感情,也体现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师,在生活中教师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食堂不应成为阻隔学生和教师交流和学习的一扇大门。教师与学生无论在人格上还是生活上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都有和教师一样的自尊、自主见解和成就愿望。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平等的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才容易显示出来,师生才能够真正建立和谐的关系。
“教师专用”这种凸显师生地位不平等的现实的产生,不仅存在历史文化的原因,还有社会现实原因,更受世俗思想的影响。
(一)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我国教育史相当长一部分属于封建时期,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生而不平等,师生关系的表现就是“师道尊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师道尊严”成为我国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体现,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战国时期,荀子的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鲜明地指出了教师地位的尊贵;《学记》中有“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师为上,学为下,师为主,学为从,师为尊,学为卑”的观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几千年来,师道尊严是不变的理,天地君亲师是永久的格。物资的匮乏,资源的紧缺,加重了分配上的不平等,也造就了人们缺乏平等意识这一现象。所以,“教师专用”之类的词的出现也就显得不足为怪了,因为这主要是彰显教师地位的尊贵,告诉人们教书育人的教师是不同于学生的。
(二)社会中教师权利泛滥的不良影响。《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各方面的权利,而且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新的政策的不断颁布,教师的权利不断增加,虽然《教师法》规定教师应该如何做,但是实际生活中教师的权利却被不断扩大,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给教师送礼、走关系,请老师吃饭等等现象,教师的福利被摊到住房、办公条件、食宿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教师是要巴结要讨好的对象。教师可以享受学校各方面的优待,学生就连喝水也要花钱;学校的厕所也有教师和学生之分,学生的厕所往往离教学区很远而且还是要排队的……这种种的现象,都是学校为了贯彻国家规定,对教师权利进行的维护。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权利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更别提会被重视了。
在社会变革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功利主义、价值多元日益渗透在人类的生活中,“平等要有资本”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他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现象是随处可见,而且不可改变。比如,师者是站着上课的,为生者则为坐;为师者拥有绝对的话语驾驭权,为生者只能听且执行(前提是为师者的话语言之有理)。在他们的眼中,教师做学生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而只要学生当上了老师,其待遇必定会改变,只有到了那时才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资本和权利。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是相伴而生的,师生待遇的明显差异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教师专用”这种明显不肯定学生平等地位的现象,究竟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一)造成师生冲突,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我国一些教育学者对师生冲突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田国秀认为“师生冲突指的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直接的、公开的旨在遏止对方并满足自己的互动过程”。[1]陈振中则将师生冲突定义为“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2]而笔者在此指出的主要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师生之间的冲突。
学校空间应该是“公共空间”,是拥有“公共性”的空间。学校是一个“村”(镇),是多样的儿童们和成人们在这里相互交往、一道学习成长的场所。[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学校中的学习应是共同体的学习。雅斯贝尔斯认为,共同体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是“人与人保持人格上的严格平等,他们相互提醒、相互追问、相互为对方的发展创设机会和条件”。[4]“教师专用”显然容易让学生深感学校的不公正,师生人格上的不平等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冷漠。如果一所学校不间断地出现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便会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反抗,或者对教师的厌恶,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会被阻断,学校的教学目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常常听到很多毕业生痛诉自己的学校,学校对他们的不公正的待遇替代了学生的感恩和自豪感。不少学生也会因为不满于学校的不公正待遇而刻意与教师对抗。这不仅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更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玷污了道德价值和学生心灵。当代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重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学生常常感到愕然、疑虑、混乱,诸如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认识上的模糊。而学校公然打出的“教师专用”旗号,这与学校教育倡导的许多价值是矛盾的。学校倡导平等、公正、民主,并以此为己任,但是却将学生拒之平等、公正、民主的门外。
“教师专用”作为学校的一个“道德污点”,与学校所倡导的诸多道德价值相抵触,在玷污了这些纯净的道德价值的同时,也玷污了学生的心灵。[5]“教师专用”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口号,很容易让学生心理失衡,产生被忽视感。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会因为遭遇的种种事件而产生很极端的思想,毁坏学校的公共设施、公然与校方作对,以发泄心中的不满。还有的学生面对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已经熟视无睹了,他们会把这种情感带到生活中、工作中,公正的原则自此在他们心中消亡,只要不是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采取不作为的行动。所以说,“教师专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之一。
(三)弥散着社会关系,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指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学校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培养人的使命,它是学生的人生课堂,学生在学校里习得知识、习惯和各方面的能力,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中教师的行为、教育的各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隐性课程。这种隐性课程如果做得好,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起到恶化整个社会风气的作用。
空间弥散着社会关系,建筑散发着伦理言辞。学校的建筑、学校的景致、学校的空间和内在的设施以及布局装饰,是学生的“第三位教师”。[6]“空间不是沉默不语的,而是会说话的,深刻地诉说着人际关系和伦理规范”。[7]空间会代表管理者控制整个环境,通过环境来表达某种意图或者态度。“教师专用”这种建筑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弱者的欺负。同时它向学生传达一种“教师高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永远不能同等地位”的信号。“教师专用”显然是一种很不健康的隐性课程,它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当权者可以享受”、“人与人就是因社会地位的不同受到不同的对待”等印象。在学生步入社会后,他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的功能容易失效。
道德事业,是以道德的方式导人向善的。[8]学校的“教师专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的倒退,为了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应该切实从基本做起,消除不平等现象,构建一个切实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1]田国秀.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2]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2).
[3]佐藤学(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8.
[4]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4.
[5][7][8]高德胜.生活教育的20个细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112.194.
[6]凯瑟琳.伯克等(祝莉丽译).我喜欢的学校—通过孩子们的心声反映当今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