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强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畜牧兽医局畜牧站,730913)
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家畜本身的生理状态,繁殖技术、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都会影响家畜的繁殖力。针对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笔者总结多年家畜繁殖的生产经验,提出以下提高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1.1选种必须注意家畜性成熟的早晚,发情排卵情况,产仔间隔,受胎能力及哺乳性,进行综合考虑。
1.2在选择种公畜时,要进行一系列与繁殖力相关的检查和系谱资料查阅,其中包括生理状态,生殖器官,精液品质和生殖疾病的检查,甚至性行为和配种能力;查阅繁殖历史及成绩。
2.1加强种畜饲养管理,保持家畜良好的体况,特别是发情配种季节使母畜保持适当的膘情,是保证母畜正常发情、排卵的基础,也是任何繁殖技术都无法取代的重要措施。应根据种畜的类别、品种、年龄、性别、生理阶段等,结合各类家畜各阶段营养需要特点和饲养标准,科学地组织日粮配制,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以保证种畜体况良好,繁殖机能旺盛。如果饲养管理不科学,出现日粮不平衡或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则可能出现隐性发情,发情而不排卵,甚至导致发情障碍。在生产实践中对发情生理机能失调的母畜,通过使用相应的促性腺素、孕激素等药物处理,虽可诱发部分母畜发情排卵,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发情生理机能;
2.2对多胎家畜而言,增加排卵数量是保证家畜正常繁殖力的关键,满足种畜营养需要是前提。在母畜正常的性周期中,可通过垂体前叶抽出物如PMSG等药物处理增加排卵数量。
2.3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及时发现不孕母畜,分析成因,及时治疗。
种公畜敬业品质的优劣是保证受精成功率和胚胎早期发育的重要条件,对种公畜的选择需要做到:
3.1注意遗传性能,体制外形,生理状态及繁殖历史和成绩;
3.2最主要的是睾丸的生精能力和精液品质的检查,在人工授精条件下还要做精子活力、密度检查和形态方面的分析;
3.3在本交配种条件下注意配种能力及性欲;
3.4做好以上选择之后,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个体作为种用。
在人工授精技术中,发情鉴定对提高受胎率会产生直接影响,大家畜的直肠检查法,猪的压背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繁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需要,繁殖技术不断提高,新技术不断被用于生产实践,如同期发情、胚胎移植、冷冻精液、冷冻胚胎、性控冻精及控制分娩等技术。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要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否则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造成公、母畜的生殖系统发生疾病,甚至会导致家畜繁殖力下降,最终被淘汰。根据各类家畜、品种的繁殖生理特点,科学制定相应的繁殖技术规程,并培养熟练的技术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断提高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严守操作规程是提高繁殖力的关键。
早期胚胎死亡及流产是降低产仔率的关键,该环节影响因素多,主要与生殖细胞与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机能有关,也与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生殖系统疾病有关。根据不同家畜的生理特点,在妊娠期的不同时期注射或在皮下埋植不同剂量的孕酮,可以预防胚胎死亡及流产。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应避免应激和剧烈运动;出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尤其对猪这类多胎动物而言,母性好坏和泌乳力强弱,直接影响断奶活仔猪数。选择母性好和泌乳力强的母猪,可有效减少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率。
就我国目前的养殖业发展现状而言,随着生猪、肉羊、奶(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家畜的繁殖理论及科学的繁殖方式和技术不断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对家畜整个繁殖过程进行全面的有效控制。
根据家畜品种及母畜的分布情况作出品种区划,建档立卡。根据品种区划作出繁殖计划,合理种公畜资源布局,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器械设备,贯彻落实配种计划,做好发情配种记录,及时掌握家畜繁殖动态,完成配种任务。同时优化母畜结构,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和没有繁殖力的母畜,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减少空怀现象。
综上所述,为提高家畜繁殖力,除了做好家畜品种的繁殖规划,加强选育选配,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提升营养水平,改进繁殖技术,还要放眼世界,学习借鉴畜牧业发达国家在家畜繁殖领域的新成果,才能早日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