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旺枝
(河南省扶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61300)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病变为主要特征。猪瘟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无名高热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猪瘟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猪瘟已经成为目前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此病的病原就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存在于病猪全身组织、体液以及分泌物、排泄物之中,尤其是淋巴结、脾脏和血液之中的含毒量最高。病毒耐低温,对高温和碱类的抵抗力较弱。煮沸的情况下可以迅速杀死病毒,2%的烧碱液、30%的草木灰水、3%~5%的来苏水、5%的漂白粉都可以杀死病毒。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都有易感性。3月龄以下,尤其是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也较高。育肥猪和种猪发病少,症状也不典型。
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不仅潜伏期带毒,就是病愈以后仍有带毒和排毒现象。病毒随着粪尿、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圈舍、饲料、用具等,再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眼结膜或者受伤的皮肤而感染。病死猪处理不当、污染控制不力,都是传播此病的重要因素。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没有季节性。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多年实施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控措施,很少出现大规模爆发的情况,呈地区性散发流行,流行规模小。但是在饲养管理差的养殖场也会出现急性爆发,在1~3周内达到发病高潮,几乎全群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猪瘟的潜伏期一般大约为7 d~10 d,短的仅为2 d,长的可以达到21 d。根据病程长短和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
3.1最急性型
一般多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的初期,常常突然发病,没有明显症状就死亡。
3.2急性型
急性型的病猪最常见。病猪体温升高,可以达到40.5℃~42.0℃,减食或者停食,精神不佳,喜饮水,结膜充血发炎并有脓性分泌物,小猪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侧卧及游泳状;初便秘,后下痢;尿量减少,颜色深;鼻端、耳、颈部、下腹等部位皮肤有出血点,随后常密集成出血斑,指压不褪色。病程10~20 d,常继发有细菌性肺炎。
3.3 慢性型
多出现在流行末期,由急性病猪转来。症状很不规则,病猪体温呈弛张热型,便秘下痢交替发生,或以下痢为主,耳尖、尾端、股内侧等处皮肤可见紫斑或者坏死痂,逐渐消瘦,病程长,死亡率极高。
3.4温和型
又称非典型猪瘟,主要发生较多的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少数病猪可以耐过,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很难完全恢复,常发育成“僵猪”。
最急性猪瘟没有特征性病理变化,急性病例以出血、败血变化为主要特征,淋巴结肿大呈大理石样外观,尤其是咽和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明显。脾不肿大,边缘凸起形成形状不一的出血性梗死,这具有诊断意义。病程较长的,在盲肠、结肠及回盲瓣处有“扣状”溃疡。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断奶病猪可见肋骨末端和软骨组织变界处,因骨化障碍而形成的黄色骨化线。
5.1科学免疫
科学免疫是预防猪瘟的最好措施,最常用的是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于没有发生过猪瘟的猪场,仔猪可以在断奶后注射1次,免疫力可以达1 a。种猪在每年的春秋季节注射,每年2次,母猪在仔猪断奶后注射。对于猪瘟散发性存在的猪场,仔猪出生后20日龄的时候注射1次,60日龄的时候再补种1次。对于曾有过严重爆发的猪场,可以采用超前免疫的方法,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进行疫苗注射,后在60日龄时补种1次,剂量加倍。为保证猪瘟的免疫效果,最好使用单苗,不要使用二联苗或三联苗免疫。
5.2加强监测,淘汰带毒猪
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是保证疫苗保护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选择最佳的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减少接种的盲目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对抗体达不到免疫水平的生猪要及时补种,对先天感染或者是免疫耐受猪,要坚决淘汰,杜绝可能的传染源。
5.3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必须要引入种猪时,要隔离观察3周以上,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4早发现,早处理
在猪群内发现疑似猪瘟的病猪,要立即隔离或者扑杀,并及时上报疫情。病猪舍、运动场、用具等,要严格消毒。粪便及垫草等污染物,推积发酵后才可以作为肥料。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扑杀、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在疫区或者受威胁区,要在专业兽医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紧急接种,并进行严密观察,防止或减少新发病例的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减少损失。受威胁区要严禁猪只或者猪产品流动,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动物防疫法》要求,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