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2014-08-15 00:54黄菲菲
科技视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殖民主义学者权力

陈 蕾 黄菲菲

(1.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陕西省安康中学,陕西 安康 725000)

0 引言

作为一种理论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理论“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显示了一种新的动向”,(张京媛,1999:4-5)可谓是20 世纪70年代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源自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将翻译的有关问题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符合文化学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前殖民地国家意欲寻求并确定自身文化身份的强烈愿望。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

1.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20 世纪70年代,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理论的新视角。将该理论作为一个正式问题提出的是英国学者罗宾逊。他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主义理论阐释》一书中指出,“全球化使得一直被压抑在文化边缘地带的旧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身份变得日益模糊起来,那里的知识分子迫切需要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身份的认同”。(Robinson,1997:25)该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王东风,2002(5):3)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难以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关注隐藏在译本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斗争和权力运作,旨在通过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间的不平等和不对称的关系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巴西的食人主义可以说是最具影响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了摆脱政治上独立,但文化上依旧依附于旧宗主国文化以及欧洲其他文化的状况,以及本土文化长期受到压抑而处在无声状态的地位,巴西出现了一种文化反思热,主张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宣扬自己的“多元文化”。1928年,德·安德雷德发表的《吃人宣言》提出了“食人主义”这一隐喻,主张吸收欧洲文化来丰富巴西文化。维埃拉是巴西食人主义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她在论文《解放半兽人》中总结了巴西食人主义:“不是否定外来的影响或滋养,而是通过增加从本地获得的攫取来加以吸收和转化。”(转引自芒迪,2005:193)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不仅生存于东西方之间,也发生在西方国家之间,它“已经在欧洲内部产生的共鸣,尤其在爱尔兰的语境里得到了回响。”(芒迪,2005:198)迈克尔·克罗宁的《翻译爱尔兰》与玛利娅·蒂莫兹科的《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翻译》两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们不满意第三世界学者将翻译与后殖民主义的论述局限于欧洲与殖民地国家之间,认为翻译在英国人征服爱尔兰的过程中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克罗宁用翻译的这种比喻,跟发生在爱尔兰人身上的事做了个比较:“文化层面上的翻译――对英语的文化适应得拥抱――是与地域层面上的翻译平行的,而地域层面上的翻译以强迫的人口移动和流动为其特征。”(转引自芒迪,2005:195)

1.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首先主要是由一批前殖民地国家的学者提出。他们既接受过本国教育,也受过欧美国家教育的熏陶,所以更加关注“‘第三世界’文学被翻译成英语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后果,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歪曲的情形。”(芒迪,2005:188)在诸多第三世界国家,译者正是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着一种特殊的翻译实践。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加拉学者斯皮瓦克和印度学者尼南贾纳。

斯皮瓦克在1993年出版的《翻译的政治》一文中严厉的批评了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将所有文本译成英语这一强权者语言的主张,她认为这种翻译常常表现为一种带翻译腔的语体,它本身就违背了民主的理念,成了强权者的法则。她本人的翻译策略是“努力使译者能够亲切地理解原语语言,了解原文中的情形。”(2005:189)她认为“后殖民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反对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其批判目的在于削弱西方队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霸权。”(王宁,1995(5):80)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带有明显的女权主义和解构主义色彩。

权力关系问题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印度学者尼南贾纳在1992年出版的《为翻译定位:历史、后结构主义与殖民语境》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强烈抨击了翻译在这种权力差异中的作用:“翻译作为一种实践,造就了或在其中体现了殖民主义操纵之下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转引自芒迪,2005:190)她以印度被殖民的经历、印度在后殖民主义阶段在文化身份、民族性、本土性等方面的困惑和挣扎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重译的思想,主张重译印度历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抹去殖民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唤起人们对17 世纪印度文明碎片的记忆。

此外,埃及学者梅勒兹试图探索一种介于西方强势语言与本土语言中间的语言或混杂语言的写作方式,以消解语言与文化上人为的等级关系。菲律宾学者拉菲尔则主张误译“西班牙”文化,让本土语言文化侵入和扰乱西班牙殖民者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霸权语言体系。印度学者霍米·巴巴将杂合的概念引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她反对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僵化的归化和异化,在《文化的定位》一书中她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试图“可以自由的在一个断裂的、暂时的互文性文化差异中通过翻译和协商来展示自己的文化身份。”(Bhabha,1994:38)

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局限性

以往的翻译理论多为建立在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则摆脱了单一语言研究的束缚,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文学、哲学、历史和心理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来自不同文化的文本和行为,构筑了翻译批评的新范式。”(金敬红,2006(3):137)它的研究视角更加突出了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投射到翻译研究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翻译实践进行各种文化考古式的实地考察,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发现了影响翻译实践的重要因素——权力差异。它提倡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平等关系,使在翻译理论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西方翻译理论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促使西方人改变了长期以来对东方的偏见;它使翻译研究不再死板地拘泥于英美等西方强势文化的翻译研究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各国反思自身的文化和翻译史,而且有利于扩大翻译研究的范围。

但是,就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本身而言,尚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它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仅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强调对东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提出权力差异。但权力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历史原因,同时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传统也都息息相关。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没有对这些形成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其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实践研究中并不具有很高的普遍适用性。它倡导改变东方文化受压抑和无声的地位,突显其文化特色和重写其文化身份。但就现实来看,抵制西方殖民文化影响的必要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烈。最后,对权力差异的过分强调“易使第三世界人民对西方文化产生敌视,从而不利于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交流和共同发展,这背离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初衷。”(秦楠,2005(10):69)

3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中国翻译家徐光启早在明代就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精辟的论断:“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陈福康,2000:54)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构建的权力话语中的不平等的文化对话中的中国学者提供了借鉴,也提供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但它自20 世纪90年代介绍到中国以来,在中国的文艺理论界引起了深刻反响,这正好迎合了部分人的排外思想,其强烈的批判色彩在中国的后殖民批评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复仇情绪。其表现突出的是排斥西方翻译理论,主张翻译的“中国学派”。一部分中国学者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误读和误用,主要体现在对异化的盲目追求。他们为了强调保持中文的特色与地位,主张在翻译均以异化为手段,但是这与翻译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想要吸取西方的长处,或是要借助英语与世界交流,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就应该努力向英语靠拢。各语言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不平等的,也不可能绝对平等。中国翻译研究者应该充分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既不能只看第一世界学者的高谈阔论,无意之中沦为语言霸权的同谋,也不能只看第三世界学者的愤世嫉俗,最终走上狭隘民族主义和病态的语言文化自恋之歧路。”(金敬红,2006(3):137)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存中国语言文化应有的地位和属性。

4 结语

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各国的翻译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给各国翻译学者提供了新的翻译研究方面的阐释和新的研究角度。它“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的前景。”(王岳川,2001:187)对中国翻译研究来讲,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中国翻译理论需要在汲取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营养和消化了西方翻译理论之后,真正创造出人文性和科学性相协调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4.

[2]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金敬红.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5-137.

[4]秦楠,范祥涛.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概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7-69.

[5]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3.

[6]王宁.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概观[J].外国文学,1995(5):78-84.

[7]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87.

[8]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5.

[9]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38.

[10]Robinson,D.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猜你喜欢
殖民主义学者权力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学者介绍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