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翔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新闻与传播分院,浙江 杭州311121)
《颍州的孩子》译名: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导演:杨紫烨,是一部讲述中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片长39分钟,整个拍摄过程耗时1年多,导演杨紫烨带领CAMP团队追踪采访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对当地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记录。该片2006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Silverdocs纪录电影节上获得该电影节全球公共卫生类最佳纪录片奖。影片纪录了安徽阜阳颍州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及当地受艾滋病影响孤儿的生活。通过“艾滋孤儿”高俊、任楠楠等人的生活境遇,客观而深刻地表现了“艾滋孤儿”的恐惧与无助,亲情的冷漠与无奈,周围人的歧视与无知。影片以洗练的笔触、精致的影像化风格使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总是离不开借鉴和利用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而任何成功的作品所展现给观众的深刻思想,生动情节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却都又离不开对于情节的描绘,导演通过对于细节的把握和描绘,使得所要拍摄的纪录片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也更能起到一种表情达意的作用,由导演杨紫晔拍摄的电视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就是这么一部充满细节的作品。
细节总是凝聚了人物某种思想特点以及性格特征,是人物思想性格逻辑发展的必然体现,一刹那的细节能够勾勒出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精神风貌。在本片开始时,高俊的奶奶去世,高俊成为了一名孤儿,却没有人愿意收留他,这里出现的电视画外音使观众得知了高俊的舅舅与叔叔不肯收留他的原因:舅舅没有结婚,怕收留他没人愿意嫁给他,叔叔则是担心收留他后自己的孩子与其接触而受到同村人的歧视,感受到高俊舅舅与叔叔对于亲情的漠视,虽然他们此时未出现画面中,但导演却成功刻画了他们漠视亲情,为人自私的人物形象。此外导演还通过对于艾滋孤儿楠楠吃药时只是默默不语继而狠狠摔掉药瓶离去的细节捕捉来体现在这个面对病魔侵蚀之下的小女孩心里承受了太多苦难,而她却不得不接受。导演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是的本片之中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特有的内心世界,导演通过对于细节的把握展现除了对于人物心理的变化。片子中,作为一名造人歧视的艾滋孤儿,高俊敞着肚子,目光呆滞,此时恰好有一头猪走过来,高俊则突然用力恶狠狠的打去,单单这一个的细节,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这个小男孩内心中的孤独、迷茫甚至是怨恨。此时的他或许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种状况一直直到高俊被同是艾滋家庭的人家收养而发生改观。高俊被女主人抱着,被小哥哥拉着手,当这种已久违了的浓浓关爱又回到了他身边时,高俊无声不响的哭了。在这个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充分感觉到高俊发自内心的幸福。导演运用细节生动描绘了一个艾滋孤儿的心路历程,为本片增色不少。
细节描写是对情节发展的补充和主题阐述的最好的落脚点。他能够展现人物精神实质,为全片提供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本片末尾阶段,这三方艾滋孤儿都有了相对较好的归宿高峻在收养他的男主人的陪伴下采地里的黄花以及喝下那看似很苦但却又很甜的药;福利院中的孩子们感恩的歌;门前贴着“春”字。综上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未来的导演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与祝福。同时,通过对于高俊家中粘着苍蝇的馒头特写以及黄家姐弟三人的哭诉等细节刻画,导演不仅表达出了对于现实生活中艾滋孤儿生存现状的一种关注,更是引发了一种对于社会、道德以及亲情的深度思考。导演杨紫晔通过充分把握这些细节再细致入微处体现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避免了以往那种说教式作品的范畴,从而在思想与主题创作是形成了一定突破。
在纪录片《颍州的孩子》中,导演杨紫晔充分运用细节这一艺术塑造手法,将其融入于人物、心理以及主题的刻画与描述,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凡之中涵深意,使得整部纪录片娓娓道来,平静客观却又不乏感情流露,给观众带来艺术美感的同时还带着更重要的思想上的深刻启发。本片于2006年获得美国第七十九届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
[1]李德银.从《颍州的孩子》看纪录片的叙事[J].大众文艺(理论),2009(01).
[2]张桂林.细节在纪录片中的故事化功能[J].青年记者,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