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夫式”的口舌之风

2014-08-15 00:43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决策 2014年1期
关键词:上林满天飞口舌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张释之是汉文帝时的司法官,先事文帝,后事景帝,以公正不阿闻名。而他许多见解,在今天仍给人启迪,发人省醒。

司马迁《史记》记载:一次,张释之随同汉文帝来到上林苑虎圈。汉文帝询问陪同的上林尉,登记在册的禽兽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东张西望,都答不上来。这时,管老虎圈的啬夫就出来回答,答得极周全,他还想借此显示自己百问不倒的样子。文帝称赞说:“做官吏难倒不应该像这样吗?校尉不称职!”于是就让张释之任命那啬夫做上林令。

张释之问文帝: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文帝说:他们都是长者。张释之就说,周勃和张相如都是长者,可他们都不善辞令言谈,没有啬夫那样口齿伶俐。张释之劝告文帝,任用官吏不能光看能说会道,而应从大处着眼,看其为人,否则就会“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不再任命啬夫做上林令。

啬夫虽没做成上林令,但“啬夫式”的口舌之风,却绵延不绝,在今天已是一种社会时尚。学术领域,泡沫泛滥;领导场上,空话连篇。辞语之盛,蔚为大观。2013年8月10日—9月13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和“民智市场”联合作过一项关于“官场形式主义状况”的调查,在列出的“公众最反感的10种形式主义”中,“领导讲话假、大、空”居榜首。

根据得票率排序,“领导讲话假、大、空”得票率66.6%,为第一;其次是“为迎接上级视察弄虚作假”,得票率65.6%;第三是“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得票率63.5%。其他依次是“华而不实的规章制度”(54.4%)、“走马观花的下访调研”(54.3%)、“抓工作只重表面、不重实效”(53.7%)、“上有政策,下有对策”(52.6%)、“总结汇报报喜不报忧”(51.0%)、“内容空洞的文山会海”(49.9%)、“铺张浪费的节庆晚会”(40.7%)。

这十项“公众最反感的形式主义”,都与口舌之风相关。在1978年,邓小平就曾指出:“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今天我们说得够多,做得很少:会议满天飞,新词满天飞,数字满天飞,报告满天飞,花里胡哨东西满天飞。“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这“五多”是人们对当下公共话语泡沫的概括。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不知从何时起,下基层调研完全走了样,上面提前“踩点”,下面提前“排练”。开座谈会了解情况时,一些能说会道的来背“标准答案”;查看实际情况,多是“繁花似锦”的示范点……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

战国时期,韩非在《五蠹》中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悦其辩而不求其当”,是很危险的。在上面的故事中,张释之告诫文帝,人们在官场上攀比谁有口舌之才,是非常危险的。

当年啬夫虽逞口舌之能,但毕竟没说假话,只是显摆而已,今天说漂亮话蒙骗领导、糊弄百姓的事儿很多。在文帝那里,啬夫没被提拔,但今天“做得好不如说得好”,易得提拔是事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基层干部正是深谙此道,才在口舌之风的形式主义上大下功夫。

“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这种公害,亟当力戒。

猜你喜欢
上林满天飞口舌
城东早春
Storks 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
本期导读
梦境尚好
作业布置:不妨费点“口舌”
老农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