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是突破口

2014-08-15 00:43杨雪冬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决策 2014年1期
关键词:执政党现代化主体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将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国家治理”从一个理论命题变成实践课题。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的方向,开辟的空间。可以预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会出现热烈的理论探讨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

从一般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容之一,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依托,以及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水平的尺度之一。进一步说,这种认识将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从物质层面(四个现代化)拓展到制度与人的层面,因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制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因此有人称之为“第五个现代化”

那么,如何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呢?可以从三个关键词入手。

首先,什么是“国家”?国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表述中既是治理的主体,也是治理发生的范围。作为主体,国家不单指公共权力机关,还包括参与治理过程的其他多元主体。比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除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外,还提到了“社会治理”、“综合治理”、“第三方治理”等。这些主体的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提升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要推动包括政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其次,什么是“治理”?治理不是单纯的国家统治或政府管制,也不是简单的事后解决。治理改革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就因为这种新的理念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各类问题的复杂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以及“治理体系”等,就体现了治理的多主体、全过程特点。治理的精神也应该贯彻到执政方式变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中,这样才能保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什么是“现代化”?这是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但也容易简单化的概念。由于现代化进程在各国出现时间的不同,形成了现代化程度的不同,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往往被视为现代化的典范,成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学习的榜样。但是各国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现代化的成功更取决于根据本国国情的创造性转化。因此,在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除了要继续向世界各国学习外,更需要根据中国国情的新变化,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人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系统工程,也需要确定阶段性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应该加快推进执政党以及政府治理的现代化,选择社会治理领域作为突破口。

这种选择既取决于执政党以及政府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遵循了中国改革回归到社会主导的正常的逻辑。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关键词的分析,也可以管窥到这种取向。比如在各类改革主体中,“党”出现74次,“政府”出现51次,“市场”出现81次;在改革领域中,“社会”出现143次,“经济”出现74次,“文化”出现59次。

要推进执政党以及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就要将民主法治精神切实贯彻到执政党和政府的思维与行动中。而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则要将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通过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执政党现代化主体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