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①

2014-08-15 00:54苏朋霍军郭旗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竞技

苏朋 霍军 郭旗

(1.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2.岭南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韩国庆山 71274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推动着各行各业向市场经济迈进,竞技体育也正朝着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运行了几十年的“举国体制”,中国体育同样面临着制度调整和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而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庞大的竞技体育体系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投入与低效益之间的矛盾,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资金投入与配制之间的矛盾等一直制约、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延续,为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目标的实现,项目之间的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竞技体育的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选择适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保证优势项目与非优势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体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有赖于对经济制度的分析、认识、理解和探索中寻求答案。

本文在比较制度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和思考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举国体制”给我国竞技体育带来的成功与困惑。通过对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比较制度分析,并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来寻找和探索适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实践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

1.1 比较制度及其相互关系

所谓“制度”是指一种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出发,经济制度在所有社会制度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从青木昌彦的共有信念均衡的概要表征角度看制度,其主要观点是:(1)制度的起源和实施具有内生性和可执行性;(2)制度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3)不同符号系统竞争可诱致制度变迁。从制度发展独特的历史轨迹看,只有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安排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可维系的。事实上,进行制度分析必须依赖比较和历史的知识,也就是说,制度分析在本质上是比较性的,因而称为比较制度分析。

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经济模式主要有两大典型类型:市场经济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两种经济模式的运行方式不同,因而产生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无论哪种经济模式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典型的计划经济会产生政府垄断型管理模式和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典型的市场经济会产生市场垄断型管理模式和市场主导型管理模式。由此可知,典型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而这些优势和不足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都期望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吸取另一种经济模式的优势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两种经济模式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1.2 计划经济制度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由于历史条件方面的限制,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选择了CI模式。这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计划模式,这一模式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的管理需要,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建国初期至5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起了计划经济制度下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统一管理,各部门具体实施、分工合作的体育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体育行政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优秀运动员大多是从群众体育活动中涌现和选拔出来的。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强力干预,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业余体校为中坚、以体委系统为管理主体、以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竞技体育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体委一家办体育的“政府垄断型”竞技体育发展格局。这是典型计划经济制度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80年代初,我国选择了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三级训练网体系,并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下,形成了主要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三级训练网型”的管理体系。

从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实践来看,“三级训练网型”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一些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使国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传统的“三级训练网型”管理体系由于资金投入大,产出效率低等问题使国家在人、财、物等管理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青少年运动员的淘汰率较高。这种状况发生的首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对微观信息的把握不足,而导致的“计划失灵”。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转变,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关注。

1.3 市场经济制度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不仅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增添了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动下,体育界也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去考虑竞技体育的发展问题。90年代末到进入21世纪,竞技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足够重视,体育场、馆的开放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体育竞赛市场开始走向公开、公平、公正的运行轨道,1998年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竞赛招标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首次对全国的体育竞赛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体育比赛的转播权开发也是竞技体育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转播权的成功招标转让,使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向市场化方向运作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竞技体育人才作为人才资本在市场流通中的价值得到体现。至此,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2 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在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标志性事件的阐述和分析,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制度运行过程虽然从形式上是相互排斥的,但从内容上看两种制度的运行又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这种补充是以制度的互补来实现的。我国政府方面应以更广阔的视角,在不影响竞技体育市场化运作为根本前提下,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融入社会管理和市场机制后,灵活选择方式方法进行国家体育行政干预,以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得到最大化发展。

[1]杨再淮,俞继英,项贤林,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本理论新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

[2]杜利军.国外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2000:396.

[3]陈林祥.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效益投资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12-14.

[4]黄维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2.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6-38.

[6]刘嗣明.当代世界市场经济模式[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3-5.

[7]洪银兴.赢得市场——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27-29.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