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啦啦操难度的编排

2014-08-15 00:54:12李静李悦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5期
关键词:花球教练员队员

李静 李悦

(1.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1;2.山东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59)

舞蹈啦啦操分为花球、街舞、爵士和自由舞蹈四种风格,无论是哪种风格,好的编排总是能给现场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带动观众情绪引起观众强烈的参与感产生一种冲动,从而达到活跃现场气氛的目的。啦啦操理论的研究却难以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大部分舞蹈啦啦队教练员都是健美操专业转行,学历高但缺乏带队比赛的经验,后备力量培养不足。在高校舞蹈啦啦队的理论研究中,成套动作结构的研究不够深入,难度编排与选择杂乱无章,使得成套看起来生硬、不够流畅。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选择编排难度的同时,往往只注重难度的分值,而忽略了其观赏性以及在整个成套中所处的位置,这不仅影响视觉观赏效果,也给成套动作带来不利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是201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比赛视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学术文献总库等网络资源及今年来有关啦啦操比赛的报告等,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奠定理论基础。

1.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201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比赛视频,对这些队伍成套动作中难度的编排与选择进行分析与研究。

1.2.3 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及裁判员等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舞蹈啦啦操难度的编排与选择存在的问题

(1)世界啦啦操都是难、新、力、美的发展道路,更多是富有竞技性色彩,但是对于我国零运动基础或运动水平较低的高校学生而言,成套中难度的选择与编排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要求过高的难度动作,过强的运动负荷,但要求一般难度动作的高质量完成。这不仅降低了学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2)最新评分规则要求动作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在成套中表现出较好的均衡性,其中包括了难度动作的安排在成套中不能相对集中在一起出现,所以作为整个成套支架的10个难度必须均衡的分配在这2`30″的成套里。优秀的国外啦啦操运动员在成套的开始部分紧凑的完成多个高难度动作,这种在开始部分连续出现高潮的难度编排方式可以为高质量的完成高难度动作提供保障,还能营造出先声夺人的强大气势给观众和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舞蹈啦啦操成套是在有音乐配合的基础上完成的,所有难度的选择和编排要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决定。一般来说,节奏感较强的部分适合做跳步,与之相对应的较弱部分就比较适合做转体、平衡与柔韧,这样整体看起来协调,也比较流畅,有教练员由于其音乐和舞蹈的素养较浅,导致音乐和成套配合较生硬、不和谐。如果一直是强节奏、高难度,不仅运动员体力不支,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2 舞蹈啦啦队难度的编排

2.2.1 以安全为原则进行编排

相关资料显示,49%的啦啦队运动员受过伤,现已恢复;28%的受伤后并未完全恢复;23%的人从未受过伤。美国啦啦队教练Karl Olson曾说过“教练只注重成绩而忽视队员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取的,受伤只会给队员带来恐惧感,给啦啦操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安全在啦啦操运动中的重要性。舞蹈啦啦操教练在创编动作的难易程度要与队员的能力素质相吻合,高强度的难度及动作组合分布合理。针对不同能力的队员编排不同难度的啦啦操套路。

2.2.2 以与时俱进为原则进行编排

最早的啦啦操运动是在欧美开展起来的,欧美的实力是无可厚非的。能够与欧美相媲美的还有日本的啦啦队,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整体成套编排都逐渐趋于竞技化,追求高难度,高质量;(2)成套编排元素众多,且创意新颖;(3)媒体的大量宣传,国家的政策支持;(4)成套内容不仅限于为了完成难度而完成,越来越多的集体配合,增强了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2.2.3 以创新为原则进行编排

创新不光指音乐的创新、动作设计的创新、服装的创新、道具的创新等等,更重要的是难度的创新。随着世界越来越快的发展,成套难度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创新为原则,融合多种风格和特色,用前瞻的眼光和敏锐的思路来研究和掌握各种技术动作的发展新动向才能编排出难、新、绝的动作。难,指的是完成难度大动作之间巧妙结合,体现完成的力度和节奏;新,是指让人们能感觉到素材的独特性与多样化;绝,则指的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过渡连接流畅自如。

2.3 舞蹈啦啦操难度的选择

2.3.1 选择适合本队运动员的难度

相关数据表明,参加本次联赛的队伍80%以上曾接受过竞技健美操的专业训练,5%的人曾接受过艺术体操的专业训练,还有10%的人曾接受过民族民间舞的专业训练,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专业啦啦操的训练与学习。普通高校的啦啦队运动员由于其能力有限,我们可以就此提高其完成质量,而不是加大难度系数。相比较而言,体院院校的啦啦队运动员接受专业训练的年限较长,自身的能力素质较强,在难度的选择上可以适当提高其难度系数,甚至可以创编新的难度动作,以显示我们队伍雄厚的实力。

2.3.2 选择适合本组别的难度

舞蹈啦啦操的组别是根据年龄划分的,一般分为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和俱乐部组。具体如下所示。

(1)幼儿组:仅限于花球舞蹈啦啦操,难度选择1、2级别的难度,数量4个。

(2)小学组:可参加花球、街舞、爵士,难度选择为1、2、3级,数量6~8个。

(3)初中组:亦可选择花球、街舞、爵士,难度选择的范围更广一些,扩展到1、2、3、4、5级,数量10个。

(4)高中组:除上述3种风格的舞蹈啦啦操外,又新增自由舞蹈啦啦操,难度组别同初中组一致。

(5)大学组、俱乐部组:可参加花球、街舞、爵士、自由舞蹈。难度的选择为1~10级难度,数量10个。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迅速,尤其在高校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整体上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成套编排、完成质量、技术水平上相对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在难度的编排与选择上太过局限与死板,无法突破传统舞蹈啦啦操的束缚。

3.2 建议

(1)难度选择与编排以安全为原则,避免由措施不当造成的运动损伤,延长啦啦队员的运动寿命。

(2)难度选择与编排以与时俱进为原则,多吸收借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优秀队伍的成套经验,来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舞蹈啦啦操成套的质量。

(3)难度选择与编排以创新为原则,教练员在进行创编的时候,选择的素材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使成套更加丰富和完整。

(4)难度选择与编排以适度为原则,每个运动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并加以提高。

[1]杨巧静,刘锦瑶.影响舞蹈啦啦队队员专业技术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4):132-134.

[2]文丽妮,文永光.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98-100.

[3]王皓,李逸群,张少卿.舞蹈类啦啦队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训练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59-160.

[4]徐中秋,刘松霞.啦啦队队员的分类与技术特点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0):5-6,12.

[5]李红运.高校舞蹈啦啦队套路编排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花球教练员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24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湖南农业(2015年12期)2015-03-19 16:33:53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18